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汽車行業飽經風雨,先後面臨了缺芯、疫情、限電以及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多重挑戰。256家汽車產業鏈企業就在此背景下發布了2021年“成績單”。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Wind資料發現,截至202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256家企業中市值最高的3家均為整車企業,分別為市值超7000億元的比亞迪、市值約3600億元的長城汽車和市值約2400億元的上汽集團。
有意思的是,在市值方面,上汽集團常被拿來與比亞迪對比。儘管上汽集團市值低於比亞迪近5000億元,但營收卻高於比亞迪5000億元,甚至成為了256家公司中營收第一、淨利第一的“雙料王”。
2021年,256家公司共創造了3.26萬億元營收,其中有7家公司營收突破千億元,有5家車企突破淨利潤50億元的門檻。不過車企幾家歡喜幾家憂,還有7家公司淨利潤跌幅超過1000%,其中就包括福田汽車淨利潤跌幅達到3696.79%。
如同所有行業,汽車行業的產業鏈分為上、中、下三個部分。其中上游是原材料的開採,例如贛鋒鋰業開採鋰礦、華友鈷業開採鈷材料、杉杉股份擁有負極產品等;中游是零部件的生產,例如寧德時代為新能源車提供電池、濰柴動力與國軒高科提供電機、寧波華翔提供內飾和配件等;下游則是整車企業,例如上汽集團、比亞迪等直接將車銷售給消費者。
wind資料顯示,如今A股上市的整車企業只有11家,但是整個汽車產業鏈上的上市公司卻多達256家。
不過從市值來看,上述11家整車企業的市值已經囊括了產業鏈中的前3強,並且全部進入產業鏈中的24強。
其中,截至2021年最後一個交易日,比亞迪市值遙遙領先,高達7254.73億元。長城汽車第二,達到3657.65億元。上汽集團屈居第三,為2410.2億元。
比亞迪與上汽集團的“市值之爭”由來已久。作為營收大幅超過比亞迪的老牌汽車集團,上汽集團的市值卻比比亞迪低4844.53億元。
在2021年7月,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就回應稱,不光是上汽集團,與造車新勢力的股價相比,大眾、賓士、寶馬等都存在一定的差距。當時陳虹樂觀預計,隨著上汽集團在新賽道上的業務比重提高,相信集團股價會逐漸提升。
2021年全年,市值第一的比亞迪股價區間漲幅達到38.06%,市值第二的長城汽車股價區間漲跌幅達到30.25%,然而市值第三的上汽集團股價卻下跌12.80%,進一步拉開差距。
如果從產業鏈來看,為汽車提供電機的濰柴動力、提供玻璃的福耀玻璃是市值最高的兩家企業,分別達到1455.99億元、1144.12億元。
2021年,汽車產業鏈有36家企業區間漲跌幅超過100%,誰的股價上漲最多?遺憾的是,前三的位置並未有整車企業入選,上聲電子、寧波方正、中捷精工佔據了前三,區間漲跌幅分別達到623.70%、455.94%、410.05%。
上聲電子其實是一支華為概念股,2021年4月上市的上聲電子於交易首日股價就大漲316.84%,隨後仍然緩慢增長。市場傳出訊息稱,上聲電子提供的音響類產品將用於華為汽車的智慧座艙上。
值得注意的是,*ST眾泰在2021年的股價區間漲跌幅高達370.37%,位居全產業鏈第五。2020年12月末,*ST眾泰宣佈與預重整管理人簽訂了《意向協議書》,隨後不久公司股價開始大漲。在2021年1月,*ST眾泰就曾連續收穫五個漲停板,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5月。
然而,股價持續上漲或許也並非完全是好事。5月12日*ST眾泰宣佈公司收到預重整管理人轉交的上海智陽投資有限公司通知,上海智陽決定暫緩推進對公司的投資事宜。
上海智陽表示,基於公司對*ST眾泰盡職調查結果的評估,以及近期眾泰汽車股價異動、嚴重偏離其基本面,出於投資謹慎性考慮,決定暫緩推進對眾泰汽車的投資事宜。
*ST眾泰也表示,公司股價異常波動,可能會造成各方對重整的預期分化,增加後續重整的難度,甚至可能會導致重整無法繼續。
2021年有7家公司營收突破千億元,其中上汽集團以超過7000億元的營收大幅領先,比亞迪、濰柴動力分別以2000億元的體量位居第二和第三,廣匯汽車、華域汽車、長城汽車、長安汽車則沒有太大差距。
從淨利潤來看,50億元的門檻只有5家車企突破,分別是上汽集團、濰柴動力、華域汽車、廣汽集團、長城汽車。
在此之中,上汽集團是營收、淨利潤的“雙料王”。上汽集團不僅以7599.14億元的營收位居256家汽車產業鏈公司的第一位,更是以339.41億元的淨利潤位居第一。
上汽集團年報提及,2021年集團先後推出了“智己汽車”和“飛凡汽車”,希望推動自主品牌向上發展。其中,智己汽車是由上汽集團、浦東新區、阿里巴巴集團等共同打造的公司,創始輪的資金量就達到了百億元的規模。此外,上汽集團也在不斷推進市場化改革,零束科技由分公司改製為子公司,飛凡汽車實現獨立運營,捷氫科技分拆上市,聯創電子完成分立,中海庭、享道出行等開展市場化融資。
有意思的是,比亞迪是256家企業中營收第二的公司。儘管市值比上汽集團高近5000億元,但營收卻比上汽集團低近5000億元。
2021年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2161.42億元,同比增長38.02%,實現淨利潤39.67億元,但卻是增收不增利,淨利潤下滑34.03%。
具體來看,比亞迪業務的營業成本在不斷增長,而毛利率在不斷下滑,其中汽車和相關產品的營業成本增長了17.39%,毛利率同比下滑了7.81個百分點。
對此,比亞迪在2021年半年報中就曾提及,公司生產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鋼材、塑膠及其他金屬原材料,如鋰、鈷等,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直接影響主營業務的生產成本,進而對經營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比亞迪在2021年獲得政府補助達到22.63億元,而2020年則只有16.78億元,2021年補助增長了5.83億元。
濰柴動力是營業收入僅次於上汽、比亞迪的公司,這個產業鏈中大“大佬”。濰柴動力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035.47億元,同比增長3.17%,實現淨利潤115.61億元,同比增長2.35%。2021年,濰柴動力賣出了102萬臺發動機,115.3萬臺變速箱,93.8萬根車橋。
現金為王的時代,哪家車企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最高 ?產業鏈中有6家車企現金流超百億,其中現金流最高的是比亞迪,達到654.66億元,長城汽車達到353.15億元,長安汽車達到229.71億元。
車企幾家歡喜幾家憂。2021年還有7家車企淨利潤跌幅超過1000%,他們分別是越博動力、福田汽車、均勝電子、金龍汽車、模塑科技、鈞達股份、中通客車。其中越博動力淨利潤跌幅高達5245.82%,福田汽車淨利潤跌幅為3696.79%,均勝電子跌幅為2325.10%。
其中,越博動力解釋稱,公司業績下滑是受到了公司因疫情停產一個月、基礎金屬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公司訂單受到影響。
此外,越博動力因為判斷公司的相關資產出現減值(跌價)跡象,預計對應收款項、存貨、新能源運營車輛計提減值(跌價)準備金額1億元左右。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也較此前有所減少。
而如果從負債來看,客車企業的負債率都相對較高。256家公司中只有3家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超過90%,分別是*ST猛獅、亞星客車、安凱客車。而中通客車的資產負債率為74.08%,排名第12位。
此外,有9家公司在2021年大股東累計凍結數佔持股比例100%,除了耳熟能詳的*ST眾泰之外,還包括*ST猛獅、賽輪輪胎、奧特佳、派生科技等。
在國信證券看來,全球碳中和背景下,汽車電動智慧化技術迅速發展。以特斯拉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拉開了汽車電動智慧化的帷幕,傳統車企也加快了轉型步伐。2022年汽車產業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令人期待。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林子
編輯 白華兵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