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的時候,一些媒體已經掀起過一輪對《弟子規》的批判。而《弟子規》的熱度絲毫沒有減弱,就在幾天前,河北一些小學還把《弟子規》融入了課間操,號召學生“學習《弟子規》,踐行《弟子規》”。《弟子規》到底是一部怎樣的書?
《弟子規》算不上糟粕,很多人為了批評而批評
《弟子規》全文,共360個短句,每句3字,總字數剛過千。在很多批評者眼裡,此書皆是“奴化教育”、“全無正面價值”,刀爾登甚至認為,“弟子規不過是給一肚子男盜女娼者,副以滿嘴的仁義道德而已。”
但是,只要你看完全文,就可發現《弟子規》中所說的道理,既無高論,也不故作驚人,大多數很尋常。
“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是說公物不要據為己有,不然父母會傷心;“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是說哥哥姐姐要懂得關愛弟弟妹妹,反過來,弟弟妹妹也要懂得尊重哥哥姐姐,一家人和睦相處,這就是孝了;“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這句已經不用解釋了,屬於“五講四美”系列。
這些道理,和“奴化教育”有關?和“滿嘴仁義道德”有牽扯?
弟子規被拍成電視劇
《弟子規》最有爭議的地方,集中圍繞在“如何和父母相處”這一主題內。比如國內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王立華認為,“父母責,須順承”和“號泣隨,撻無怨”這兩句大有問題。
“父母責,須順承”是說對父母的責備,要順從地接受。王立華認為,難道父母不會犯錯嗎?難道孩子就不可以為自己辯護嗎?
“號泣隨,撻無怨”是說(父母不聽勸告)孩子難過得痛哭流涕,即使被父母責打,也不要有怨言。王立華又說“現代教育反對體罰孩子”。
說實話,這兩種批評都對,但沒有任何的新鮮感。“不要體罰孩子”、“父母不總是對的”,這些老掉牙的觀念還有必要再拿出來兜售嗎?你去問問現在的年輕父母,有幾個還在打孩子。《弟子規》裡出現幾個和現代教育理念有衝突的地方,是很正常的。
更有人從總體上,對《弟子規》提出了批判。北京師範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說,從全篇來看,《弟子規》中有43個“勿”字,這顯然會壓抑孩子活潑的天性。
這就純粹屬於沒話找話。在教育部頒佈的《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裡,也有“不隨意翻動別人的物品,不打擾別人的工作、學習和休息”“考試不作弊”“不比吃穿,不亂花錢”這樣的禁止性表達方式。我們很無聊地數了一下,《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裡,共有65個“不”字。既然是規範、規訓,不管是《弟子規》還是《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當然要出現“勿”“不”這樣的字眼。
總體來說,《弟子規》是一本很平庸的書。對的話多,錯的話少,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有幾句。但搞不清的是,為什麼有很多知名學者,態度強烈地抨擊《弟子規》,楊早甚至說“打死都不能讀《弟子規》!”
強推《弟子規》,才是問題所在
《弟子規》如果不熱,即使它有什麼問題,也不會是大問題。願意看的人去看,不願意看的人隨意,不就是一本書嘛。
但是,不知道究竟是哪種因素起到了作用,《弟子規》就是火了。最關鍵的是,教育部門參與進來了。從2009年開始,《弟子規》開始大面積進入小學教材。《弟子規》流行的巔峰是在2013年,傳統文化教育課程,被劃分為低年齡段蒙學基礎教育、中年齡段詩詞音律教育和高年級“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教育”三大模組。《弟子規》入選了蒙學基礎教育的教材,全國共有16個省市的學生在使用。
在這之後,各種么蛾子就頻繁出現了。要求背誦弟子規、要求寫讀後感、把弟子規編入課間操、開展弟子規書寫比賽。這種情況下,弟子規就不再是“喜歡就看,不喜歡就不看”這一自由選擇的型別。
河北省文安縣灘裡鎮西灘裡小學學生在操場做“弟子規”課間操
討厭它的人們,沒法再等閒視之。
知識分子,感受到了焦慮
針對《弟子規》的批評現象,有很鮮明的一個特點。即普通家長對這一話題完全無感,學校給孩子用什麼教材,要背誦什麼內容,他們自然信學校的,孩子背不好家長還要批評。但一些高知家長、學者、媒體精英,對此非常警惕,甚至憂心忡忡。從本質上來說,這種焦慮來自一種競爭。
2014年,林妙可在國子監帶領小朋友們唱誦弟子規,顯然這不是民間自發行為
這是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所傳達的價值觀的競爭。反對強推《弟子規》的人非常擔心——孩子使用的教材受官方主流價值觀的影響。比如,冉雲飛在騰訊《大家》專欄中認為,父親控制兒子,兒子聽從父親,不僅在行為上替政府分了社會穩定之憂,更重要的是,替政府教育出了他們所需的聽話人才。
把冉雲飛的話翻譯一下,是這個意思:我擔心孩子讀了《弟子規》後,會失去自我,只知道順從,變成一個奴才。
還有表達更激烈的,比如知名評論員沈彬認為,現在捧《弟子規》的,和文革中批判《弟子規》的,基本上是同一批人。
這些論點,非常清晰把一些地區強推《弟子規》的行為賦予了強烈的政治意味。不得不說,在這件事上,知識分子是有些過敏了。《弟子規》全篇,沒有一句話和“忠君”有關,它只有兩個主題,一個是行為準則,一個是“孝”。
把對父母的“孝”和對朝廷的“忠”視作一體共生,是部分知識分子不安的來源。但理性地想一想,哪一個誦讀《弟子規》的孩子會產生這樣的聯想,並內化成人格、付諸於實踐呢?
知識分子是有教育自覺的,他們清晰地知道孩子應該讀什麼書、不能讀什麼書,當官方強推他們反感的《弟子規》時,這樣的反彈是一定會出現的。
《弟子規》的地位拔得過高,學界吃醋了
可以肯定的是,《弟子規》絕非經典,不能代表國學,更不能代表傳統文化。所以當它風頭漸盛甚至要蓋過《論語》之時,學界,尤其是研究儒家學問的學者,自然不滿。
深圳市儒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徐晉如認為,像《弟子規》這樣的童蒙讀物,“不過是低階的修身訓練,這些修身的事,做得再好,也不過是庶民之儒,沒有學問,永世也成不了貴族之儒。”
不知道徐先生是怎樣透過讀《弟子規》還是讀《論語》,來判斷一個人是庶民還是貴族的。在這滿滿的驕傲和不屑背後,有一個問題需要回答:為什麼經過官方推廣,《弟子規》能夠大肆流行呢?
因為它簡單、幼稚、門檻低。不管是沒有古文基礎的小學生,還是一些要蹭“國學熱”附庸風雅的人,都能看得懂。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根本沒有必要搞懂什麼是徐先生所言的“君子儒(讀論語的叫君子儒)”,什麼是“小人儒(讀弟子規叫小人儒)”。
它就是一部廉價手機,你可以說它低端,但你不能說它沒有價值。
說到底,大家在爭什麼呢?在爭傳統文化的解釋權。在這種爭奪中,從未缺乏官方的身影,孔子像甚至都一度進入了天安門區域。
結語其實,本來不會有這些紛紛擾擾,《弟子規》列為選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