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豐還是逃不過內卷

順豐還是逃不過內卷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20社,作者 | 馬程,編輯 | 賈陽

順豐一季度鉅虧9億,給這個最賺錢的快遞龍頭帶來了連鎖效應。

繼上週五一字跌停後,4月12日,順豐再次一字跌停,市值自2月18日的歷史高點已經接近腰斬,蒸發超2000多億元。

鉅虧毫無預警。

4月8日,順豐釋出2021年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公司預計虧損9億元至11億元,而2020年同期疫情之下該公司卻是盈利9.07億元。就在上月,順豐釋出的2020年度財報資料顯示,全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73.26億元,同比增長26.39%。

為此,4月9日,王衛在股東大會上向股東道歉:“首先跟股東做一個道歉,因為我認為第一個季度真的沒有經營好。”他坦承在管理上有疏忽,類似的問題不會出現第二次。

濃眉大眼的順豐怎麼也開始虧了呢?各種紛紛繞繞的市場傳聞四起,試圖解釋這一意外事件。其中最具噱頭,乍看之下也最有“終極答案”感的是,稅務電子化、政務電子化帶來致命一擊。

順豐還是逃不過內卷

行業觀點 圖源/微博

但這並非問題的核心,也大大誤判了快遞行業真正的競爭格局。

真實的答案是什麼呢?深陷價格戰泥沼的快遞行業會迎來怎樣的變局?體面的優等生順豐選擇加入“內卷”的邏輯是什麼?怎樣判斷順豐的未來?

順豐怎麼了?

財報釋出後,王衛公開對順豐的虧損做出解釋。

順豐還是逃不過內卷

深交所釋出順豐虧損公告 圖源/官網

一方面,由於一季度的時效件增速不及預期,應有的利潤沒有出現;疊加經濟件的增長,造成了成本虛高,也是造成虧損的一部分原因。

此前,順豐業務穩固的基本面優勢在於“時效件”,穩定、高效、安全,基本是商務件的必選,一直為順豐貢獻了很高的利潤空間。

業內有觀點認為,由於轉換電子發票、電子合同,用於順豐配送的企業訂單大幅縮小。

對此,上海交通委郵政快遞專委會副主任趙小敏認為,電子發票、電子合同,並不會對順豐業務造成太大影響。

從電子發票2012年開始試點,到2019年底,全國統一的電子發票公共服務平臺建成,國家加快電子發票的推廣應用,這一程序是不斷推進發生的,影響並不會突然爆發式體現在今年的某一個財季。

2020年年報,順豐的時效件依然實現營收663億元,同比增長17.41%。一季度增速不及預期,據各家券商研報分析,也有去年疫情期間時效件需求大增,因而基數異常變大的原因。

對於這一季增長放緩,王衛給出了兩個解決方法,一是繼續發掘“時效件”客戶;二是運用資料把供應鏈環節中的具體場景體現出來,從而針對不同客戶做更精細化運營。下一步,順豐會進一步最佳化時效產品升級——形成包括順豐即日、特快和標快的新產品體系。

如果說一季度有明顯的決策失誤,那就是春節期間的人力成本浪費。

由於響應政府原地過年的政策,春節加班補貼接近10個億,比預期多了三四億元。王衛特別強調,春節期間的運力保障成本較高,而時效產品業務量的不足,這一差額導致了較高的成本投入。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春節,包括阿里、京東、拼多多,以及四通一達,都在宣傳“不打烊”。春節放假期間照常配送。

據全現在瞭解到,春節期間,很多快遞網點留下了足夠多的快遞員,但訂單總量較往年並未飆升,更多人留在原地,工作量卻不飽和,這無疑在增加了公司成本。

“今年春節期間不打烊聲勢浩大,成效卻一般,各家公司應該根據需求來匹配,否則就是電商和物流一起‘內卷’。”百聯諮詢創始人莊帥認為。

而另一方面,“經濟件”一季度飛速增長,背後是參與價格血戰的代價。在2020年經濟件佔比超過時效件後,順豐2020年單票收入為17.77元,上年同期為21.94元,同比下滑18.99%。今年一季度電商件持續發力,毛利率從17.42%降至16.35%。

順豐財報中“經濟件”,主要指電商件為主的“特惠快件”,但是電商件競爭激烈,順豐無奈也以低價模式參戰,導致“經濟件”雖然多,但利潤並不高。

最後,王衛還解釋到,虧損的另一層原因是,新業務的投資,比如新飛機的添置,機場運力中心的建設,以及調整運載網路,來承接經濟型業務,最佳化成本效率。

“不止於一家物流公司”,是順豐一直試圖講通的故事。時效件的基本盤之外,電商件是必爭之地,快運、冷運及醫藥、同城急送、國際快遞、供應鏈等新業務也是順豐預判的新戰場。從財報可以看到,國際快遞、同城急送、供應鏈等新業務增長率非常可觀。

順豐還是逃不過內卷

順豐2020年報中的開發支出 圖源/官網

“怎樣更好地從產品營運模式跟資源配套,整個環節之間如何形成規模效益。”王衛表態稱,“一季度,剛好是這些問題相互碰撞的爆發點,公司將形成更好的防範機制和應對措施,未來我們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順豐方面指出,一季度的成本投入難以迅速“止血”,預計二季度及以後將會逐漸好轉。“更完備的賽道和產品矩陣將為順豐帶來更廣的使用者群體,更大的市場空間,更好的規模協同。隨著新業務的高速增長,將逐步釋放格局紅利和規模紅利。”

被“內卷”到的盈利優等生

拿大公司的“時效件”訂單,並不能讓順豐高枕無憂。

2018年開始,順豐殺入電商件市場,推出了“特惠專配”,在浙江、廣東等產糧區,順豐特惠的價格下探到3公斤3塊錢左右,對於均重2公斤以上,順豐搶走了原本屬於通達系的不少客戶。

電商件本來是三通一達的天下,後面又出現了菜鳥、京東物流,在佈局電商的同時,也不斷衝擊順豐的高階客戶。此前,京東物流遞交招股書時,估值已經突破500億美元,在物流行業僅次於順豐。同時,京東物流也強調供應鏈解決方案,面向2B業務。

“順豐進入到電商件的時間太晚了,不僅是比不過三通一達,還趕上了拼多多、京東入局的節點,腹背受敵。原有的優勢被大大削弱。”莊帥認為。

事實上,在電商件領域,以三通一達為代表的快遞企業從未停止價格戰,快遞業競爭焦灼之地義烏多次爆出價格戰的慘烈狀況。在後起之秀極兔入局後,在義烏一度推出了“1元”快遞,價格戰血腥程度再重新整理記錄。

淘寶崛起之時,中小規模的電商公司在義烏遍地開花;拼多多崛起,小商品電商又迎來放量增長;去年疫情加速直播帶貨火熱,推動線上銷售,全民電商崛起,又引發新一波的快遞業地盤搶奪戰。

曾經多次切入電商市場失利的順豐,在這波浪潮中不能再錯過機會。為了拓展“電商件”業務,從不參加快遞價格戰的順豐,2020年也加入到快遞價格戰的博弈當中。

順豐控股董秘甘玲曾透露,特惠件以前的成本超過10元,2019年成本已經降到10元以內,但是離給客戶的5元單價依然還有距離,2020年初又再次把目標定位成本降50%。

不斷降價的背後,順豐整體利潤、單票收入都受到影響。

順豐2019年整體毛利率較上年度稍微下降0.5個百分點,為17.42%;2020年,順豐的整體毛利率下降至16.35%。

2021年1-2月,三通一達均實現業務量同比大增,但盈利能力卻降低了:順豐、圓通、申通、韻達的快遞業務單票收入分別為17.26元、2.38元、2.51元、2.23元,同比降幅達到12.4%、19.3%、23.9%、22%。

中通雖未單獨披露單票收入,但CFO顏惠萍表示:2020年中通單票價格下降了約20%。

為了進一步降低成本,順豐測試開放直營,拉起另一張低價的加盟式“豐網”。2020年下半年,“豐網”進入測試階段。順豐在2020財報會上透露:豐網2020年雙十一期間突破了日均100萬單,目前業務量在日均100-200萬單左右。“但豐網要達到日均800萬單才能達到平穩規模,預期再花6到12個月持續推進。”王衛表示。

根據使用者反饋,豐網快遞的價格已經降到比三通還要低,但速度慢,要3-5天才能到達,如果需要加快電商件效率,可以選擇另一種產品——電商快運。

下沉市場的變數,除了價格,還有技術和硬體。

2020年之後,拼多多、直播電商的持續爆發,讓通達系紛紛加大了技術和硬體投入。目前,中通已經是行業裡擁有自主產權廠房、自有車輛和自動分揀裝置最多的公司。2020年快遞業經歷了“歷年來投入最多的一年,有可能是前兩年的總和”,趙小敏認為。

而順豐此前的打法,已經難以承壓。比如此前順豐的“特惠專配”主要是以“填倉件”的模式存在,無需增加運力投入。但隨著電商件的急劇上升,順豐也要為電商件配備專門的倉儲,這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王衛多次強調,“順豐只是利用剩餘資源”做電商件。比如,在運力方面,四網融通之後,班車的班次和流向更多,給到新業務使用的成本也是最佳價效比。

實際上,為了在電商件商獲得話語權,順豐仍需要不斷投入,追趕三通一達。據財報說明,目前順豐正在調整網路建設,把豐網融入快運體系中,在一二線和三四線城市,新形成不同的體系,降本增效。

“順豐電商件業務不像時效件業務那樣優勢明顯。王衛一直強調的豐網也在慢慢鋪 ,收入限制增加,但順豐做電商件業務是沒錯的,就看下一步如何控成本。”趙小敏認為。

快遞公司憑什麼值60倍PE?

在去年的白馬股行情裡,市場一度把順豐的市盈率推到60倍以上。如果你對照其他同業,會發現市場對順豐的偏愛有多明顯:在此次暴跌之前,中通的市盈率是33.6倍,韻達22.2倍,申通29.3倍。

這個估值差異已經是跨行業的差距了。難道只是流動性過剩的溢位效應?事實上,除了順豐更強的盈利能力,投資者一定程度上是在押注其未來的成長。

順豐首席戰略官黃贇在業績會上的表態,正對應了這一關切。

“投資者集中關注順豐的時效產品,認為時效產品的規模、增長和單價是左右股價的非常重要因素。其實股東更焦慮的是順豐什麼時候能產生新的業務和產品,能夠替代時效產品對公司業績的貢獻地位。”

時效件之外,順豐一直要找到第二大增長曲線,但對於新業務的探索,順豐還沒有看到明朗的答案。

根據2020年財報,順豐新業務中的同城急送、國際和供應鏈業務均處於高速增長態勢,但該業務對順豐整體營收貢獻較小,僅佔整體營收的11%左右。

2020年年報披露,其在無人機專案、國際業務系統、鄂州機場專案管理系統等15個專案合計開發支出5.41億元。

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開支也有說明,順豐有兩項大的資本投入,收購嘉裡物流佈局新業務裡的國際業務,對旗下順豐同城增資4.09億元,發展同城業務。

趙小敏提到,由於疫情,順豐一部分對新業務和技術的投資推遲到2021年,也是虧損的重要原因。下一步,順豐還會投入車輛在倉儲、冷鏈和醫藥領域。飛機將要突破70架,年底旗下航空樞紐機場也要執行,科研也在繼續。

新業務之中也有較多亮點。比如,順豐終端配送的產品——豐巢快遞櫃。目前豐巢科技已實現在200+重點城市、14萬+社群、28萬+櫃機網點的佈局,平臺累計註冊快遞員410萬、服務消費者使用者近3.5億。

業內一度猜測,順豐將藉助豐巢入局社群團購,作為智慧線下自提點。但王衛堅決回應,不做社群團購在內的商流業務,順豐依然要成長獨立第三方行業解決方案的資料科技服務公司。

目前來看,順豐已經“開弓沒有回頭箭”。一邊要扭轉主營業務增長乏力的態勢,在經濟件和時效件上同時發力,確保2B業務不被四通一達、京東等搶走,一邊要繼續發展電商件,提升2C新業務的商業化。前期投入的陣痛是必須的。

趙小敏看好順豐在2021年的成長,相比於固守傳統業務的一些友商,“順豐在快遞行業裡,已經是很有魄力,一直加大新業務投入的公司。”在他看來,順豐處在積累和沉澱階段,多年在物流和科技上的實力值得期待,市場應給它更多耐心。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546 字。

轉載請註明: 順豐還是逃不過內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