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科技企業,有技術有專利,卻缺乏抵押物,在申請貸款方面存在較大劣勢。杭州濱江高新區探索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救企業之急,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今年1—7月,共有51筆專利質押,總質押金額達8.553億元,同比增長81.79%。
核心業務臨床試驗在即,資金卻告急,身為杭州和壹基因公司產品總監的肖雯急得團團轉。
專利可以直接質押?貸款利率還很低?從杭州濱江高新區得知這一資訊,肖雯拿起授權專利就奔向銀行。
沒多久,杭州聯合銀行發放的500萬元專利質押貸款到位。“真是救了急!”肖雯鬆了口氣,“基因檢測行業競爭激烈,加快臨床過程,研發能快速上一個臺階,就能形成核心競爭力。這筆貸款助我們踏出了關鍵一步。”
這在杭州濱江高新區絕非個案。10年前,濱江高新區就開始探索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2019年,高新區企業累計質押融資智慧財產權超12.2億元,今年1—7月,專利質押和商標質押總額已達10.853億元,成為助力企業發展的金融血液。”高新區智慧財產權局副局長方曉雲說。
專利撬動金融,科技型企業不再愁
按照傳統貸款程式,有抵押物銀行才會發放貸款。而對於和壹基因來說,這成了一個大難題。
肖雯介紹,和壹基因是一家以基因檢測為基礎,從事癌症、慢性病預防等業務的科技型企業,“沒有抵押物,我們最大的財富就是50多項發明專利。”肖雯很無奈,“可一般銀行並不認可專利質押。”
在杭州濱江高新區,和壹基因這樣的中小型科技企業並不少,融資難成了企業發展壯大的攔路虎。如何讓科技型企業手握的專利發揮作用?
“1—6月,杭州銀行科技支行新辦質押融資金額3.03億元,其中濱江高新區的企業拿了一半多。”杭州銀行科技支行行長彭彬介紹,該行10年前成立時就明確要專心為科技型企業服務,“智慧財產權價值在不斷增長,智慧財產權本身的價值也越來越突出。”彭彬感慨,現在,支行有50家上市公司客戶,其中大部分是從100萬元貸款起、一路伴著成長的科技企業。“2019年濱江高新區上市的4家科創板企業,全是我們的客戶。”
為支援科創企業,濱江高新區還設立智慧財產權質押貸款風險處置資金池,規模為1000萬元,財政出資,鼓勵銀行積極發放質押融資。此外,銀行按基準利率的50%貼息資助。這樣一來,面大量廣的科創企業更容易獲得低息貸款。
練就“火眼金睛”,洞悉企業潛力和行業前景
“2019年,我們新增300多戶新客戶,不少是虧損企業。”彭彬的話,讓人大吃一驚。虧損企業還能拿貸款?“我們評估的重點在於行業前景、企業潛力和是否有還款能力。因此,不僅要判斷單個企業,更要洞悉整個行業。”
杭州唯強醫療的貸款故事,頗為典型。
企業產品研發週期長,沒有收入、沒有擔保物,但有180多項專利。“我們派瞭解醫療行業的客戶經理對企業深入調研,再向行業專家和專業投資公司諮詢。綜合評估後認為,公司團隊非常專業,研發程序領先、臨床資料好,完成實驗機率大。”彭彬說,調研結果顯示,企業發展空間巨大,價值將遠大於授信的2000萬元,於是果斷放款。
“去年3月,公司一款產品正在報證,上一輪融資的錢快用完了,下一輪還沒趕上。”杭州唯強醫療財務經理沈苗榮說,“火燒眉毛的當口,我們得知智慧財產權可以融資,馬上找銀行溝通,沒想到5月就批下來包括智慧財產權質押在內的2000萬元信用貸款,補上了7個月的時間視窗。”有了這筆資金儲備,唯強醫療安然度過危機。
“我們業務的核心在於,直接把智慧財產權當第一還款來源。這樣才能真正給無擔保的科技企業‘輸血’,但實際上難點頗多!”彭彬一一細數,智慧財產權單獨作為質押物,一是難以評估價值,二是難以變現,要是企業還不了款,銀行拿單獨的智慧財產權去轉讓,很可能顆粒無收。
“我們敢用智慧財產權作為質押物,是因為有專業知識配套。銀行深入瞭解產業,對行業和企業有專業判斷,是順利放貸的前提。”彭彬介紹,僅一個科技支行,就跟300多家創投機構、400多家投資基金有聯絡。“創投基金的客戶,就是我們信貸的潛在物件。很多看起來虧損的研發期企業,我們敢投,因為借鑑機構的調研加自己的判斷,貸款有專業支撐。”10年來,科技支行服務了1800多個科技型企業。
最佳化辦事流程,5天可拿到質押證
3月4日一早,杭州銀行科技支行客戶經理楊駿濤來到杭州智慧財產權大廈二樓服務大廳,將杭州百伴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質押資料遞進視窗,十幾分鍾就透過初審。5天后,後臺完成稽核、發放通知書,接下來就是銀行走質押程式。
“10年前,質押要去北京辦,一辦就是一兩個月;現在家門口就能辦手續,5個工作日就能拿到質押證。”杭州濱江市場監管局智慧財產權科負責人呂德軍說,“2019年,我們建立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把質押登記部門集中到服務大廳,辦手續方便,給企業‘輸血’的速度更快。”
醫藥和晶片都是風險較大的行業,投資人不敢輕易觸碰。杭州萬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遇到這個難題。
晶片研發成本高,前期投入大,萬高公司持續虧損,2017年面臨生死關口。公司科技發展部方逸超去區裡開會時,瞭解到有智慧財產權質押政策。公司立即找到杭州銀行評估,以兩件發明專利簽署了最高額度的質押合同,在2017和2018年分3次獲貸,共計1500萬元,公司因此起死回生。
“來濱江創業的企業,大部分是中小科技型企業。初創時,除了技術、專利,幾乎沒有可質押物,我們要透過政策引導方式,把質押融資工作做好,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幫助它們儘快發展壯大。”呂德軍說。
嚐到甜頭後,企業申請專利的積極性增強。今年1—6月,濱江高新區專利申請量9568件,同比增長15.57%;專利授權量5919件,同比增長17.63%;含金量較高的發明專利申請量,疫情防控期間仍然增長21.20%,達到5053件。專利質押數量激增,1—7月共有51筆專利質押,涉及69件專利,總質押金額達8.553億元,同比增長81.79%。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10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