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存款新規落地 異地客戶識別成新難點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23日電 (魏薇)近日,有儲戶發現,重慶富民銀行APP購買存款產品時,頁面會彈出問詢框,詢問是否屬於在重慶生活或工作的中國居民。
富民銀行的這一做法被業內視為向新規“靠攏”。1月15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規範商業銀行透過網際網路開展個人存款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網際網路存款新規),其中指出,地方性法人商業銀行要堅守發展定位,確保透過網際網路開展的存款業務,立足於服務已設立機構所在區域的客戶。未來是否會有更多銀行跟進富民銀行的前述做法?
富民銀行詢問儲戶來源
最近,富民銀行詢問儲戶來源一事引發業內關注。中新經緯記者下載安裝該行APP後,選擇購買該行的“定存寶3月專享”產品,隨即彈出了對話方塊,“您是否屬於重慶生活或工作的中國居民”。選擇“是”後,就可以存入。選擇“否”便會彈出取消按鈕。
對此,該行客服人員對中新經緯記者表示,為了更好履行服務重慶,踐行普惠金融的社會責任,所以對存款產品的服務範圍進一步明確。“我行的存款產品現在僅面向重慶地區本地生活或工作的居民開放,建議儲戶能夠如實填寫。”
針對上述情況,有的儲戶稱,自己非當地居民,但在詢問中選擇了“是”,其擔心存入產品後,銀行以後會查到自己是異地儲戶進而影響存款有效性。
當被問及外地儲戶能夠購買時,上述人員稱,只要是存入成功的存單,該行也會按照相關協議如實履行兌付義務。
在異地客戶識別上,富民銀行在技術手段上是否會做出進一步的改進?中新經緯客戶端近日聯絡富民銀行就上述問題進行詢問,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哪些銀行可能受影響?
目前,對於富民銀行的這一作法,暫未有其他地方法人銀行跟進。不過,哈密市商業銀行曾於2月5日釋出公告,暫停所有直銷銀行存款產品對外銷售,待系統按監管要求改造完成後,“非異地客戶”可購買該行存款產品。這也被外界視為第一家整改異地攬儲的城商行。
事實上,近期,銀保監會不僅出臺了網際網路存款新規,要求地方法人銀行服務已設立機構所在區域的客戶,還於2月20日釋出了《關於進一步規範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的通知》,其中同樣規定,地方法人銀行開展網際網路貸款業務的,應服務於當地客戶,不得跨註冊地轄區開展網際網路貸款業務。上述兩劑猛藥開出,地方法人銀行的異地展業無疑被上了“緊箍咒”。
究竟哪些銀行屬於“地方法人銀行”?中國銀行研究院博士後李夢宇對中新經緯客戶端分析稱,地方法人銀行主要包括地方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等,可以理解為銀行作為法人機構,註冊地是地方,且註冊時規定屬地經營的銀行。
此外,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時表示,上述網際網路存、貸款新規中均有提到,“無實體經營網點、業務主要在線上開展,且符合銀保監會其他規定條件的除外”。這條是否能將民營銀行除外?
一位金融行業分析師認為,此前新網銀行、網商銀行、微眾銀行、億聯銀行等四家民營銀行有網際網路貸款備案許可,應不受區域限制。中關村網際網路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也撰文指出,上述四家民營銀行以及作為直銷銀行的百信銀行等,或在豁免之列。
“新規未明確提及民營銀行是否屬於例外,目前我行網際網路存款全國展業暫未叫停,不過在監管檔案下達後我們將攬存渠道迴歸自營渠道。”一位華東地區民營銀行相關負責人說道。
銀行識別異地客戶成新難點
除了能否異地展業之外,如何識別異地客戶也成為銀行面臨的難題之一。近年來,隨著個人銀行賬戶分類,僅一類戶必須在櫃檯辦理,二類戶可以透過繫結一類賬戶的方法線上開戶,因此也有部分銀行以此突破異地展業的限制。
比如中新經緯記者嘗試註冊東北某城商行手機APP,若沒有該行簽帳金融卡,也可以上傳身份證、繫結他行一類賬戶借計卡、填寫相關資訊後,即可申請該行二類電子賬戶。之後,再透過他行一類賬戶向該行二類賬戶轉賬的方式,實現賬戶充值,進而可以購買該行存款產品,全程並未對異地客戶做出限制。
但一位北方某農商行相關工作人員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使用者必須持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在當地線下網點櫃面開戶後,才能在該行手機APP上存款,因此該行不涉及異地展業的問題。
除了異地開戶外,多位受訪業內人士認為,在異地客戶的認定標準上目前還並不明確。在財富管理專家王永升看來,技術上識別客戶難度並不大。如“強本地”可以透過身份證地址+LBS(注:基於位置的服務)實時地址均屬於本地,則可認定為本地客戶;“弱本地”則可以二者滿足其一即可。
“目前存在將客戶戶籍地址、工作地址、聯絡地址和手機歸屬地等作為認定客戶是否為本地客戶的標準,但認定標準尚不統一。”上述民營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李夢宇分析稱,中小銀行對客戶身份識別主要存在三方面困難:第一,客戶自主填寫的屬地資訊較難查驗真偽;第二,部分業務僅透過線上模式進行,屬地資訊相對較難把握。如果使用者屬地發生變更,也無法第一時間在系統上進行反映。第三,透過科技手段獲取個人屬地資訊存在操作和法律層面的雙重困難。
“對於多數中小銀行而言,其資訊科技實力有限,在充分獲取、整理使用者屬地資訊方面存在難度。”李夢宇指出,此外,人民銀行釋出的《個人金融資訊保護技術規範》將“個人常用裝置資訊”“個人位置資訊”等明確列為個人金融資訊,對於此類資訊的收集、應用、共享等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充分徵得使用者同意。
在貸款業務方面,除了銀行自營渠道,一些中小銀行還透過與第三方機構聯合貸款或助貸方式向全國展業,此番叫停地方法人銀行異地開展網際網路貸款業務,銀行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模式恐將面臨調整。
某頭部助貸機構相關人士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該公司的風控系統中,一直有“屬地”這項,包括身份證、收貨地址等多種資訊,技術上可以實現識別客戶來源,不過相關標準還有待進一步明確。
“產品可以隨時跟著政策做實時調整,我們正在研究把使用者匹配給當地銀行。”上述工作人員介紹,該公司會先基於大資料和風控系統做前期篩選,再把使用者推給相關銀行,銀行也有自己獨立的風控,會參考其評估意見。
上述金融行業分析師表示,目前各方還在等待監管部門的相關細則,待細則出臺後,銀行或有更進一步動作。(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