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面對資金與產品的雙重壓力,力帆又有何資本度過充滿不確定性的明天?困境之下,已是四面楚歌。
截至7月9日24時,北京的新冠病例已經連續四天零新增。僅僅一個月時間,北京穩住了局勢。
面對危機,化解危機。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如此高效。距離北京1500公里之外,籠罩在力帆頭頂的烏雲開始急速聚集。
7月9日,力帆股份釋出公告稱,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包括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在內的10家全資子公司,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司法重整。
巧合的是,同樣是因為債務問題,6月29日力帆股份就曾釋出了一份“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公司破產重整”的公告。
一邊是產銷業績的幾近停滯、步履維艱,一邊是債主的集中上門、如履薄冰,力帆這位昔日的“國產摩托車大王”依然散盡了當年在西南市場獨當一面的雄風,四面楚歌、命懸一線。
債主上門,疲態盡顯
6月29日,力帆股份釋出了一則《關於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公司破產重整的公告》。
公告顯示,債權人以公司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明顯缺乏清償能力,但仍具有重整價值為由,向法院申請對公司進行重整。
同樣的事情在10天后再一次發生了。
7月9日,力帆股份釋出公告稱,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包括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在內的10家全資子公司,被債權人向法院申請司法重整。
一個嚴峻的事實是:如果法院正式受理對公司的重整申請,公司將存在因重整失敗而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如果公司被宣告破產,公司將被實施破產清算,公司股票將面臨被終止上市風險。
在債主“撕破臉”之前,公告顯示力帆涉及的訴訟(仲裁)就已經達到了392件,涉及金額29.06億元。
在392起案件中,已判決(仲裁)案件221起,力帆全部為被告,共需賠償對方18.36億元。未開庭案件82起,涉及總金額5.8億元。
此外,近12個月內未披露訴訟(仲裁)達到2.68億元。還有181起訴訟(仲裁),總金額達到1.64億元。
據企查查顯示,7月8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為9749.1760萬元。
網路就像一本備忘錄一樣,總是會及時提醒我們已經忘掉或者即將要忘掉的一些東西。
如今疲態盡顯的力帆,也曾是西南市場上的執牛耳者。
2010年力帆正式上市A股,作為國內A股一個民營車企,也是繼廣汽集團之後國內第二家整體上市的汽車企業,彼時的力帆風光無限。
但如今的業績,只能用慘不忍睹來形容。
財報顯示,2016年-2018年,公司營收均超百億元;歸母淨利分別達成8260萬元、1.71億元、2.53億元;但扣非淨利後,數字則呈負值,分別為-2.61億元、-1.87億元、-21.5億元。
而在行業整體不景氣的2019年,力帆更是成為了“最慘”那一撥。這年,力帆股份上市首度虧損,公司營收不足百億、僅74.5億元,歸母淨利-46.8億元、扣非淨利-44.0億元。
4年間,力帆股份主業虧損已近70億元。也正是在2019年,關於力帆的破產傳聞鬧的沸沸揚揚。
進入2020年後,力帆本就不高的銷量基數再度腰斬,前五個月分別為1160輛、887輛,同比跌幅92.9%、95.49%,新能源汽車售出460輛,同比下降54.5%。大環境的不利與本身產品的孱弱使得“矛盾”終於爆發。
其實力帆也並沒沒有“眼光”與規劃。2014年,力帆股份提出轉型,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以及網約車業務。
當時力帆就放出豪言:“在2020年前推出20款純電和混合動力新產品,新能源累計銷量50萬臺”。
可惜這份願景被自己的“小聰明”給毀了。
2016年10月,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近日收到財政部下發的處理決定,公司不符合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條件的車輛共計2395輛,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達1.14億元,對上述新能源汽車中央財政不予補助,並取消力帆乘用車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
儘管這項處罰在多大程度上導致了力帆今天的局面很不好說,但毫無疑問,它封堵住了力帆彼時借新能源“換道”的好機會。
1992年,尹明善在重慶成立了“轟達車輛配件研究所”。在不到40平方米的車間裡,尹明善向9名員工宣佈:我要造出全中國、全世界沒有的摩托車發動機。
此後數年,摩托車有了、發動機有了、汽車也有了。但或許令尹明善想不到的是,即使當初自己設想的都有了,但力帆最終仍然在2020年駛向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據乘聯會資料顯示,今年年初疫情以來車市1到6月增速為-20%、-78%、-40%、-3%,2%,-6%。後疫情時代的回升雖然很明顯,但同比增速依舊是負值。
屋漏偏逢連夜雨,大環境不景氣的背景下,面對法院的傳單以及財務的危機,力帆又該何去何從?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
但面對資金與產品的雙重壓力,力帆又有何資本度過充滿不確定性的明天?曾被不止一次傳言破產的魔咒這次是否又真的即將成為現實?
困境之下,已是四面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