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改子”後押寶內地,友邦保險上半年業績“全面”潰退

雖有原平安董事長李源祥加持和“分改子”後內地發展阻礙消除,但網際網路保險崛起、代理人優勢下滑的情況下,友邦保險上半年業績“全面”潰退!而作為友邦新支柱的內地業務,其增速似乎也伴隨著產品“價格昂貴”、營銷員制度存詬病等問題而顯得疲軟。

儘管友邦“分改子”申請獲批,其在中國內地發展的最大阻礙消失了,但業務卻並未隨著阻礙的消失而有所增長。友邦的產品是保險中的奢侈品,“貴”的標籤眾所周知,作為“全國唯一外資險企”,其品牌溢價正在消逝,這家保險百年老店似乎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近日,友邦保險披露的2020年中期報告中公司上半年業績整體下滑,其中新業務下滑最為明顯。除香港業務繼續下滑外,友邦在內地市場的表現也欠佳,上半年新業務價值內地下降13%。

事實上,自2018年開始,友邦內地市場業務增速開始超過香港,且表現強勁,逐漸成為友邦的業務支柱。但增速背後不乏內地人民對其“價格昂貴”、營銷員制度的詬病,外加上半年疫情之下網際網路保險的崛起,友邦代理人優勢下滑影響,友邦的內地業務增速似顯疲軟。

友邦上半年新業務價值率“全面”下滑

自去年以來,友邦保險可謂動作不斷,從高價挖角原平安保險董事長李源祥等高管任命和“分改子”後快速擴張等一系列事件造勢,但面對內地本土龍頭和後起之秀,想在內地分一杯大羹,對友邦來說並非易事。

近日,友邦保險(1299.HK)披露2020年中期報告,不同於以往的穩健業績,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響之下,友邦保險經營資料並不好看。

總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友邦保險總收益196.6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42.76億美元同比減少19%;上半年淨利潤21.97億美元,去年同期38.64億美元,同比減少43%,幾近“腰斬”。保費方面,上半年,友邦保險實現172.68億美元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48%,增速也明顯慢於往年。

尤其是新業務出現明顯下滑。新業務年化新保費下跌24%至25.79億美元,新業務價值下跌37%至14.1億美元,新業務價值率下降11.1個百分點至54.4%。而由於新業務價值下跌和導致內含價值年化營運回報降低至12.9%,使營運差異僅維持正3.89億美元。

從渠道角度來看,上半年,代理分銷渠道的新業務價值下跌29%,佔整體新業務價值的78%;合作伙伴分銷渠道新業務價值下滑49%至3.35億美元。減少主要來自香港的零售獨立財務顧問渠道,而這背後是中國內地訪港旅客人數在上半年處於低位所致。

內地居民赴港購險的最高峰是在2016年,為香港保險貢獻了40%的保費收入,而後逐年下滑。內地赴港購險的諸多限制下,使得其香港業務陷入疲軟——直到2019年外資保險准入門檻降低,友邦保險很快促成了“分改子”,使得內地的擴張不再受到限制。

業績疲軟下的友邦將業績增長的砝碼壓在了內地。

但從按分部劃分的新業務價值表現來看,友邦保險新業務價值均呈下降趨勢。其中,香港市場業務新業務價值同比下降幅度最大,達68%;其次為馬來西亞,下降36%;新加坡下降24%;中國內地下降13%;泰國下降7%。

無獨有偶,友邦保險上半年的投資收益也表現不佳,實際收益率1.8%,形成33.8億美元的投資負偏差,股票虧損達到31.6億美元。

內地成友邦新引擎背後隱患:“智商稅”或難再收,代理人優勢下滑

說起老牌保險公司,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人保和國壽,但相比之下,友邦的歷史更為悠久,算的上是真正的百年老店。

公開資料顯示,友邦保險成立於1919年,多年來一直深耕亞太地區,表現一直不錯。作為亞洲最強的外商獨資險企,其開闢的個人營銷員體制曾經一度成為國內險資的學習標杆。而如今這家百年險企也面臨困境,最依賴的香港地區新單保費增速下滑,對比之下內地業務增速靚眼。

據財報顯示,近年來,雖然友邦保險在內地發展區域受限,但內地業務增速超過香港:香港業務新單2018-2019年同比增速分別為8.18%、-11.27%,而內地2018-2019年同比增速分別為22.22%、17%。

實際上,2019年在國內龍頭險企新單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友邦保險內地新單保費仍能保持兩位增長並取代香港地區成為友邦新引擎和內地保費相對香港的價格調整無不相關。

據悉,2016年底以前,很多人都去香港買保險。彼時,香港保險和大陸保險相比,雖然香港保單要比大陸保險稍微麻煩一些,但無論是價格還是保障範圍,其優勢很明顯,僅保費就比內地便宜30%甚至更多。

不過2017年以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大陸很多保險不僅保費比香港更便宜,保障範圍也不相上下。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內地保費相對香港便宜了不少,但便宜背後內地人民也為友邦保險提供了不少“智商稅”。

一直以來,友邦保險因其“價格貴”、“銷售人員學歷高”、“高階”自居等特質,被稱為保險中的“愛馬仕”。對此,分析人士也對比了友邦保險與類似體量的國資保險公司同類型產品,發現購買相同保額的保單,其保費相對昂貴。

不過19年1月10日,友邦保險因多款長期健康保險產品報備的費率浮動管理辦法,違反關於長期健康保險不得進行費率浮動的監管規定,被保監會點名,也將其“價格昂貴”推上了風口浪尖。

此外,隨著罰款頻出,友邦曾經引以為傲的高素質營銷員制度也開始遭詬病。資料顯示,友邦保險曾因“代理人欺騙投保人”被保監會罰款。今年7月,友邦保險也因業務員透過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媒體對同業進行詆譭而被廣東銀保監局約談並通報。

除了內部營銷員制度問題尚待改進,疫情之下友邦代理人營銷優勢也不再。近些年網際網路保險的發展逐漸成為線下險企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這意味著,客戶需求也逐步從線下轉向線上,但是友邦保險的產品營銷,目前還是以代理人營銷佔絕對比重,這也就不難解釋上半年友邦保險業績下滑。

押寶內地,友邦這一戰不好打

相關資料顯示,2019年,中國GDP99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站上1萬美元新臺階;加上14億人口的消費升級紅利,中國壽險市場的未來是值得可期的。外加中國積極推進的金融開放政策,從今年1月1日起,合資壽險公司的外資比例可以達到100%。

廣闊的市場和利好的政策均為友邦進入中國內地市場提供了契機,與此同時集團的人事變動和“分改子”後擴張動作也顯示出友邦對內地市場的重視。

2019年年底,友邦保險以2.5億元的天價轉會費挖角原平安保險董事長李源祥,今年6月1日,友邦保險宣佈,李源祥正式接任友邦保險集團執行長兼總裁,併成為公司董事會成員。隨後7月份,上海銀保監局批覆了友邦人壽6名高階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至此,友邦保險管理層已基本成型。今年6月19日友邦"分改子"成功,此前未分改子,友邦每開一家分公司都要經過監管的批准,以至於18年來友邦只有上海、廣東、深圳、北京、江蘇5家分公司,以及東莞、江門2家支公司。2019年7月,友邦保險在天津、石家莊的營銷服務部相繼開業。“分改子”申請獲批,即意味著其在中國內地發展的最大阻礙消失了。

儘管在進攻內地市場上友邦做了諸多準備,但實際上內地市場“各路”對手“虎視眈眈”,這一仗並不好打。

除了友邦“分改子”之外,其它外資壽險早已開始行動。2019年3月,銀保監會批准首家外資養老保險公司——恆安標準養老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籌建。此外,2019年銀保監會批准以德國安聯為代表的多家外資保險機構的開業申請。今年5月4日,匯豐保險(亞洲)有限公司收購國民信託所持有的匯豐人壽保險有限公司50%股權,此後,匯豐人壽將成為匯豐控股在內地的全資控股子公司。

而從本土傳統壽險上來看,中國人壽、中國平安已經形成難以撼動的市場地位,華夏保險、天安人壽等後起之秀也搶佔了不少市場份額,作為最早在中國經營保險的外資企業,友邦已經落後了不止一個身位。

此外,近些年崛起的網際網路保險也是潛在的競爭對手,2020年上半年網際網路人身保險規模保費較去年同期同比增長12.2%,達1394.4億元。其中壽險規模891.6億元,佔比63.9%;年金規模283.2億元,佔比20.3%。網際網路保險的發展逐漸成為線下險企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

如此看來,一方面金融的開放讓友邦原本擁有外商獨資的股權結構優勢不復存在,因為其他外資壽險也能擁有;另一方面國內本土巨頭險企和網際網路保險日漸崛起,友邦想在內地市場分一杯羹並非易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48 字。

轉載請註明: “分改子”後押寶內地,友邦保險上半年業績“全面”潰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