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皆民生,“逝有所安”,是古往今來人們最為樸素的願望。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殯葬的需求由最初的剛性需求向更為豐富的精神需求延伸,國內的殯葬服務亦隨之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作為中國殯葬業發展和變革的見證者、推動者、參與者,福壽園(01448)可視為我們近距離觀察中國殯葬業龍頭企業發展現狀與未來動向的最佳標的。
智通財經APP注意到,日前,福壽園披露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業績公告。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收入23.26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加22.9%;歸母淨利潤7.2億元,同比增加16.1%。
此外,福壽園董事會計劃向股東派發末期股息每股5.64港仙,連同此前已派發的中期股息每股5.64港仙,2021年全年合計派息每股11.28港仙。
透過財報,福壽園的發展的質量和韌性一覽無餘。而在資料以外,我們亦可以窺見作為殯葬業領先品牌的福壽園在對待生命服務事業上的用心,以及公司在應對社會、環境等議題上的溫情。
財報釋放穩健增長訊號
通覽福壽園的最新財報,穩健增長的訊號不可謂不強烈。
除核心財務資料維持向好態勢外,福壽園的各業務板塊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增長。以公司支柱業務墓園服務為例,報告年度內該板塊實現收入19.08億元,同比增幅約為20.8%;同期,公司的殯儀服務實現收入3.32億元,同比增加31.2%;其他服務實現收入1.05億元,同比增長24.5%。
智通財經APP認為,報告年度內公司業務持續發展,背後的主要推力在於作為行業領航者的福壽園積極、主動滿足市場需求,在深度服務客戶方面走在殯葬行業的最前線;同時,公司憑藉綜合優勢不斷擴張,將集團業務不斷拓展至全國更多城市以覆蓋更廣大的群體。
市場需求方面,一如文章開頭所述,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人們對殯葬的需求由最初的物理層面的剛性需求,朝著更為豐富的精神需求延伸。
需求端的轉變,無疑對市場供給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回顧福壽園近年來的表現,不難看出公司在努力拓展自身的服務邊界,為客戶提供形式更為多樣、內涵更為豐富的深度服務。
以殯葬設施為例,福壽園積極嘗試多種舉措將墓園打造成人文公園、生命公園。一方面,就產品結構看,公司正在不斷擴大生態節地產品的比重、壓縮傳統墓地比重,探索晶石葬、立體空間葬等創新葬式;另一方面,加大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在墓園環境建設和產品佈局上的應用力度,為推動實體墓園向數智墓園轉型做好準備等等。
殯儀服務方面,福壽園加深推廣涉遺服務,如整容化妝、遺體SPA服務等;同時開發農村上門市場,推廣上門服務類業務;此外,公司還對傳統殯儀用品進行文化、品牌賦能,推動“實用產品”向“文創產品”轉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福壽園正愈來愈多地將科技手段應用於業務當中。比如,福壽園以“足不出戶,思念如故”為出發點,上線了“福壽雲”雲紀念平臺連同“雲祭掃”和“雲祈福”等服務,以滿足客戶線上追思及文明科技祭掃的需求;又比如,公司在2021年冬至時節推出的“冬至寄思念,祈福壽安康”雲共祭儀式,將網際網路手段與《禮記》中的傳統祭祀流程相結合,為民眾提供線上直播“福壽九禮”祭祀。
透過上述一系列的舉措,福壽園得以為客戶提供更多元的選擇,滿足客戶多層次的精神需求,以此達到精神層面的增量。
而除了拓寬、豐富服務內容以滿足市場需求外,福壽園亦透過外延發展來擴大影響力。譬如,2021年6月,公司完成了大連市大連灣人文紀念公園專案的簽約,而該簽約也意味著福壽園在東北地區再度開拓了一個極具地理優勢的戰略據點;8月,公司完成了對安徽龍門文化陵園100%股權的收購,至此福壽園在安徽區域完成了合肥、宣城、淮北、巢湖、阜陽、六安、宿州等地的佈局;10月,公司簽約收購河北省涿鹿暉天富元寶山開發管理有限公司30%股權,這標誌著福壽園深入京津冀地區邁出了實質性一步;12月,公司完成了對山東菏澤福祿源公墓管理有限公司90%股權的收購。
據智通財經APP觀察,經過一系列的運作,截止2021年末,福壽園的業務已進入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四十餘座城市,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做正確的事”和“將事情做對”並重
投資教父段永平曾經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做企業首先是做對的事情,然後把事情做對(Do right thing,do things right)。
如果將福壽園放到上述語境中,不難發現公司在滿足市場需求層面,不論是物理層面的剛性需求,還是精神層面的增量需求,都是在“做對的事情”;與此同時,福壽園也並沒有滿足於現狀,而是在不斷探索、追求“把事情做對”。
譬如,為了更好地參與到綠色低碳發展潮流中,減少、避免公司業務及產品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擔,福壽園藉助科技手段推出了生命晶石葬、數字禮葬等服務,相比於傳統的殯葬形式,該類具有創新性的葬禮服務在節地、綠色、生態和環保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又比如,從美學角度看,福壽園亦在引領行業潮流,致力於打造殯葬儀式的簡約美,將極簡主義的藝術風格融入到公司提供的產品及服務中。還是以生命晶石葬為例,生命晶石技術是指逝者骨灰在不新增任何新增劑的情況下,透過高溫負壓後自然凝結而成的晶體。
從最終的呈現方式看,生命晶石可以讓逝者遺骨變得神聖安詳,此外得益於生命晶石可塑性極強,且在外觀上極具美感甚至可作為飾品佩戴;更難為可貴的是,由於生命晶石擁有佔地小等特點,其在綠色環保方面亦有其他產品無可比擬的優勢。
事實上,福壽園對低碳、簡約的追求並不僅僅體現在具體產品上,背後反映的其實也是公司對於“逝有所安”的哲學意義上的思考。在精神、禮儀、服務上做“加法”,在物質、形式上做“減法”,一增一減的背後,體現的正是福壽園所追求的人與自然的和諧。
回顧2021年,專注於業務的同時,作為一家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福壽園亦不忘投身公益事業。舉例而言,2021年7月,值河南省鄭州市遭遇歷史性特大洪災之時,福壽園公益基金第一時間組織人力物力財力,會同集團當地公司,對受災重點單位開展慰問,捐獻物資;8月,福壽園公益基金透過評審並獲得上海市民政局核准批覆,入駐上海公益地標“公益新天地園區”;11月,時至寒衣節,福壽園公益基金向廈門市社會福利中心、市救助站及24家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捐贈防疫物資和助老裝置;同月,該組織與騰訊公益及深圳龍越慈善基金會合作,在“抗戰老兵老有所養專案”與“抗美援朝英雄致敬禮金計劃”中配捐了首期資金。
誠然,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而言,關注效益的增長都是“天職”。但在盈利以外,現代企業還理應在環境可持續性、社會和諧等議題上承擔起更多的責任。
回看福壽園,公司一直致力於承擔企業、行業、社會、歷史及公眾責任:作為上市公司,福壽園為社會創造了價值,為股東創造了回報;作為殯葬業的領軍者,福壽園價格透明、合規程度高、服務專業,領行業之先;作為社會的一份子,福壽園積極回饋社會,造福公眾;作為歷史文化的承載者,福壽園建立了集人文紀念公園、人文紀念館、人文研究所於一體,具有紀念、教育、研究、傳承等功能的城市人文歷史大平臺。
回到資本市場角度,自2021年年中以來,受大盤走熊、市場整體風偏下行等外部因素拖累,福壽園自身股價亦持續承壓。不過,考慮到福壽園的業務與經濟週期相關性較弱,此外公司兼具穩健成長屬性和避險屬性,中長期看不失為投資者重點關注、配置的優質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