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願意去銀行工作嗎?”大多數人的回答仍是“yes”,卻沒有了興奮感。
銀行人在朋友圈轉發點評“後浪”時,後浪們則在知乎上詢問“畢業後還應不應該去銀行?”
目前,仍有很多人擠破腦袋去銀行,圖個安穩;也有很多人千方百計“逃離”,為了理想。
這依舊是一份好工作,卻不再承載激情和夢想。
褪色的金飯碗
這兩年,不斷有銀行朋友向我吐槽,從畢業學校看,新員工一年不如一年,尤其是分支行。
十年前還不是這樣。
記得2011年,我當時所在的銀行組織了一次總分支聯動的下基層運動,我被分配到山東某家支行,與支行客戶經理共同工作3個月。同樣的年紀,看著他們在拜訪對公客戶時侃侃而談,事後又總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客戶的潛在風險點,讓我敬佩不已,對比之下,自己每天在總行寫各種通知、公文,真是不夠看。
一年之後,當時我跟著的那位年輕客戶經理已經是分管公司業務的副行長。那個時候,在網點工作無疑是充滿誘惑力的,辛苦不假,心懷抱負的年輕人誰會怕苦呢?有發展空間才重要。
到了2016年,我已經離開銀行,那位支行副行長某日找我訴苦,“最近辭職的同事很多,很多人留下這麼一句話,這輩子都不會再做銀行”。他感慨這些話讓他壓力很大,我勸說道這只是大家長期壓抑下的情緒宣洩,不是在針對他。
就在那幾年,銀行基層職場環境明顯“惡化”:一邊是網際網路金融機構蓬勃崛起,很多優秀員工主動離開;一邊是經濟下行後的不良爆發和對公業務急劇萎縮,上上下下所有壓力傳導至基層,收入不斷下滑,壓力越來越大。
其實,壓力問題、不良問題甚至薪資問題,都還不是根本問題,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成長空間的急劇萎縮。
基層網點最難熬的那幾年裡,中小企業因相互擔保批次倒下,對公業務基本只剩下催收,後來雖有恢復,但朝氣不再;個人業務的重要性也被網際網路消解,隨著網際網路的崛起,很多有技術含量的業務環節上收,總行網路金融部、個人金融部、信用卡事業部越來越貼近一線,而網點距離核心使用者越來越遠,重要性下降,甚至不再能聽得到“網際網路”的炮聲。
當基層慢慢被純操作性工作填滿,成長空間也被擠掉了,一些從業者開始自我調侃,“三四線城市談不上金融,我們只是在做一些低端的低技術含量工作,說好聽點叫金融。”
也是在那幾年,社交媒體中關於銀行基層員工“去能力化”的討論熱火朝天,銀行幾十年來積累的崗位光環,在這樣的討論中一點點消解,越來越多的員工灰心喪氣,那些原本可以承受的壓力,變得如山大。
曾經的金飯碗,褪色了。
更大的危機
遠不止這些,更大的問題,正在襲來。
銀行員工對收入的吐槽,更多地集中在縱向對比的增速下滑上,在橫向跨行業對比中,銀行業仍是令人羨慕的高薪行業。
2018年,金融保險行業年均工資收入近13萬元,略低於計算機相關行業,位居第二,相比其他行業,仍有明顯優勢。問題是,在接下來的5-10年,這種相對優勢會加速褪色。
1、渠道褪色
產品銷售提成,是銀行一線員工績效收入的重要來源。一直以來,銀行是當之無愧的金融渠道之王,人們習慣於在網點購買一切金融產品——存款、貸款、基金、保險。
但隨著金融業務線上化遷移,支付寶、微信、蘇寧金融等綜合金融平臺一站式購齊,體驗更好,正不可逆地侵蝕銀行的渠道價值。同時,金融機構也在加速自建線上渠道,相比之下,網點渠道價值褪色,本是同根生,不得不相煎。
對銀行一線員工來講,這意味著網點的帶貨能力下降,“人在網點坐、客從外面來”的坐商銷售模式愈發艱難,收入停滯甚至下滑的時代加速到來。
2016年-2019年,六大國有銀行代理委託業務手續費收入從939億元縮水至663億元,是網際網路時代銀行渠道能力下降的佐證。以宇宙行工行為例,近五年,代理基金和代理保險銷售額均呈下降趨勢。
2、對公褪色
七八年前,對公客戶經理是很多櫃員職業發展的理想目標,收入高、空間大、壓力也可承受。2012年以來,對公業務開始走下坡路。總行和省分行的重點大客戶,還能抵禦經濟下行的影響;支行網點的對公客戶加速分化,好使用者不借錢、借錢的使用者有風險,對公客戶經理的日子難過起來。
對公輝煌時代,基層對公客戶經理既能在銀行內部拿高薪,信託機構、小貸公司等也敞開大門歡迎他們。隨著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零售業務崛起,金融行業對公司業務人才的需求下降,銀行內部“對公條線”的相對優勢地位,也一去不返了。
以農商行、城商行為例,這兩類機構均以對公業務為主,能很好地代表銀行基層對公業務的變遷。近十年來,農商行、城商行的不良率持續攀升,高點分別達到4.29%和2.48%;同期,農商行的淨息差低於3%,城商行的淨息差約為2%,不良率高於淨息差,表明貸款業務是虧錢的,基層對公神話的褪色可見一斑。
無論是渠道褪色還是對公褪色,都在“沒有最壞,只有更壞”地演變著。套用王興那句名言,現在這個時點,既是過去十年中最壞的一年,也可能是未來十年裡最好的一年。
逼仄的成長空間
所謂“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行業的微小變遷,對員工的影響成倍放大。
銀行基層網點的褪色,反映到員工層面,就是越來越多的抱怨吐槽、越來越多的無力感。個別人勇敢跳出來,多數人則變得“成熟”,失去朝氣和活力。
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書中曾如此評價員工的“成熟”過程:
“年輕的知識工作者的職位涵蓋範圍太窄,不足以向他的能力挑戰,其結果不是他自請離職,便是很快變成‘老油條”。我們常聽到許多主管感慨地說:想不到滿懷壯志的年輕人,會一個接一個消沉下去。其實這不怪別人,只能怪這些主管,是他們自己凍結了年輕人的熱情,他們將職位設計得涵蓋範圍太窄了。”
看不到成長空間,年輕人進入銀行後,很快變成“老油條”,並美其名曰“成熟”,從業者的這個“成熟”,對應到組織層面,就是活力的喪失,以及各種轉型策略的執行難。
此時,很多銀行力推執行力管理,卻是南轅北轍。因為此時組織目標的實現,並不能同步帶來個人目標的達成。員工缺乏熱情和動力,執行力管理的結果是死氣沉沉,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無法適應求變求新的市場環境。詳細見《銀行還是你大爺》一文。
面對外部環境變化,銀行通常希望找到“天才”來解決問題。但六十年前的德魯克就已經告誡管理者此路不通:
“我們不能一味拔高能力的標準來期望管理者的績效,更不能期望萬能的天才來達成績效。我們只有透過改進工作的手段來充分發揮人的能力,而不應該寄望於人的能力突然提高。”
怎麼改進工作手段呢?德魯克給出的建議之一就是以“合作者”的方式管理僱員。合作者需要被說服,不再是機械地執行命令。所以,管理工作變成銷售工作,“在銷售的過程中,我們不會首先問‘我們想要什麼’,而是會問‘對方想要什麼,他們有什麼樣的價值標準,他們的目標是什麼,他們需要什麼樣的結果’”。
中國420萬銀行業員工,絕大多數都在基層。面對基層業務“褪色”的現狀,不能在內部激勵機制、績效管理機制、員工發展機制等方面做出適應性改變,銀行業的零售轉型,就不可能成功。
向用戶看齊
行業變遷給出的答卷,需要銀行與員工共同完成。可以說,與歷史上任何一個階段相比,銀行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需要與員工共贏。
銀行在機構層面著眼於內部變革與轉型,員工則應著眼於職業技能的升級迭代。這種變革與升級,需圍繞使用者展開:使用者在哪裡,就去哪裡找使用者;使用者有什麼需求,就創新性地提供什麼服務。
機構層面,主要圍繞APP建設、場景合作、開放銀行等手段獲取使用者;在員工層面,則需要結合零售使用者社群化、圈層化的特點改變營銷策略,習得新的技能。
這個時候,一味地埋頭苦幹很危險,因為在行業變革期,“把事情做對”固然重要,但只有“做對的事情”,才能跨過鴻溝,把握明天!
參考資料:
1、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機械工業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