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e財經》:國家賬本,今年錢咋花?

現場嘉賓:
王志剛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劉尚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
羅建國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財政廳廳長
曲哲涵 人民日報高階記者
主持人:
陸婭楠 人民日報高階記者

《人民e財經》:國家賬本,今年錢咋花?

主持人:大家好,這裡是由人民網強國論壇部、人民日報麻辣財經工作室和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聯合推出的新媒體訪談節目——《人民e財經》。今天的話題是:開啟國家賬本細算賬。

提到財政政策,都會說“積極的財政政策”,但今年財政政策的字尾變成了“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如何準確地理解這種表述變化?

王志剛: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國家主要宏觀調控政策之一。其逆週期調控職能在2020年疫情應對中發揮得淋漓盡致。2021年財政政策如何提質增效、更可持續?一是財政資金的管理效能提升,直達資金機制今年要常態化。二是推動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無論是一般公共預算,還是其他三本預算,都會納入到預算績效評價範圍之內。三是減稅降費保持一定力度。

2021年預算報告赤字率從去年3.6%降到3.2%,降低了0.4個百分點。但是和2019年相比,仍然增加了0.4個百分點。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比去年減少1000億元,但是比2019年增加1.5萬億元,還是保持了一定力度,充分體現了財政政策積極有為。

主持人:曲老師怎麼看待今年特殊的“定冠詞”?

曲哲涵:宏觀政策強調穩定、連續和可持續,財政政策也要保持適當的支出強度。它不光是恢復經濟增長的舉措,也慮及長遠。從具體政策看,比如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以前叫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今年變成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而且額度有所提升;汙染治理、最佳化能源結構,需要長久發力,因為碳達峰碳中和等硬任務擺在那;擴大內需,很多基礎設施建設專案還要推進,今年專項債也強調優先用於在建工程。民生改善更需要久久為功,都需要持續的財力保障。

主持人:兼顧眼前和長遠。我們就這個問題也連線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老師。

劉尚希:公共風險越大,財政對沖的力度就越大,赤字債務就越高。公共風險有所降低,財政對沖的力度就有所減弱。今年赤字率、債務的總量調整、結構調整,都是與當前風險形勢匹配的。

主持人:去年為了應對疫情衝擊,我們減稅降費的力度相當大,市場主體拍手叫好。今年減稅降費有什麼亮點?

王志剛:減稅降費是中國近些年積極財政政策的側重點之一。去年為了應對疫情的衝擊,我們出臺了7類28項具體減稅降費政策,幫企業延續生產、增添活力。

今年還要保持一定力度的減稅降費。一是繼續堅持制度性的減稅降費,二是對階段性的減稅降費做出調整,有的退出,有的延時。減稅降費對企業主體要扶上馬、送一程,鞏固恢復基礎。

今年減稅降費側重於“精準滴灌”。比如對中小微企業、小規模納稅人,月銷售額10萬元的起徵點提到15萬元;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之外的部分,除了享受原來稅收優惠政策之外,再給予減半徵收。在加強對創新支援方面,延續執行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75%政策,將製造業企業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用稅收優惠機制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主持人:政策好不好,還是市場主體說了算。曲老師去年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對去年的減稅降費政策,市場主體最真實的反映是什麼?

曲哲涵:減稅降費在困難時期對企業來說就是“及時雨”,有企業負責人掰著指頭算賬:增值稅減了多少,所得稅減了多少,社保費階段性的減免又是多少等等,可以看出“組合拳”力道很足,幫助企業過了難關。

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高效落地,也是財稅服務的大練兵。包括把政策宣傳送到企業手上,出臺地方性財稅措施。很多地方開展“銀稅互動”,提升了企業的獲得感,也是最佳化營商環境的一次大考。

主持人:預算不僅僅關係國家戰略的落實,還關係到居民生活的改善,基層運轉的維持。請您給我們介紹一下,今年的賬本里面,支出主要在哪裡?

王志剛:2021年的財政重點支出有兩方面:一是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基層運轉。二是保障國家戰略任務的財力支援。比如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擴大內需、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等等。一方面是為了穩定經濟社會執行良好態勢,另外一方面立足長遠,為中國未來長期可持續發展積累能量,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打基礎。

主持人:我國的赤字率在降低,新增專項債在減少,減稅降費還在進行。同時,這麼多支出都不能少,怎麼來解決這個收支矛盾?

王志剛:一是要最佳化支出結構,非急需的、非剛性的支出要大力壓減,低效的、無效的支出也要壓減。比如今年中央本級支出仍然是負增長,地方各級政府也要壓減一般性支出,把這個錢騰出來用於改善民生和保市場主體。

二是強化我們的預算約束力,制定科學的支出標準。比如建立民生支出清單制度,以適應本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力保障。

三是統籌財力資源。除了稅收和非稅收入,還有其他的資產的處置收入、歷年的結轉結餘資金等,共同來保證基本支出和重點支出的需要。

四是加大預算公開力度,提高預算透明度,來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

主持人:說到基層怎麼花這個錢,我們現在連線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財政廳廳長羅建國,來聽聽他怎麼說。

羅建國:面對新情況新形勢,一是進一步落實“過緊日子”要求,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緊要處。二是堅持加強財政資源統籌,集中財力辦大事,著力提高財政資源跨期配置效率,努力把更多資源聚焦用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三是堅持突出績效導向,切實做到“花錢要問效、無效要問責”。四是堅持最佳化支出結構,打破支出固化模式。完善資金使用結構和方式,積極運用零基預算理念,進一步突出支援重點。

曲哲涵:除了要有保有壓、強化監管,還可以透過改革的辦法,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效益。

第一,四兩撥千斤。比如專項債,用於重大專案資本金的比例從20%提高到25%,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比如激勵科技體制機制的創新,激發科研院所、科技人員的創新的主觀能動性。

第二,強化統籌,均肥補瘦。職工的基本養老基金,現在中央調劑的比例從4%提高到4.5%,放到一個更大的盤子裡互助共濟。

第三,增加各領域的互動。比如說高職教育、在崗職業培訓等政策是“一條龍”式發力,增加勞動技能、實現更充分就業,同時又和產業結構調整、推進城鎮化等政策呼應。政策效果實現“1 1gt;2”的效果。

主持人:在整個支出專案中,老百姓最關心的還是民生保障,請王老師給我們多說說這方面的亮點。

王志剛:今年預算報告裡面,基本民生保障大概有6個方面:

第一,落實就業優先政策。中央財政就業補助資金559億元,比去年增加20億元,同時加大職業培訓資金保障力度,減少結構性失業的風險。

第二,促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城鄉教育義務補助經費1770億元,比去年增長4.3%。支援學前教育資金安排198億元,比去年增長5.3%,滿足老百姓的公共需求。

第三,築牢社會保障“安全防護網”。繼續提高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對困難群眾補助安排1473億元,深化社保基金改革,穩定社保賬戶運營。

第四,加強公共衛生的投入。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增加30元,每年不低於580元/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今年提高5元,對地方開展健康管理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第五,支援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持續推進城鄉公共文化體系建設,推動中國體育強國的建設。

第六,加強自然災害的防治和救助。農業保險保費補助安排284億,比去年增加10.2%,有力保證中國糧食生產安全。安排其他的自然災害救災資金130億元,開展重大自然災害救災和受災群眾的救治工作。

主持人:關於民生方面的內容,我們也請劉尚希委員談一談他的理解。

劉尚希:民生改善要和發展階段、人均GDP水平相適應、相匹配。如果超越這種能力,做不到的事情硬去做,會帶來後遺症。這是實事求是,也是保證民生不斷得到改善的重要前提條件。

主持人:去年大家都很關注特殊轉移支付機制。今年直達資金範圍到底擴大了還是縮小了?規模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王志剛:直達資金機制,應該說是中國財政政策的一個創新,也是我國宏觀調控手段的一個創新。今年中央財政有2.8萬億資金會透過這一“直通車”到達基層惠企利民,更好發揮資金使用效益。直達資金去年從中央撥付到地方的總體執行進度,比往常要快一個季度,時效性大幅度提升,給完成“六保”任務及時補充了彈藥。

主持人:對於直達資金,省級財政部門怎樣把監管職能落實到位,來聽聽全國人大代表羅建國怎麼說。

羅建國:省級在做好“過路財神”的同時,不做“甩手掌櫃”。一是組織上保障,省級財政部門和市縣財政均成立了以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直達機制領導小組。二是工作上貫通,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里”。三是分門別類制定資金管理辦法,確保資金落實到具體企業、具體專案。四是從嚴監管,充分依託直達資金監控系統動態監管,同時支援社會各方形成監管合力,確保直達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主持人:每一筆財政資金都來之不易,那在績效管理上會有哪些大動作?

王志剛: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了一個《關於實施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這是財政預算績效管理的一個綱領性檔案。目前,在中央層面上,我們基本上建立了事前、事中、事後的全過程績效管理評價體系。這些年中央政府給全國人大的彙報,擴大了績效資訊的範圍,以更好接受人大代表和社會公眾監督。績效預算管理改革和其他財政改革會形成合力,協同推進現代財稅制度建設。

曲哲涵:實行全面預算績效管理,也要對評價單位做績效考核。包括完善工作機制,用好第三方評價機構,把“裁判員”的水平提上來,形成上下左右約束力,提高財政治理能力。

主持人:財政安全實際上是發展安全的基石,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了要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的工作,預算報告如何體現這一點?

王志剛:一是落實當地省委政府責任,鼓勵他們採用市場化、法治化的債務違約處置機制,減少存量隱性債務。第二,堅決遏制增量隱性債務,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第三,加強跨部門協同監管,減少隱性債務管理的真空地帶。同時穩妥推進隱性債務存量風險化解,逐步釋放風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300 字。

轉載請註明: 《人民e財經》:國家賬本,今年錢咋花?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