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I,是Usage Based Insurance,基於使用的保險。
車險UBI,是指不同於原有定價方式(如年齡、駕齡、歷史出險次數等靜態因子),主要基於駕駛行為(如駕駛里程數、駕駛日間/夜間的時間段、道路環境安全度、急加速、減速、轉向頻率等)而定價的新型車輛商業保險。
道理很簡單,開車的里程越少、道路越安全、風格越保守,當然風險越低,相應的保費也應該少交一點。
車險UBI產品創新,自美國首家UBI創業公司Metromile在2011年成立,該領域的創新實踐者不斷湧現。2020年底,美國Root Insurance公司成功IPO,為國內外的車險UBI創業者帶來了一絲曙光。
回顧美國車險,近百年來最成功的的案例,無疑是股神巴菲特旗下的GEICO保險公司, 其透過長期的堅持,從1996年的約3%市佔率(市場第七)一直增長到2020年的13.8%(市場第二),並且保持幾乎每年的承保盈利。如此表現,無人能出其右。
在UBI的新賽道,是否會對車險行業產生顛覆?誰能再現GEICO般的增長奇蹟?
1
好的車險公司,該有什麼素質?
在談及任何可能對行業產生較大影響的變化之前,我們首先需要理解,從長期視角來看,公司的價值評估標準。即,具備什麼素質的公司,是股東心中的好公司。
在車險行業,不管監管環境和行業格局有多麼不同,但我想最值得借鑑的權威答案,應當屬於巴菲特先生對GEICO公司的評論。
巴菲特於1996年初收購GEICO保險,並在1996年和1997年的年報中提到:
“GEICO必須持續吸引好客戶,並使他們滿意,要保持價格合理。但是,公司成功的最終關鍵是其極低的運營成本,這幾乎是競爭對手無法匹敵的……”
“如今,從Tony(公司CEO)開始,數十位高管獲得的獎金僅基於兩個關鍵指標:1)商業車險保單的增長,和2)承保“續保”車險客戶的盈利能力……”
“我們的目標是將低成本運營的大部分收益傳遞給客戶,使自己的承保利潤保持在4%左右。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在1997年期間略微降低了平均費率,並可能在今年再次降低費率……”
很明顯的,巴菲特心中理想的車險公司,應當:
第一,以低成本戰略,維持低價吸引客戶;
第二,最重要的是新單增長(反映在保費增速和獲客成本),和續保客戶的承保利潤率(反映在續保率和綜合成本率);
第三,承保利潤中超過4%的部分,應當用於更多的普惠讓利,以實現更多的新單增長,以此形成“增長飛輪”(Flywheel)。
這其中,隱含著巴菲特對車險的兩點深刻理解:
1)車險是一種大眾商品(commodity),低價是唯一有效的策略,而GEICO最初選擇的公務員群體和直銷策略,都是圍繞與“低價”配套的低風險、低成本展開;
2)新單增長和承保盈利是兩個重要指標,同等重要,是“既要”、“又要”的關係,在有微利的情境下,要更積極實施“低價”以擴張規模和對抗競爭。
那麼,GEICO實際的表現如何?
作為一家優秀車險公司,透過長期的堅持,從1996年的約2.5%市佔率(市場第七)一直爬到2020年的13.8%(市場第二),並且保持幾乎每年的承保盈利。在關鍵指標上:
1)每年的新保單(非續保客戶)保持加速增長,25年的平均增速11%(即,第一年新保單100張,第二年新保單110張,第三年新保單121張)。每年的費用率(獲客費用和中後臺費用)平均為17%,獲客費用(營銷和廣告費)約5-6%;
2)每年的續保率,25年的平均值是79.2%,每年保持正負5個點左右,即使在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和2008年金融危機時,也能保持在74.5%和78.4%。總體的平均承保利潤率為5%,最近25年中僅有兩年為承保虧損(2000年的-4%,和2017年的-1%)。
感嘆一句:知行合一的典範!
下面再來看看UBI新貴,Root Insurance的故事和內涵。
2
Root的UBI故事,講的如何?
Root, INC簡介:
成立:2015年3月成立於美國俄亥俄州;
業務:財險公司,主營線上UBI車險,搭售租客險
創始人:Alex Timm,精算師,Dan Manges,IT工程師
融資歷史(來源:Crunchbase):
Root Insurance算是上後起之秀。其招股書中,講述的也是一套與GEICO幾乎相同的“飛輪”的故事,不過主角換成了“資料驅動”:
第一,透過駕駛行為資料(而非年齡、職業、種族等傳統因子)預測出每個人的駕駛風險,讓定價更合理,而市場中最不合理的是“有色人種”客群(美國市場上認為,有色人種、低學歷、低收入職業者,駕駛風險更高),而Root在定價因子中剔除了這些變數;
第二,有了目標群體(“有色人種”等被傳統定價歧視的客群)和配套的產品、定價,採用全部線上的方式獲客(比如Gasbuddy等合作聯盟)增長,同時在合作聯盟也能帶來移動資料;
第三,更多的客戶帶來每期(6個月)續保客戶增加,更多的資料能夠迭代定價模型,兩者分別有利於費用和賠付,最終實現承保盈利。
來源:Root招股書
仔細品品,是不是和GEICO的“飛輪”有著相似的味道?換句話說:
GEICO的邏輯起點是“公務員更安全”,所以選擇 “低價”策略和配套的低運營成本和直銷;而,Root的邏輯起點是“有色人種(或低學歷、低收入人群)裡也有安全客戶”,所以選擇“公平”策略(即資料驅動下的“相對低價”策略)。
邏輯上,我完全認同這種思想,也完全認同Root的飛輪,此外還有一點社會積極意義:在於對傳統車險公司認定為高風險的客戶,若保費定價很高,客戶可能直接選擇“裸奔”(不投保);而“公平”策略給與了這些人一個“擁有保障”且“相對低價”的機會。
信貸行業有類似對比,即,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起來後,被傳統銀行拒絕的客戶(如個體工商戶),選擇民間高利貸的少了,而選擇螞蟻借唄的多了。這樣一個“能借到錢”且“相對低價”的機會,來自於螞蟻對其動態資料的積累和分析。
3
Root實際乾的,有說的好聽嗎?
根據我從招股書和2020Q3季報中對比整理的資訊,如下表所示(招股書和季報中的圖表具有很強的誤導性,且資訊分散各處、包含各種調整項)。
來源:Root招股書、2020Q3季報、慕哲說;
灰色部分是作者估算
核心的結論是:
第一,件均保費(6個月產品)從2019年Q1的770美元上升到2020年Q3的929美元,說明:1)要麼原來定價低了,正在調整;2)要麼是進來了更多較高風險的客群。
結合其賠付率在快速下降,我傾向於認為是前者,其定價模型一邊完善,公司一邊“提價”,而提價後是否仍然有吸引力和彰顯“公平”,等待市場檢驗。另外要說一句,Root年化件均1860美元,與GEICO的1950美元相比,也就差了6%。
第二,有效車險保單的增長出現停滯,從2020Q1的33.4萬,到2020年Q2的不增長,再到2020年Q3減少到32.2萬。
雖然是受到疫情影響,但公司主打的純線上獲客模式,應當在較大程度能夠抵禦這種衰退,因為客戶完全“裸奔”(不投保)的可能性非常小。同時,其招股書中披露的332美元平均獲客成本,約當期保費(6個月)的35%,略高於GEICO的30%水平;但如果考慮其續保率情況,那麼Root的獲客效率就打了對摺。
第三,續保率,是根據報告公開資料中每季度的續保業務保費,由本人自行估算(這麼重要的指標,報告中未列明,只有一個原因,即資料並不令人滿意)。
考慮Root保單週期6個月並剔除每季度漲費因素,其每一期(6個月)的續保率約65%,年化的結果約42%(而根據Metromile在上市Presentation Deck資料中的估算,Root的續保率僅33%),目前沒有看到有顯著改善的跡象。這一指標與行業平均的80%有較大差距,也意味著Root獲來的新客戶,忠誠度很低,客戶的Lifetime Value被極大地貶值。
第四,賠付率,根據公司披露的Direct Accident Period Loss Ratio,總體賠付率從2019年初以來有顯著的下降(從105%到68%),但在2020Q3又會升到85%,略高於市場同業的80%。但這主要得益於疫情因素下的全市場賠付率降低,非公司獨有表現。(Progressive的2020Q1-Q3賠付率約61%,GEICO的同期指標約70%)賠付率指標仍不穩定,也體現出公司在“重定價”上左右,需要進一步觀察。
所以,Root的故事講的很好,但實際表現中:1)新型的產品和定價,尚未表現出對於目標人群的“公平”(相對“低價”)而獲得快速的客戶增長和忠誠度,2)更多客戶和更多資料,有助於模型迭代和結構性漲費,但賠付率仍保持在高位,說明其定價能力仍有待驗證。
當前的32萬保單,要支撐其50億美元的市值,每張保單的Lifetime Value是1.5萬美元。而考慮到其上述表現,每張保單的估值,慕哲認為只有最多值150美元(2000美元*5%利潤*1.5年)。(本文寫於2021年2月,當時Root市值約50億,而2021年3月10日市值僅30億,每張保單LTV約0.9萬美元)
要知道,1996年巴菲特收購GEICO時,按照18倍PE(估值46億)已經是高價,其當時的有效保單是230萬。而且是承保盈利為3%、續保率為80%的狀態。
一定有人會反駁說,Root屬於好賽道中的高成長。那麼,創始人在最新的致股東信裡,預計2020年底的已賺保費6.17億,即第四季度完全沒有增長,維持32萬有效保單。
即使Root的股價自IPO以來曾下跌到幾乎腰斬,我仍然看空,直到續保率的回升和賠付率的穩定,因為這兩點是其邏輯起點“定向客群”和“資料驅動”的最好證明。
4
UBI機會的“再思考”
雖然我不看好Root,但我堅定看好UBI的中短期機會,因為其內在邏輯,與上世紀GEICO所堅持的“低價”策略如出一轍。
對於車險公司而言,無論是Root或Metromile,還是轉型中的傳統險企(如Progressive、USAA),誰能夠率先證明“定向客群”的高忠誠度和“資料驅動”的低賠付率,誰就能先掌握“飛輪”效應,從而獲得顯著的市場和品牌優勢。
對於車險行業而言,因新型產品和定價模式的出現,以及可能出現的結構性費率調整,會加劇競爭,但同時也具有正面的積極意義,即吸引了原本因高費率而被迫裸奔的特定人群(雖然國內不存在種族的價格歧視,但地域的價格歧視是存在的)。豐富度的提高,會讓市場更趨於良性。
對於出行賽道而言,人為操作風險終將被自動駕駛消滅。目前的車險產品,一定會轉向車廠的車輛安全責任保障。那麼,問題就變成,UBI所積累的資料(包括駕駛行為和道路環境)和模型,在長期來看,能否為車廠的“自動駕駛”提供輔助性支援?
在這樣長期的UBI車險終局視角下,誰已經佔據了好的卡位呢?
一是主機廠戰投派,如上汽戰略投資彩虹無線,希望藉助初創公司的快速迭代,快速建立UBI資料分析能力,支援新車上路的風險評估。
二是主機廠+保險合資派,如長城汽車和安顧保險(慕再旗下直保公司)的合資,既有主機廠資料獲取和配套資源,又有全球性大保險公司的多年積累和實踐。
三是自動駕駛車廠派,如特斯拉。2019年特斯拉曾官宣正式推出Tesla Insurance,比傳統車險便宜20-30%,雖然方案未涉及中國,但影響已然存在。
這一局,究竟是主機廠自研自投更接地氣,還是本土經驗疊加全球實踐更靠譜?亦或直接被特斯拉一步顛覆到位?我們拭目以待。
PS. 本文分析基於公開資訊、合理假設和商業推演,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