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華貿中心主力店SKP的銷售額達177億元,不僅連續十年蟬聯中國“店王”,而且首次超越英國哈羅德百貨,問鼎全球“店王”。
雲集全世界的優質商品,客流輻射華北地區……13年,從無到盛。這不僅僅是一家百貨商場的崛起,也記錄著北京城市更新、市場能級提升,吸引力、影響力不斷增強的歷程。
疫情之下的全球“店王”,更顯珍貴。可以預期,當一切步入正軌,長安街的東段,將成為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新引擎,為打造“世界的商圈”提供更強大的動力。
連結國內國際“雙迴圈”
車行至大望橋,舉目便能看到華貿中心東北側,矗立著一根高大煙囪。這是這片時尚之地中,少有的過去的痕跡。
上世紀80年代初,東三環附近是廠房連片的工業區,八里莊的老住戶曾回憶,當時附近根本沒有10層以上的高樓,大煙囪倒是有幾十根。後來,這裡變成了城鄉結合部,八王墳長途汽車站建在附近,開往京東的公交車也多在此停靠,街邊是烤串、小吃店,人流密集,交通不暢……
改革開放、CBD的建設給這片區域帶來新機,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國際駐華機構和各類外商投資企業聚集於此。國貿以東的大望路,也開始有了新的變化。
一張拍攝於2003年的老照片顯示,大望橋北側,一片工地上,10餘臺塔吊同時揮臂施工,四周的圍擋上大字醒目:“華貿中心,世界的商圈。”
這不是大話,這是一個可行的目標。
“從內迴圈看,朝陽的商圈佔全市總數的二分之一,是消費大區;從外迴圈看,朝陽又是首都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中則智庫研究員程國防說。
的確,自上世紀50年代起,朝陽區就是北京對外開放的視窗,目前轄區集中了幾乎全部的駐華使館,以及90%的國際傳媒機構、80%的國際組織和70%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近年來,朝陽更是著力營造類海外環境,推進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和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區”建設,國際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如今,這裡已是世界級商務中心區,可媲美紐約曼哈頓、巴黎拉德芳斯。在宏觀經濟受疫情衝擊的大背景下,北京CBD逆勢而上,2020年稅收過億元樓宇達122座,並誕生了全市首座“百億元樓宇”。
程國防表示,在構建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如今的朝陽區,正成為連結“雙迴圈”的重要樞紐。因此,對標全球頂尖城市,建成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世界時尚之都,已是必然之舉。
良好的城市發展基礎和深厚的消費潛力,不僅孕育了“店王”,更為北京打造“世界的商圈”奠定了基礎。
與國際時尚“零時差”
20年前,華貿中心所在地曾是熱電廠的廠區。這片15萬平方米的地塊,曾差點兒被規劃成普通住宅和大型超市。
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國內高階品牌的消費需求迅速增長,但符合國際一線品牌要求的開店場所很少。華貿中心敏銳地抓住這一商機,“高階定位”成為這一地塊的發展方向,也向“店王”的崛起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經過4年建設,2008年,華貿中心及其主力店新光天地(SKP前身)正式亮相。10餘年來,與國際時尚“零距離”,一直是這家商場的追求。
在歐美國家,買手店已有百餘年曆史。上世紀60年代,倫敦、巴黎等城市興起了獨立的街邊小店,經營者常擔任著產品設計、採購等職責。買手的精準眼光和獨特品位,吸引著追求個性的顧客。
“買手團隊的培育週期非常長,需要花五六年甚至更長。”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說,買手往返於世界各地採購,他們不但要站在時尚最前端,也需要掌握服裝設計、終端零售、渠道整合等多項技能。
SKP是北京最早招募買手團隊的商場之一。
本報記者 武亦彬/攝
2014年,SKP地下一至地上五層都佈局了自營買手店“SKP SELECT”,集合了200多個國內外設計師品牌,為消費者提供個性、時尚的優質商品。“透過自營買手團隊,SKP把全球最新時尚帶給中國消費者,同時縮小全球不同市場的價格差。”北京華聯(SKP)百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謝丹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買手店還為國際品牌進入北京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不少小眾的國際時尚品牌,雖未在中國開設門店、專櫃,但藉助SKP買手店,走進了中國消費者的生活。
2019年年底,SKP南館開業,很多人都驚訝於一個細節:不論是多麼知名的國際頂級品牌,全部按照商場的要求,統一店招式樣。
“在其他商場,這絕對不可想象。”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時尚頭部企業極其注重個性,不論建築、陳設還是店招,講求的往往是特立獨行。“這些時尚頭部企業居然願意暫時放下傲嬌的身段兒,服從商場安排統一店招,說明SKP已擁有相當分量的話語權。”
北京市商務局資料顯示,2019年,SKP全年引進實體首店40家,儘管2020年國際經濟形勢低迷,這個數字仍然達到了14家,國際品牌首發率達到38%,得以同巴黎、米蘭、紐約保持著時尚“零時差”,眾多一線品牌甚至還為SKP提供專門定製款商品。
氣質統一的“生態圈”
全球“店王”貨真價實。資料顯示,2020年,SKP共迎來1500萬人次客流,銷售額177億元,實現15%的增長,單店銷售額、每平方米銷售產出均為全球第一。
這份成績的背後,不僅僅因為高階品牌,還因為氣質統一的“生態圈”,以及舒適的消費環境。
在華貿集團董事長房超看來,若要對標世界級商圈,最重要的是保持整個綜合體的高品質。華貿中心佔地15公頃,由三棟六星超甲級寫字樓、兩座五星級酒店,以及高階商場、購物中心、國際公寓組成。“業內公認,做酒店是賺不了大錢的。但我們還是不惜成本,邀兩座頂級酒店入駐。”房超說,商場、寫字樓、酒店,形成了氣質統一的“生態圈”,確保了整個商圈的國際水準。
多種業態,相互織補,使SKP擁有了“頂流”。
華貿中心三棟寫字樓裡,有200多家跨國公司和知名企業,包括德意志銀行、蒙特利爾銀行、強生、特斯拉等,金融及金融服務企業多達160餘家。2020年5月,世界500強拉法基豪瑞投資有限公司落戶於此,這也是當年落戶本市的首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據統計,SKP銷售額中約16%由華貿寫字樓、酒店和公寓的客戶所貢獻。
兩座高階酒店,也為打卡SKP的各地消費者提供了便利。每到SKP店慶,兩座酒店約900間客房總被預訂一空。
舒適的消費環境,是衡量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重要標尺。
在專案設計之初,房超幾乎踏遍世界知名的“購物天堂”:紐約第五大道、巴黎香榭麗舍大街、東京銀座、香港太古裡、曼谷中央世界購物商城……最打動他的是紐約洛克菲勒中心,那是一片由19棟樓宇組成的建築群,建築師利用樓間廣場製造人行動線,讓每天超過25萬的客流便利穿梭。
集各家之長,再結合北京的特點,多家全球頂尖設計機構參與設計了華貿中心。大到空間佈局、交通安排,小到衛生間、電梯、空調系統,反覆推敲……
營造舒適,從裡到外——
高低錯落的建築,合圍成大大小小10餘個廣場,通透可親。漫步其間,甚至能體會到大隱於市的玄妙。
為緩解擁堵,華貿中心工程增加了建國路匝道出口和交通導引系統,驅車可經東四環,由建國路匝道右轉直接進入商圈,不必繞行大望橋。
地鐵1號、14號線在此交會,顧客無需出站即可從通道直接進入SKP。去年9月,軌道交通28號線可行性研究報告正式批覆,這條行經大望路的交通動脈,將於2025年正式建成。
商圈的環境管理對標國際城市,精細實施。這裡春日花草茂盛,屋頂綠化達2萬餘平方米。
……
“建築是城市的一個單元,我們希望這個城市綜合體,至少能做到30年領先,50年不落後。”房超說。
營造放心安全消費環境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社會的節奏,這其中也包括商業。從3月起,歐美百貨巨頭相繼暫停門店經營,其中就包括擁有180多年曆史的前任“店王”——英國哈羅德百貨。
但是,即便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時候,SKP也未停業一天。
“商業最怕停頓,這不僅關乎銷售額,也會影響到人們對城市的信心。”朝陽區商務局商貿流通科副科長李昊說:“從這個角度上講,我們和商場身處同一戰壕,必須全力做好服務,讓大家看到商場的璀璨燈光,讓大家知道北京是繁榮的、安全的,是可以放心消費的。”
2020年1月,臨近春節,疫情來襲。朝陽區商務局立即召開疫情防控部署會,成立物資保障組,不分晝夜、爭分奪秒地聯絡國內外貨源,為各大商場籌措防疫物資。在收到SKP的需求清單後,他們迅速抽調14臺紅外無感測溫儀送去商場,解燃眉之急。
隨後,政府職能部門、北京CBD管委會及屬地八里莊街道辦,通力合作,共同紮緊疫情防控網。
今年1月6日,環京地區疫情風險陡增。CBD管委會又聯合建外、八里莊等屬地街道緊急排查,僅用1天時間,就完成了CBD中心區約2.3萬名環京員工的核酸檢測。1月底,在華貿中心設立新冠疫苗臨時接種點,商圈物業及服務人員完成疫苗接種。
“SKP已經是全國的商業地標,年到訪顧客超1500萬人次,安全平穩運營的底線,我們必須牢牢守住。”八里莊街道辦主任李偉說,去年,八里莊街道辦聯合朝陽交通支隊,在SKP輔路查處“黑車”近百輛,清理共享單車4000餘輛。聯合執法部門、SKP商場組建綜合整治微信群,打擊周邊各類違法行為,為市民營造安全的消費環境。
“小而美”的豐富業態
丹丹是一名城市規劃師,以前她全世界各地“飛”。若是去巴黎、紐約出差,時間再緊,也得抽時間去逛一逛,“不能白來購物天堂。”丹丹說。
這樣的消費者並非少數。權威資料顯示,中國消費者對全球時尚消費貢獻度達到35%,但以前只有一小部分發生在國內。2020年,國外疫情嚴重,境外消費大量回流,於是,包括SKP在內可提供優質商品的國內商場,成為丹丹們的首選。
不過,SKP對於丹丹的吸引力絕不僅限於一線大牌。無論是昂貴的包包,還是款式新穎、價格適中的牛仔褲,亦或是中庭的展覽、美味的小吃,都是丹丹來SKP的理由。
就像一片蔥鬱森林中,不可能只有高大喬木,也要有灌木、花草。一個健康的商圈也是如此:品牌要多樣,既有頭部時尚品牌,也有“小而美”的商家;業態要豐富,既能滿足人們的消費慾望,也能讓顧客在情感和價值觀上產生共鳴。
包括SKP在內,華貿商圈總共有2000多個時尚品牌和百餘家餐飲,恰好組成了這樣一片層次豐富的“時尚森林”。
精明的生意人都知道,經營書店、美術館並不賺錢,甚至要賠錢,可它們卻能為商圈創造一種獨特的文化氛圍。比如法國香榭麗舍大街,從凱旋門到協和廣場之間,約1.8公里的大街兩旁散落著劇院、博物館、電影院、歷史遺蹟等,光劇場就有6個。這些文化場館每年的出票量高達1000萬張,為商街帶來多元化的客流。
在SKP,文化和藝術的味道隨處可見。商場四樓,一家小眾書店,咖啡香氣環繞。“這裡不賣暢銷書,沒有成功學。就好像海洋裡遊弋的鯨群,發出獨特的聲波。”一位網友如此評價。書店前方的開敞空間,正舉行一場名為“黃河之行”的藝術展,展陳著幾十只來自晉陝等地的石獅子,它們或敦厚、或兇猛,讓人們能夠在寸土寸金的繁華之地,凝視源遠流長的粗糲文明。
不久前,八里莊街道辦搭建平臺,邀華貿中心、SKP等轄區單位,一起“頭腦風暴”,營造互補的業態,成為大家的共識,未來,“華貿商圈”將不斷擴大。
“商業發展自有其邏輯,與其說政府應該去管理企業,不如說去服務更恰當。我們能做的是進一步破除更多桎梏,幫助企業自由發展。”李昊說,政府服務商圈,商圈服務商場,商場服務品牌,品牌再服務消費者,由此產生源源不斷的消費行為。
正是這源源不斷的消費行為,造就了“店王”,使京城擁有了卓越的商業地標。
這僅僅是個開始。今後五年,北京要打造國際消費時尚地標,匯聚全球高階知名品牌,培育買手團隊,大力引進品牌“首店”、旗艦店,促進境外消費迴流……
一幅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圖景,正在加速繪就。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朱松梅
流程編輯 邰紹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