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來最密集加息!美聯儲“用力過猛”,專家:美國通脹或持續到2024年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餘思毅

美聯儲再一次“暴力”加息。

美東時間9月21日,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宣佈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到3.00%至3.25%之間。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第五次加息,也是連續第三次加息75個基點,創自1981年以來的最大密集加息幅度。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聯儲加息幅度取決於未來的經濟資料,未來“某個時候”放緩加息步伐是合適的。

北京時間9月22日開盤後,在岸人民幣對美元跌破7.1,創下2020年6月來新低,日內跌260點。美元兌日元站上145關口,為1998年8月以來首次。亞太股市開盤承壓,日經225指數跌超1%, 香港恆生指數更是下跌近2%,創近10年新低。

“預計美聯儲11月還會加75個基點,或者至少加50個基點,2023年可能會有小幅度加息,驅動美元持續走高。”萬博新經濟研究院院長、《全球通脹與衰退》作者滕泰9月22日對時代財經分析。

滕泰預計,未來半年內,美元和其他國家的息差還會進一步擴大,造成美元走強,日元、英鎊、歐元等相對美元的匯率會有所變化。

40年來最密集加息!美聯儲“用力過猛”,專家:美國通脹或持續到2024年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加息用力過猛,恐有“硬著陸”風險

9月13日,美國勞工部公佈的通脹資料顯示,8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經季調後環比上漲0.1%,預期值為下降0.1%;同比上漲8.3%,高於預期值8.0%。

“為了將目前的高通脹降至美聯儲目標水平,美國經濟將經歷一段低於趨勢水平的增長時期,勞動力市場也會走軟,但這是需要承擔的痛苦,因為恢復價格穩定尤為重要。”據新華社報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前述貨幣政策會議結束後的新聞釋出會上表示,遏制核心通脹的飆升是加息的主要目的。

回溯本輪加息,美聯儲3月份加息25個基點,5月份加息50個基點,6月、7月、9月加息75個基點,累計加息300個基點。在短時間之內,如此密集上調利率,主要原因是美國的通脹持續超預期。

滕泰指出,目前美聯儲加息可以說是用力過猛,這與其去年對經濟形勢的誤判有關。“去年二季度,美國通脹就起來了,但到年底美聯儲才承認通脹不是暫時現象,有半年多的時間沒有采取行動。今年年初加息,3月份加得很少,行動不果斷。等到反應過來就用過猛,甚至還有可能帶來經濟衰退的風險。”滕泰分析。

美聯儲宣佈利率決定後,股市、匯市、債市劇烈反應。

當日,美股走出了過山車行情,尾盤再度下挫。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下跌522.45點,跌幅1.7%,報30183.78。美國2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加劇,利差為負50個基點。美元指數觸及20年新高,最新上漲1.15%至111.45。

對這些情況,美聯儲早有預料。據新華社報道,鮑威爾在新聞釋出會上坦言,在遏制通脹、恢復價格穩定的過程中,要想實現相對溫和的失業率上升、實現經濟“軟著陸”將非常具有挑戰性。

鮑威爾還說,“如果貨幣政策需要進一步收緊至更具限制性的水平,或者收緊需要持續更長時間,‘軟著陸’的可能性會降低。”其潛臺詞是——“硬著陸”的風險在抬升。

滕泰指出,“一旦遭遇加息縮表,要慎防其引發的連鎖效應,將加大美國股市與房地產泡沫破裂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時代財經採訪多位專家均表示,目前美聯儲加息是美國在應對通脹較為重要的手段,甚至是唯一較為見效的手段。

“提高供給不是美聯儲的能力範圍,產業結構調整基本上是以企業為主體的一種自發的調整。疫情造成的物流以及供應鏈的問題也無法調整,只能靠加息壓縮需求。” 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時代財經指出。

在滕泰看來,疫情對美國能源原材料的供、勞動力以及工資價格造成衝擊,疊加貿易保護主義,這些都不能透過單純調節利率進行改善。

“美國控制通脹的手段單一,只有加息這一方子,因此通脹會維持較長的時間,大概會持續到2024年的上半年。”滕泰預估,即便大力度加息,通脹也會按照一個內在的經濟規律的節奏慢慢回落,通常加息政策起效有一定的滯後期,滯後半年到一年。

多國貨幣貶值可能持續半年

美元走強,新興市場貨幣則繼續下行。

9月22日上午11:00,美元兌日元站上145關口,為1998年8月以來首次,日內漲幅達0.6%。本月迄今已累漲4.3%,較8月低位累漲11.2%。當天下午,美元兌日元回吐日內全部升幅,較日高跌近200點,日本財務省副大臣稱對外稱,對匯市進行了干預。

除了匯市波動,9月22日亞太股市承壓,香港恆生指數更是創近10年新低。

中銀國際(中國)有限公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9月22日在文章中指出,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受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等因素影響,全球非美貨幣對美元普遍貶值。在亞洲貨幣中,除嚴格盯住美元的貨幣外,有6種貨幣對美元升值,18種貨幣貶值幅度在10%以內,10種貨幣的貶值幅度超過10%,有的甚至超過20%。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幣不僅在亞洲貨幣中貶值幅度較小,而且在同期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中對美元貶值幅度最小。

對此,滕泰分析道,它們都是相對於美元在貶值,而美元持續升值的背後是美聯儲加息,“美國的無風險利率,尤其是長期的國債利率已經達到4%左右,勢必吸引全球資金向美國迴流,造成其他國家的貨幣相對貶值。”滕泰預計,未來半年內,美元和其他國家的息差還會進一步擴大。

事實上,為了應對美聯儲加息導致的高通脹和資本外流,全球大多數經濟體的央行都跟隨美聯儲進入加息佇列,但日本、歐洲包括英國在內等國家,在今年下半年停止了加息腳步。滕泰稱,這些國家已經陷入經濟衰退,以防加息會進一步打擊經濟。

據悉,2022年受限於日本國內經濟復甦乏力以及2022年預期核心通脹水平1.9%,在通脹目標區間內,日本央行仍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受此影響,日元大幅貶值,創下1999年以來的新低。

滕泰稱,從經濟復甦的角度看,貨幣貶值首先有利於出口,吸引外資。但對於小國類似南美的一些國家,如果不跟隨加息就會導致資本流出。

在美聯儲加息的一系列溢位效應中,管濤還提到,要密切關注脆弱的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債務違約風險。

管濤指出,由於國際償付能力限制和貨幣期限錯配的“原罪”,新興經濟體處於更大的劣勢。跟隨美聯儲緊縮政策可能會進一步抑制地方經濟增長,影響外債償還能力;不跟隨加息可能會加速資本外流,匯率貶值,增加外債償還負擔。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資料,15個國家面臨債務危機。其中,透過外債、外匯儲備、通貨膨脹、生產率成本和產業結構等指標,亞洲新興市場和黎巴嫩、尼泊爾、緬甸、巴基斯坦、蒙古、寮國等發展中國家可能面臨債務違約風險。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33 字。

轉載請註明: 40年來最密集加息!美聯儲“用力過猛”,專家:美國通脹或持續到2024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