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IPO觀察 | 三年累計淨虧損50億,達達-京東到家離盈利還有多遠?

由 鍾離黎明 釋出於 財經

又一家京東系企業或將迎來上市。

5月13日,即時零售與配送平臺——達達集團向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遞交招股書,計劃透過首次公開募股募集最多一億美元資金。

達達集團在招股書中暫未透露發行價格區間、發行量等資訊,高盛亞洲、美銀證券以及傑富瑞將擔任此次上市的聯席主承銷商。如能成功上市,達達集團將成為中國即時零售第一股。

目前達達集團旗下包括達達快送和京東到家兩大平臺。招股書顯示,達達集團國內經營實體為上海京東到家元信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和達疆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前者運營C端商超O2O平臺京東到家App,後者運營眾包配送平臺達達快送App和達達騎士版App。

從眾包配送起家,到與京東到家合併,達達集團已與京東形成了強繫結關係。招股書顯示,截至IPO前,京東持有該公司415,144,470股普通股,持股比例為51.4%,為其第一大股東。達達集團創始人兼CEO、董事會主席蒯佳祺持股比例為8.9%。

與京東到家的合併,也改變了達達的收入模式。與閃送等同城配送平臺單一的物流配送收入相比,來自零售端的業務收入已經貢獻達達總收入的近半壁江山。物流和零售業務的雙輪驅動,讓達達的收入結構更加平衡。

虧損收窄明顯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達達集團的淨收入分別為12.18億元、19.22億元和30.99億元;2020年一季度,得益於疫情紅利,達達集團的淨收入暴漲至10.99億元,接近2017年的全年水平。

總體來看,達達集團的收入主要包含兩部分:服務收入以及商品銷售收入。其中,服務收入一是來自向物流公司、B端商家及個人提供的同城配送服務;二是向京東到家平臺商家收取的佣金及配送服務、向品牌方提供的線上營銷服務等。

招股書顯示,服務收入仍然是達達絕對的收入支柱,佔總營收的比重從2017年的96.4%漲至2020年一季度的99.1%。

但如果按物流和零售兩大業務分拆來看,達達集團的收入結構卻在逐漸平衡。2017年,達達即時配的收入佔總營收的比重為71.4%,到了2020年1季度,這一比例下滑至53.8%。京東到家在過去2年貢獻的收入卻在持續增長,從2017年的僅有3.17億增至2010年一季度的5.07億。

GMV的變化則更為直觀。2018年和2019年,京東到家的GMV分別為73.34億元和122.05億元,平臺活躍使用者數也同期從1470萬增加至2440萬。由此計算,京東到家單使用者一年的平均GMV已從2017年340元增加至2019年的1168元,無論是平臺使用者的黏性和單位付費能力都在增強。

不過,目前達達集團仍舊處於虧損狀態。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達達歸母公司淨虧損分別為14.49億元、18.78億元、16.7億元,三年累計淨虧損超50億。

虧損主要源於企業運營成本高企。其中,支付給騎手的薪酬和激勵措施,是達達的最大開支。2017-2019年,達達這一費用分別達15.26億元、19.183億元以及26.791億元。今年一季度則直接飆升至8.751億元,較去年去年同期的4.579億元翻了近一倍。

疫情期間因為線上單量暴增,達達保持了正常的工作節奏,併為此付出了巨大的運營成本。招股書顯示,截止今年1季度,達達平臺活躍騎手數超63萬。

好的情況是,達達集團近三年虧損率有持續收窄的趨勢,2019年經調整的淨虧損率為45.8%,較2018年的86%最佳化近一半,2020年一季度在此基礎上繼續大幅最佳化至17.6%。

不過想要實現盈利,達達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眼下,即時配送領域的競爭仍舊十分激烈,無論是盒馬、美團買菜、每日優鮮抑或是叮咚買菜都在持續發力,未來幾年,達達大機率仍將初在高速投入的關鍵期,包括騎手成本等在內的費用增加也是鐵定的事實。

京東仍是最大依賴

2016年達達與京東到家合併之後,達達與京東就形成了強繫結關係。無論是業務端還是股權端,京東對達達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

招股書顯示,在IPO前,京東對達達集團的持股比例為51.4%,為其第一大股東,達到控股程度。不過在此前的財報中,京東還從未詳細披露過達達的財務資料。上市後,京東的持股比例將稀釋至47.4%,不在並表範圍內。

京東之外,沃爾瑪是達達的第二大機構股東,持股比例在11.4%。2016年10月和2018年8月,沃爾瑪集團曾分別向達達投資5000萬美元以及3.2億美元,並擁有一名董事會席位。

作為達達最重要的兩大股東,業務端,京東和沃爾瑪也是達達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達達向京東提供服務所帶來的收入佔比分別為56.7%、49.1%、50.5%。來自沃爾瑪的淨收入比例分別為4.6%、13.0%和14.9%。

今年4月份,京東超市與達達集團旗下京東到家、達達快送平臺達成深度合作,陸續接入京東到家平臺上的線下商超門店。首批引入超萬個線下門店和近300萬個產品,配送範圍覆蓋達100個城市,包括沃爾瑪、永輝超市、步步高、北京華聯、華冠、鮮豐水果等連鎖商家。

可以看到,達達對於京東的依賴程度依然很高,今年一季度,雖然達達向京東集團提供服務所帶來的收入佔比已經下滑到37.8%,但這很大程度上要歸結為疫情的影響,綜合全年,能否維持這一比例還值得探討。

某種程度上,京東到家和達達的合併了挽救京東和達達彼此。

一方面,達達得到了更多也更高頻率的訂單,開拓了收入來源,免於與閃送、UU跑腿等平臺爭奪同城配客戶;另一方面京東則解放了自己,將到家業務交給配送靈活性更高的達達,降低了運營成本。

京東App以及微信小程式給京東到家的導流是達達長期的護城河之一,這使得其與美團買菜等依託巨頭平臺業務在競爭中,不至於太落下風。而且也正因為京東,才能為京東到家帶來華潤、沃爾瑪、永輝超市這樣的超級大KA,這讓其省去了太多精力開拓商業夥伴。

正如達達在招股書風險提示中說的那樣,整個中國同城即時零售和即配市場,目前有兩大外賣平臺的重度參與,快遞巨頭順豐這些年來也一直都沒放棄在同城即配的佈局,再加上新興的競爭對手的不斷湧現,這對公司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如此時候,討論降低對京東的依賴度並不現實, 達達能否在這場戰役中穩住不掉隊,京東仍是那個最強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