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ye
你背過《三字經》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也許你只能記住前面這兩句,但你會發現,很多孩子已經能將後面的內容脫口而出。
社會上一直流行著學習“國學”的熱潮。因為喜歡傳統文化,家長們樂意送自己的小孩從小接觸“國學”。《弟子規》、《論語》、《道德經》……誰小時候沒有讀過這些經典書目?
然而,現實中有些牟利分子,瞅準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不具備教學資質,卻開設價格高昂的“國學教育”班,賺取家長大筆錢財。
一大波“國學班”、“讀經班”輪番登場,換著各種花樣吸引顧客。
國學教育亂象屢見不鮮,不禁令人疑惑,兒童國學教育到底在教什麼?真的能完成家長心中的期待嗎?
“國學熱”的來龍去脈
國學熱,不是一天兩天了。
2001年播出的《百家講壇》,讓文化名人以講座的形式講解傳統文化、歷史故事,一舉成為了當時央視最熱門的節目之一,至今還受人喜愛。
《百家講壇》捧紅了如閻崇年、易中天等文化名人,他們寫的書也經常登上銷售榜單,躋身於“中國作家富豪排行榜”,可見大家對傳統知識的喜愛。
同時期,如餘秋雨的“文化美文”、“曾國藩的處事之道”等,也深受大家的歡迎。
人們越來越傾向於從中華傳統文明中尋求精神慰藉。
2005年,北大哲學系成立了“乾元國學教室”,學員都是商界成功人士,而課程是《四書》《道德經》等古代典籍。傳統哲學中的處事方法論,乃至帝王將相的人生得失,為企業家們經營事業提供了養料。
不僅是大人,孩子們也開始學習國學。市面上興起了眾多面向孩子的國學班,包括課外興趣班、夏令營、全日制課程等。不具資質的教育機構看準了市場的風口隨機湧入,暴利之下,帶來了一系列的教育怪狀。
雖然收著高額的學費,有些教育機構卻往往流於形式化。
設立孔子雕像,上課前先向孔子像、老師行跪拜禮;花幾個小時跟著復讀機朗讀經書——形式化地模仿古代學堂,真的有助於孩子們瞭解國學嗎?
近幾年,《中國詩詞大會》《中華好詩詞》《經典永流傳》等節目的火爆,再度把大家對國學的興趣帶到了極點。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總冠軍、16歲的武亦姝展示了古典才女學霸的形象,她身上沉穩淡定的氣質讓無數觀眾既欽佩又羨慕。
市場上的國學課程,能培養有文化有氣質的孩子嗎?
是素質教育,
還是粗暴的馴化?
國學教育,滿足的是家長對“素質教育”的期待。
孩童期,是建立對世界認知的重要階段。家長們想透過國學教育,讓孩子樹立人生方向。
比起一般的興趣班,國學班的亮點就在於“素質教育”。
“學經典,啟智慧,體驗國學魅力;習禮樂,養心性,奠定人生基石。”這句宣傳口號概括了一般國學班的教學宗旨。
他們許諾,當你的孩子經過了國學的學習,就能成長為有智慧、有人格的人。
“在別的興趣班,孩子只能學到一種技能,但在國學班,卻可以提高整體素質。”
問題是,他們真的可以做到嗎?
宣傳做得越漂亮越有吸引力,結果往往會越加浮誇、變形。
首先是強行模仿古代的禮儀制度。讓孩子穿著漢服跪拜孔子,或者排隊向父母行三跪九叩禮;吃素戒葷,導致孩子營養不良;崇尚棍棒教育,老師用戒尺打手心而且解釋說可以按摩穴位提高記憶力,讓孩子身心受傷……
雖然說適當的氛圍可以讓孩子直觀感受古代文化,流於形式的教學顯然不能讓他們學到有價值的東西。
國學班一般使用的教材,是《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這些簡單的著作。上課時,有些機構會進行講解,但也有不負責任的機構只是讓孩子死記硬背。
北京曾經有個全日制國學班,吸引熱愛傳統文化的孩子從初高中退學,每天跟復讀機的朗讀經書好幾個小時。教學環境相當簡略,學費卻高達一年兩萬。一群受到“毒經班”蠱惑的孩子卻因此錯過了美好的中學生活。
《三字經》《弟子規》並不是傳統文化的精華,它們更像是一種道德規範的濃縮,用簡單且不加解釋的口號約束著孩子的天性,強令他們乖巧懂事。
這些書中的內容與傳統儒學的思想也有不少出入。
比如關於孝順父母的部分,儒家對於孝順的看法並不是一味地順從,而是把孝順與道義放在平等的角度。當父母的行為與道義衝突時,既不能因為孝順父母而違背道義,也不能因為固守道義而反叛父母。
在傳統文化中,孝順是一個具有思辨性的問題。
國學課堂不會用複雜的方式處理這個問題,只會依據白紙黑字向學生進行灌輸。
作為國學課堂教材的《弟子規》中是這麼講述孝順父母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簡單的幾句話,只強調了無條件地順從父母。
照本宣科,只能教會孩子一些簡單的道德規訓。有些國學班甚至還給小學生講“二十四孝”的故事,近一百年前魯迅就已經批判過的作品,竟被用在當代的國學課堂中,不免讓人懷疑時代在倒退。
講授《弟子規》乃至“二十四孝”,幾乎都是讓孩子無條件地順從父母,這難道不是在扭曲孩子的天性,簡單地迎合家長嗎?
當父母看到孩子變得更加懂事,國學課堂的任務似乎已經完成。但這種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與其說是學習國學,不如說是“聽話教育”的另一種包裝。
更有一些培訓班,直接宣揚可以改造孩子的“不良習慣”,如思想叛逆、頂撞家長、早戀逃學等,令人聯想到臭名昭著的豫章書院。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不走尋常路”的國學培訓班。
少兒女德班至今還在荼毒著00後,它們打著國學的名號,讓小女孩們學習“打不還手、罵不還口、逆來順受、絕不離婚”的封建思想。
“幸虧我學習傳統文化了,如果沒有學習傳統文化,我現在指定已經得胃癌了。”很難想象這樣的話來自一個尚處天真年紀的小女孩。
“女德班”的開設顯然違背了男女平等的社會共識,但別以為沒有人相信,2015年,歌手孫楠就曾經把女兒送進華夏學宮的女學堂,併為孩子在女學堂的進步感到欣慰,結果該學宮後因不具備義務教育資質而被取締。
軍訓夏令營也借用國學來點綴,培養所謂的“戰士”——強調仁德的國學用來宣揚鬥志,國學的適用性真不是一般的高。
有些“國學班”、“讀經班”甚至取代了全日制教學,代替義務教育,而他們日常學習的內容僅僅是朗讀和背誦經書。一年收費四五萬,每天讀經9—10個小時;老師對經書不加解釋,認為 “ 不求甚解 ”能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017年,有“國學少兒教育第一股”之稱的《童學文化報》“保守估計”,我國兒童國學教育市場規模達 135 億元。
其中很大部分機構都不具備教學機制,只需要安排幾個所謂的名師、教幾本簡單的古書,就可以應付一群孩子。
“國學”的名號比教學內容和資質還更加響亮。
2019年,教育部下發了《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違法招收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開展全日制培訓,替代實施義務教育”等。
此後一批全日制國學班遭到關停整治。兒童國學教育的亂象逐漸引起了大眾的關注和討論。
即便如此,這些現象依然讓人引人深思:
為什麼一些家長熱衷於交高價學費,送孩子去讀國學?孩子們到底需要怎樣的國學教育?
孩子們需要什麼?
在網上流傳的一份兒童興趣班鄙視鏈中,曾經的網紅興趣班鋼琴已經排到了末尾,隨著興趣班越來越普及,國學型別的培訓機構也如雨後春筍般崛起。
2019年,全國經營範圍包含國學教育的相關企業已達到4000餘家,保守估計,兒童國學教育市場規模達135億元。
興趣班已經不是一種課餘的興趣愛好,變成了名利的角逐、起跑線上的賽跑——沒有誰甘心自己的孩子落後。
國學給出素質教育的承諾,在人們眼裡就顯得非常高大上。對比其他的興趣班只能學到一項愛好,國學卻能教會小孩“受益終身”的個人素質。
但市場上的“國學教育”,真的能滿足家長的初心嗎?
在良莠不齊的市場選一家合格的教育機構並不容易。
一方面,家長自身需要做足功夫,對於教育機構有所鑑別。很多小規模的國學班經常收取上萬元的高昂學費,採取封閉式辦學,但其實並不具備辦學資質,課堂質量非常堪憂。
另一方面,家長的心態或許也需要改變。
國學教育也許可以讓孩子短時間內增加對國學的知識儲備,但如果僅僅是死記硬背,或著學到的是傳統文化的糟粕,那麼這種教育是否值當就值得商榷。
一味地追求傳統文化的知識量,讓孩子體貼懂事,不僅違背了孩子的天性,甚至可能對孩子的人生造成負面影響。
在學習國學的過程中,培養對傳統文化熱情,乃至培養學習的興趣,培養專注力、記憶和理解能力,才是兒童國學教育的關鍵所在。
這就意味著國學教育不能是填鴨式的輸出,不能簡單設立教條。
哪怕是傳統儒家的道德觀,也是出於對人和世界的認知,沒有後者,道德就僅僅是一種趨利避害的手段。
國學教育,也應在孩子心中種下良知與求學的種子。這就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與其花高價讓孩子讀國學班,還不如多陪伴孩子讀幾本古典著作。
國學班的光環,早就該祛魅了。
參考資料
[1]全日制“讀經班”1年收4.2萬 學生4點起床選修數學|北京青年報
[2]孫楠女兒曾就讀的“華夏學宮”被關停:所謂“國學班”一年學費超10萬,無開辦學歷教育資質!|文匯網
[3]國學熱,一個改革開放故事|大象公會
[4]在國學班每天讀經8小時,越讀越覺得自己學的沒有未來|浙江線上
[5]拿什麼剷除“女德班” 專家建議完善國學教育|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