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投投投,誰在瓜分萬億跨境市場?

由 東方崇學 釋出於 財經

來源:真探(ID:deep_insights)作者:李新笛

 

明確路徑和目標。

在印度,亞馬遜印度站並沒有一手遮天。成立於2007年的印度本土電商平臺Flipkart與亞馬遜印度站幾乎平起平坐,這家公司的最新估值超過400億美元。

Flipkart背後聚集著明星企業和機構。2018年,Flipkart被沃爾瑪以160億美元收購多數股權,這起交易也成為當時印度史上金額最大的併購案之一。它的投資方還有Tiger Global、摩根士坦利、DST Global、微軟、ebay、軟銀中印等。更值得注意的是Flipkart背後的中國巨頭——2017年,與微軟、ebay一起投資Flipkart的還有騰訊。今年6月,騰訊再次購買了價值 2.64 億美元的 Flipkart 股份。

除了五年內兩次投資印度頭部電商以外,騰訊還是東南亞最大電商Shopee母公司的第一大機構股東,併入股了多家海外頭部電商及物流平臺。沒有海外電商業務的騰訊,依然透過其擅長的投資大法“潤物無聲”。

電商平臺阿里巴巴、京東、唯品會,以及電商業務迅速崛起的位元組跳動,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投資同樣活躍。根據IT桔子資料,阿里巴巴已經在跨境電商領域投資了13年、總共投了約35家企業。

總的來看,中國網際網路及電商公司在跨境領域的投資不僅覆蓋“平臺”,也涉及物流、支付等電商環節。由於不同企業的海外業務發展程序不同,它們在跨境領域的投資節奏和思路也有差異。但最終,它們要麼從中獲得財務回報,要麼實現業務促進和協同。或者,兩個都要。

01 除了Lazada,阿里做了更多

中國公司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投資已經形成了大而完整的版圖,而阿里巴巴無疑佔據了這塊版圖中最核心的區域。

阿里巴巴的跨境電商投資佈局持續而又系統:在十三年間幾乎每年都有投資動作,投資版圖輻射東南亞、南亞、歐洲、美國。不僅投平臺,也佈局金融、物流、服務商等領域。阿里巴巴實施投資的主體多元,包括阿里巴巴、eWTP基金、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螞蟻金服等。

2010年到2015年,阿里巴巴成立的跨境電商平臺全球速賣通在俄羅斯、印度、巴西等新興國家起飛,但在美國市場的拓展,阿里巴巴也寄希望於投資併購。

2010年,阿里巴巴併購了電商服務商Vendio Services和Auctiva,兩家企業隨後在美國市場成立電商平臺11 main,但這個電商平臺很快就被阿里巴巴賣掉了。

阿里巴巴此後的幾個投資動作則意在支援亞馬遜的“對手”。2013年上市前後,阿里巴巴出資2.02億美元收購美國網購配送服務商ShopRunner的39%股份,並幫助ShopRunner拓展在中國的業務。2015年阿里巴巴又參與了會員制電商Jet.com的B輪融資。不過,這兩家企業最終也沒有超越亞馬遜,ShopRunner在2020年被聯邦快遞收購;Jet.com在2016年被沃爾瑪收購後,在2020年關停。

在此期間,阿里巴巴還戰略投資了體育零售商Fanatics,母嬰閃購網站Zulily,並參與了高階奢侈品電商1stdibs以及美國團購上市公司Groupon的融資。這些公司的結局各異:Fanatics如今估值高達270億美元;母嬰閃購網站Zulily在2016年被全資收購;1stdibs於2021年上市;Groupon的經營日漸艱難,阿里巴巴在去年底已經賣掉自己所持有的全部股份。

不過,阿里巴巴在美國的投資佈局幾乎停滯於2016年。此後,東南亞和南亞成為阿里巴巴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投資的主要市場,其投資範圍主要包括平臺、物流和支付。

Lazada是阿里巴巴東南亞和南亞電商版圖的核心。

圍繞“投資-控股-改造”,Lazada成為東南亞“天貓”。Lazada於2016年被阿里巴巴收購,2017-2018年,阿里巴巴向Lazada共注資30億美元。自 2017 年開始,阿里巴巴從國內抽調技術團隊,重構升級 Lazada 的所有系統,完善其物流體系,推行個性化推薦。人才方面,阿里巴巴的核心人才被大量外派東南亞六國,2018年時阿里合夥人彭蕾曾親自坐鎮Lazada,阿里CEO張勇一度每月飛去新加坡開會。

這幾年,阿里巴巴對於Lazada的改革不斷。去年12月,阿里正式將“海外數字商業”板塊交由蔣凡,後者對Lazada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動作,包括任命新任CEO董錚,繼續強化本地化投入。據DealStreetAsia報道,阿里巴巴在今年繼續向Lazada增資。此外,多家媒體還報道Lazada可能會將業務拓展至歐洲,與阿里速賣通協作,二者分別負責海外本地電商及跨境電商,菜鳥國際向二者提供倉儲及物流支援。

除了併購Lazada,阿里巴巴還在東南亞市場廣泛投資平臺和電商基礎設施,實現財務回報的同時也促進東南亞市場的業務協同。

2017到2019年,阿里巴巴投資印尼電商平臺Tokopedia和Bukalapak,後者的投資方還有螞蟻集團。目前Tokopedia與東南亞網約車平臺Gojek合併為GoTo並已經上市,Bukalapak也於去年上市。去年5月,阿里巴巴還投資越南電商CrownX,並與Lazada形成協同,即CrownX旗下的VinCommerce將為Lazada在越南的生鮮電商業務供貨,並將其實體店用作線上訂單的提貨點。

此外,阿里在東南亞市場廣泛投資“物流”,包括戰略投資SingPost新加坡郵政和旗下的冠庭國際物流,以及泰國隔日達快遞企業閃電達flash express、新加坡電商物流公司Ninja Van。

阿里巴巴在海外物流的投資專案集中於東南亞,主要是因為當地地形複雜,偏遠山村眾多,所以阿里巴巴透過投資本土物流企業,可以更高效地幫助其電商業務解決“最後一公里”難題。

螞蟻金服和阿里巴巴eWTP基金還在東南亞投資和併購約10家左右的金融企業,這些企業覆蓋東南亞六國,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第三方支付、貨品保險等。

圖源:Lazada官網

南亞最大的市場在印度,阿里巴巴在當地已經構成電商+支付+物流的“鐵三角”。

首先,阿里巴巴獲得印度電商平臺Snapdeal 4.1%的股份,並兩次印度同城物流XpressBees。同時,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還共同投資了印度“支付寶”Paytm。螞蟻集團以支付寶技術及資源輸出+股權投資(非全資)+本地化團隊的方式,打造支付寶+本地錢包。Paytm於2021年上市,螞蟻集團當時為該公司第一大股東。

在巴基斯坦,阿里巴巴併購了B2C電商平臺Daraz,該公司在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緬甸、斯里蘭卡和尼泊爾開展業務,而阿里巴巴主要為Daraz提供技術、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和物流方面的支援,目前,Daraz與Lazada共同成為阿里巴巴國際業務的重要增長點。

圖源:Daraz官網

阿里巴巴在歐洲的投資佈局不多,核心是Trendyol Group。

2018年,阿里巴巴收購土耳其電商Trendyol Group的多數股份,去年阿里巴巴又對這家電商戰略投資了3.5億美元,持股比例提升到86.5%。阿里巴巴沒有向Trendyol Group派駐團隊,而是由土耳其本土團隊運營。Trendyol Group已經成為阿里巴巴國際業務的新增長極:根據阿里巴巴財報,2023財年Q1,Trendyol的訂單量同比增長了46%。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阿里巴巴戰略投資外貿SaaS企業小滿科技,意在與阿里巴巴國際站形成業務協同,因為外貿SaaS能夠幫助更多外貿企業數字化進行內部管理和拓展國際業務。

2014年阿里巴巴提出全球化、農村電商和大資料三大戰略;2019年,張勇在接班阿里集團CEO時,重申為“全球化、內需、大資料和雲計算”三大戰略。阿里巴巴國際業務的發展脈絡和不斷擴大的投資併購版圖,都指向“全球化”。

在中國的電商行業,阿里巴巴在海外擴張的步伐最快、走得最遠。但直到目前,阿里巴巴距離自己定下的“到2036年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的目標仍有距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阿里巴巴集團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13.1億,其中3.05億來自海外。

02 局外人騰訊的局內戰事

與阿里不同,騰訊沒什麼電商基因。但電商市場實在廣闊,騰訊也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策略:選擇有潛力的賽道和市場,投資頭部企業。從市場來看,騰訊跨境電商佈局的重點市場也是阿里巴巴投資的重心——東南亞和南亞 (印度) 。

在東南亞,騰訊在平臺和物流領域均有佈局。

在阿里巴巴收購Lazada的同一年,騰訊投資東南亞電商Shopee的母公司Sea。Sea於2017年上市時,騰訊位列第一大股東之位,持股高達39.5%。

在騰訊資金的加持下,Shopee快速透過低價佔領下沉市場、利用大規模廣告投放和本土化營銷吸引大批使用者。彼時Lazada剛被阿里巴巴收購,內部文化融合矛盾讓Lazada發展放緩,而Shopee快速站上東南亞第一名的位置並保持至今,它的業務也拓展到東南亞以外的世界多地。

今年初,騰訊減持Sea的1449.2751股A類股份,騰訊持有Sea的股份從21.3%減至18.7%。減持後,騰訊依然是Sea的第一大股東。

在東南亞物流賽道,據新浪科技,騰訊在去年底投資印尼快遞公司極兔速遞。投資極兔的價值在於,它增長勢頭迅猛,是Shopee的長期合作伙伴,並且該公司曾被多次傳出將要進行IPO。

騰訊在東南亞和南亞也投資了一批有潛力的電商平臺,比如前文所述的印度頭部電商Flipkart。在B2B領域,騰訊在2019年投資了彼時印度增速最快的B2B獨角獸企業Udaan,並於2021年追加投資。去年,騰訊和貝索斯的家族辦公室Bezos Expedition等投資了印尼B2B電商Ula。

圖源:Shopee官網

在其他地區,騰訊還投資了日本頭部電商樂天Rakuten、巴西貨運平臺Forte.com、德國“前置倉”配送平臺Gorillas以及美國的“最後一公里機器人”Marble。騰訊看中它們的共同原因在於——行業頭部、市場廣闊。

可以看出,騰訊對跨境電商企業投資的意圖更多在於獲得財務回報。而且相比於阿里巴巴、京東等以“電商”為核心業務的企業,騰訊以“投資”佈局電商行業的方式可以更加靈活、也更易於調整。

03 各有所思,各有所為

電商巨頭京東、老牌電商平臺唯品會,電商“新秀”TikTok母公司位元組跳動,各自在跨境電商領域進行投資佈局。

對比阿里巴巴和騰訊,京東、唯品會和位元組跳動雖有各自的目標,但目前在跨境電商投融資方面動作較小。

Ⅰ.京東:不激進,順其自然

京東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投資較少,且止步於2018年。不同時期京東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投資,反映出其當時的核心需求。

京東在跨境領域的第一筆投資是2016年投資美國電商平臺Wish,當時的投資金額約為5000萬美元,彼時Wish估值約為35億美元。Wish被市場稱為“美國版拼多多”,以“低價白牌”聞名,強調“shopping made fun”。

2021年Wish上市,上市時估值140億美元,數倍於京東投資時的估值。但結合時間點,京東投資Wish的目的不僅是財務回報,還有應對市場競爭。2016年的阿里巴巴不僅擁有全球速賣通,也多次入股並收購東南亞電商Lazada,在海外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定影響力。但反觀京東在這段時間人事變動頻頻,海外事業部總裁及部分骨幹相繼離職,因此其海外業務一度陷入停滯。

京東在跨境電商領域第二次出手,是2017年向奢侈品平臺Farfetch投資3.97億美元,成為其大股東之一,這次投資的本意是實現“時尚夢”。早在2015年,京東就開始登陸米蘭時裝週,還先後與美國時尚設計師協會CFDA、英國時裝協會BFC合作,希望與國際時尚接軌。為了與自營平臺TOPLIFE配套,京東投資興建了奢侈品倉儲設施,開通了航空運輸專線和京尊達物流。

隨後,京東將自己的奢侈品電商平臺Toplife合併到Farfetch中國,而Farfetch獲得京東APP的一級入口。當時的京東期望透過Farfetch覆蓋超過1000個奢侈品品牌商和精品店夥伴的網路,讓京東超過3億活躍使用者可以便捷選購超過3000個奢侈品品牌的商品。

但京東押注在Farfetch上的“時尚夢”最終沒有實現。據富途牛牛,2018年三季度Farfetch上市時,京東在Farfetch的持股比例為14.47%,是第二大股東。但到了2020年Q4,京東持股比例僅剩2.65%。2020年12月31日,Farfetch關閉了其在京東的旗艦店。與此同時,阿里巴巴被傳出花了近3億美元投資Farfetch,次年Farfetch入駐天貓。

圖源:Farfetch官網

2017年,和阿里巴巴、騰訊一道,京東開始入局東南亞和南亞電商市場。除了在印尼成立“京東印尼站”以外,京東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進行投資佈局。在越南,京東投資了自建物流、注重實效的“越南版京東”Tiki,併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在泰國,京東2017年投資泰國時尚電商Pomelo,並與泰國最大零售集團尚泰成立合資公司,推出線上零售平臺“JD Central”。

Tiki和JD Central雖然在本土都小有成績,但它們在各自的市場份額都落後於Shopee和Lazada。

京東最後一次在跨境電商領域投資,是2018年戰略投資B2B物流企業ShadowFax。由於明州事件以及京東一系列人事調整,京東在海外放慢了擴張腳步,投資動作也暫停了。

今年以來,京東的重點海外業務轉移到“京東全球貿”這一跨境B2B交易和服務平臺,並與加拿大一站式SaaS模式的電商服務平臺Shopify達成合作。但京東目前並沒有更多投資動作。總的來看,京東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業務和投資推進,還處於探索狀態。

Ⅱ.唯品會:持續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老牌電商唯品會早在2012年上市,2014年便已經開始在跨境電商領域進行投資。但它的投資出手次數不多,且中間有很長的空白。

唯品會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投資早期聚焦於時尚和女裝,分別投資了印度時尚閃購網站FashionAndYou,以及法國時尚電商Showroomprivé。這兩次投資更像是唯品會對海外電商的探索。2017年,唯品會被傳出賣掉其在Showroomprivé的股份。

唯品會也在嘗試與部分被投企業進行戰略協同。2015年,唯品會透過戰略投資英國時尚特賣電商BrandAlley,並開始在自己的平臺上銷售英國品牌。同年,唯品會還戰略投資團購電商Ensogo,金額為500萬元。此次唯品會第一次藉助Ensogo將業務涉足海外,透過在Ensogo接入唯品會現有的商品,並將合作延伸至物流、營銷、技術、市場、使用者等領域。

對於唯品會,Ensogo不是一個很好的投資標的,這家公司2016年停止在澳交所(ASX)交易活動,也關停了主營業務,唯品會首次出海嘗試隨之告終。

在此後的7年中,唯品會在新加坡市場短暫推出過社交電商“章魚掌櫃”;2019年至今,唯品會的海外業務聚焦跨境女裝獨立站。其間,唯品會沒有在跨境電商領域進行投資,直到近期,唯品會戰略投資日用百貨跨境電商平臺Qpendo,該平臺主要面向全球市場18-35週歲的年輕時尚女性,目前已在北美、歐洲、中東、東南亞、日韓等主流海外市場開展業務,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4年至今,唯品會經歷過高光時刻,但也面臨行業競爭和轉型壓力。最新財報顯示,公司當期活躍使用者流失數量達50萬人次;實現淨營收245億元,同比減少超17%。目前,唯品會的市值僅為59.18億美元,距離巔峰時期市值已經下跌近三分之二。

於唯品會而言,在海外市場投資和拓展業務,是尋求新增量必須要做的事。

Ⅲ.位元組:用投資補齊基本功

“抖音”快速匯聚大量流量,“電商”則幫助抖音讓流量變成了銷量。2020年,抖音電商全年GMV超過5000億元,比2019年翻了3倍多;而在2022抖音電商生態大會上, 抖音電商總裁魏雯雯表示,過去一年,抖音電商GMV是同期的3.2倍。

海外電商的廣闊市場,加上抖音電商快速增長的經驗,讓位元組跳動將目光聚焦“跨境電商”。據晚點LatePost報道,張一鳴曾在內部目標中提到,2021年將重點在包括跨境電商在內的三個新業務方向上做探索。

對於跨境電商,位元組跳動兩條腿走路:一是在TikTok上線TikTok Shop,二是推出跨境電商獨立站。目前,位元組的兩項跨境電商業務都機會不小,但也面臨挑戰,供應鏈、物流和倉儲等,是“自己親手做電商”亟需補足的能力。

“投資”對於位元組跳動來說,是快速追趕同行、應對市場競爭的方式。位元組跳動在2021年圍繞跨境電商供應鏈投資四次,但在被投企業中持股比例不高。

位元組跳動投資的第一個重要領域是中國的“跨境大賣”,包括跨境通曾經的子公司“帕拓遜” ,以及斯達領科,位元組跳動在兩家企業分別持股5.302%、1.49%。這兩個跨境大賣深耕行業多年,曾在亞馬遜平臺獲得很高銷量,並在家居、戶外等多個領域具備供應鏈優勢。

在物流領域,位元組跳動投資了縱騰集團,持股1.9943%。目前縱橫集團已建成重點覆蓋歐美地區,遍及全球的跨境電商物流網路,擁有30座境外倉儲和中轉樞紐,倉儲總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位元組跳動還以4000萬美元投資總部位於迪拜的物流平臺iMile,該公司目前在杭州和深圳都設有研發中心,客戶包括亞馬遜、中東最大電商Noon,以及跨境獨立站SHEIN等。

作為電商行業的後起之秀,位元組跳動不僅需要深入海外市場,也要完善電商鏈路“基本功”。投資對它來說,或許是更快追趕的途徑。

當然,除了各自劃分勢力範圍以外,它們的投資版圖也有交織——除了京東和阿里巴巴投資Farfetch,騰訊也投資了這家公司;東南亞網約車平臺Gojek與印尼電商平臺Tokopedia合併成新集團 GoTo,它背後的投資者包括騰訊、京東、阿里巴巴。

不過在海外,國內企業的投資佈局與在國內市場的思路並不相同,主要是散點投資,而不是把某個行業投遍,形成對行業絕對的話語權。

這主要是因為跨境電商市場實在太過廣闊和分散,它不僅涉及不同的地區,比如歐洲、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也涉及電商鏈路的各個環節,包括平臺、物流、支付、服務商等,更重要的是,各個地區的電商行業巨頭雲集,競爭激烈,且各自具有不同特點。因此,中國企業即便資金雄厚也難以投完某個地區或者某個行業,且中國企業缺乏“本土視角”,在與被投企業進行業務協同時也會存在諸多難題。

縱觀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在跨境電商領域的投資路徑,它們投資佈局都主要圍繞自己的業務、市場或者財務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投資。今年,它們依然“磨刀霍霍”,繼續推進跨境投資或佈局海外業務,另一電商巨頭拼多多也首次進入美國市場,並推出跨境電商平臺TEMU,由拼多多 COO 顧娉娉(花名阿布)親自帶隊。近期這一平臺還上線“砍一刀”功能。

海外市場孕育無限可能,在當下,這也是中國玩家為數不多的新增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