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雲5月4日表示將赴美IPO,在美國發行價值4.5億美元的股票,這意味著金山雲的估值達到36億美元。
此外,金山雲也將成為疫情以來首隻赴美IPO的非生物科技股。但因前不久瑞幸財務造假事件,美國證券監管機構對中概股採取更嚴格的審查,令美國投資環境面臨更大挑戰。
根據公司的財報,過去三年,金山雲累計虧損將近30億元人民幣,中國雲計算廠商要走向盈利仍需要很長時間。
發行區間每股16~18美元
金山雲將發行2500萬股美國存托股(ADS),發行價在每股16美元至18美元。該公司將於本週四確定最終發行定價,並於週五在納斯達克交易,交易程式碼KC。
金山雲現有股東包括小米和法國資產管理公司卡米尼亞克(CarmignacGestion),兩者都表達了錨定金山雲IPO的意向,預計將分別購買2500萬美元和5000萬美元的股票。
摩根大通、瑞銀、瑞信和中金公司是金山雲IPO的承銷商。
上個月納斯達克CEO阿德娜·弗裡達曼(Adena Friedman)表示,IPO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重新回暖,但警告稱,這仍然取決於企業和投資人如何從疫情中復甦。“不管市場的動向和成交量如何,保持市場的開放是最重要的,這會直接影響投資人信心。”弗裡達曼表示。
美股IPO活動自疫情暴發以來驟降。“很多企業要麼是等待一個更好的時機,等待投資人更願意去承擔風險,要麼是業務模式被打亂,企業正在尋求自救出路來應對疫情受到的損失。”弗裡達曼表示。
納斯達克今年至今IPO數量僅30多家企業,上個月僅有2家公司IPO,並且都是生物技術公司。過去一個月,美股標普500指數大漲近15%。
金山雲如果能夠成功在美上市,那麼將成為疫情以來首隻赴美上市的非生物科技股或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
金山雲提供雲基礎設施、企業雲服務以及人工智慧相關服務業務,雲計算領域的科技公司也受到了疫情催生的數字化需求的提振。
網際網路女皇瑪麗·米克(Mary Meeker)上個月釋出的年度網際網路趨勢報告顯示,善於應用雲計算、擁有強大的線上渠道和社交媒體曝光的企業和行業在疫情中的表現突出。
不過,金山雲上市正值瑞幸財務造假事件發酵,美國監管機構加強對中概股財務審查的時期。美國證監會(SEC)和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近期發表了一份聯合宣告,要求美國投資人警惕中概股的投資風險。
“這可能會讓美國投資者望而卻步,從而為金山雲的IPO蒙上陰影。”美國歐洛律師事務所(OrtoliRosenstadt)亞洲區主席律師葉夢藝表示,“但是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意願仍然很強烈。”
上個月,中國一家為拼車司機提供汽車貸款的中介公司奔財科技已經於當地時間週二宣佈取消赴美IPO計劃。原本計劃於去年底今年初在紐交所上市的優客工廠的IPO計劃目前也已擱置。
對此,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Rupert Hoogewerf)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瑞幸造假無疑會對中國企業未來赴美上市產生影響。”他同時指出,中國股市比美國和歐洲股市更能抵禦疫情的影響。
雲廠商盈利仍有待時日
不過,中國雲計算廠商的虧損依然嚴重,要達到盈利還需要很長時間。金山雲預計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在13.5億元至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0%至66%,去年金山雲全年虧損11億元人民幣,2018年全年虧損10億元人民幣。近三年虧損將近30億元人民幣。
研究機構Gartner給出預測,全球雲計算市場規模在2022年有望突破5400億美元,並依然保持15%以上的規模增速。
另根據諮詢公司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的報告,中國垂直雲服務行業2018年到2023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36.7%。
沙利文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雲服務佔整體IT的支出滲透率只有4.5%,而同期的美國雲服務市場滲透率達到13.8%。
中國的雲計算巨頭正意圖快速彌補這種差距。
上個月阿里雲公開宣佈未來3年投入2000億用於雲服務的全面建設,金山雲的IPO也是一次向海外資本市場發起衝擊的展示。
一位IDC伺服器和雲業務分析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雲廠商的競爭非常激烈,目前仍然處於搶佔市場份額的階段,大家都在壓低利潤希望把競爭對手碾壓,所以大多數廠商都在虧損。”
和美國雲計算市場發展的初期階段一樣,國內雲計算的龍頭企業仍在瘋狂砸錢,玩著資本遊戲。期望在佔領市場後再慢慢賺錢。在這個“跑馬圈地”的過程中,哪怕是雲計算大廠的“造血能力”也仍然很低。
業內估計,騰訊雲的毛利率可能在極低的個位數,金山雲的整體毛利則在15%左右,而首隻在A股科創板上市的雲計算股優刻得(UCloud)的整體毛利率仍不足30%。
優刻得今年年初上市以來,目前股價已經跌至60元,低於發行首日72元的收盤價,相比此前126元的高位腰斬,市盈率達到了1000倍。
優刻得今年第一季度淨虧損2556萬元,利潤較去年同期降幅超過70%。對於淨利潤下降問題,優刻得在財報中做出說明稱,公司收入增長主要來源中的影片娛樂、線上教育等行業客戶,使用了較多雲分發產品,而云分發產品毛利相對較低,並且人力成本上升。
在雲計算市場“燒錢成風”的情況下,一些國內中小企業也被迫加入資金競賽,但比起實力更為雄厚的阿里、騰訊、金山、華為等大廠,規模較小的廠商有被邊緣化的風險。與美國雲計算發展歷程相似,中國雲計算市場也難免出現寡頭格局。
【來源:第一財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