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邊加緊“上新”,一邊加速下跌,恆指創13月新低不斷尋底,“恐懼”與“貪婪”拉鋸

由 許愛花 釋出於 財經

財聯社 (深圳,記者 成孟琦)訊,11月30日,恆生指數開盤後一路向下,跌幅一度超2%,低見23175點,臨近尾盤跌幅有所收窄,終報23475點,跌1.58%,重新整理自2020年10月以來的13個月新低。另外,恆生科技指數收報6028點,跌2%,距成立以來最低點僅高270點。

在重新整理年度低點之前,恆指11月29日已開始向下探底,當日,美團拖累恆指下降約200點,而恆指距離去年10月最低點只剩一百點左右。

恆生指數成分股在11月30日只有6收漲,餘下54只成分股下跌,當中,華潤置地以5%的跌幅居首,長江基建集團、香港交易所、美團、阿里、蒙牛等跌幅居前。而收漲的少數派包括信義光能漲4.8%,李寧與安踏分別漲2.9%與1%。

美團:兩日拖累恆指下跌250點

繼昨日大跌7%後,美團再次大幅下跌,盤中跌幅一度達5%,截至收市,美團報238港元/股,跌2.86%,拖累恆指下跌51點。

值得注意的是,披露第三季度業績後短短10個交易日,美團股價最大調整幅度已超過兩成。根據港交所公告,美團第三季度營業損失人民幣101億元,調整後淨虧損55.3億元。不過,在營收方面仍有大幅增長,公司第三季度營收達人民幣488億元,同比增長37.9%。

廣發證券認為美團Q3核心主業高增長,戰略升級,強化長期目標。第三季度美團年交易使用者數和活躍商家數分別為6.68億和830萬,均創歷史新高。使用者年均交易筆數達到34.4筆。外賣業務受到宏觀經濟和疫情影響,增速相對放緩。酒店預訂業務受8月新冠疫情反覆的影響,但與2019 年及2020 年同期相比仍實現了正增長。美團升級“零售+科技”戰略,加大研發投入,美團優選虧損將逐步收窄。Q3 新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長66.74%至137.23 億元,環比增長14.06%。

阿里:年內數次刷新歷史新低

阿里再創上市後新低,30日收報127.3港元/股,跌2.08%。根據財聯社記者統計,其股價在今年8月、10月與11月均創造過當時的歷史新低,阿里今年創新低的次數可能也同時重新整理了歷史紀錄。

同時,今日阿里健康與恆隆地產、長和等地產股及海底撈一同創下一年新低。

國信證券在阿里績後發表研報,稱其第三季度收入和利潤均低於預期,考慮經濟放緩、核心品類受到衝擊,下調為“增持”評級。看好阿里雲業務的增長空間,但是其核心電商平臺業務目前面臨著政策監管、宏觀經濟放緩、核心品類受到衝擊的三重壓力。最終下調其收入增長預期。採用分佈估值法進行估值,給予其 2022 年對應的估值區間為 207-224 港幣。

港交所:一邊加緊“上新”,一邊加速下跌

新股市場上“開掛”的港交所,則收報430港元/股,跌3.73%,創半年內新低。

有趣的是,恆指一再探底的同時,港股新股市場依舊熱鬧非凡。11月30日7只新股同時招股,1只新股等待暗盤,新股當中既有首次或二次上市的中概股網易雲音樂與微博,又有拆分自順豐的即時配送股順豐同城,還有國民度很高的中醫連鎖品牌固生堂等。上一次打新人手頭有如此多選擇時,是七月上旬,彼時,恆生指數還在28000點左右。

恆指大跌情況下,諸多公司搶著上市,一邊是恆指的“跌跌不休”及破淨,一邊是港交所上市新股市值創下新的歷史記錄。在這樣的“貪婪與恐懼”相互撕扯之時,港股是否掉入了“估值陷阱”怪圈?

港股找尋的底,到底在哪裡?

WIND資料顯示,年初至今,恆生指數下跌約13%,恆生中國企業指數下跌約22%,恆生科技跌幅接近三成,在全球主要股市中表現居後。同時期的A股與納斯達克指數均大幅跑贏港股。

面對港股的一再探底,機構之間也出現了不同的解讀。中金上週四發表題為《港股:新冠新形勢抑制短期情緒》的研究報告,指雖然新冠變異病毒正在傳播、監管不確定性猶存以及外部波動等因素將在短期抑制市場表現,進而導致市場可能仍然出現盤整,但我們認為投資者也無需過於悲觀。由於市場估值水平仍然較低而且國內政策和監管環境持續放鬆,我們相信在近期波動背景下H股市場的比較優勢和配置價值逐步顯現。投資建議方面,在上游壓力緩解但增長持續回落的背景下,我們建議逐步偏向中下游、特別是優質成長股,把握受波動情緒重挫後的修復機會。中長期來看,我們建議投資者基於國內政策支援的長期主題趨勢進行佈局。

廣發香港則認為,港股的風險可能來自病毒擴散超預期、通脹上行超預期、及政策收緊超預期。從量價表現來看,一三季度港股成交均顯著放量,其中一季度屬於衝高回落,恆生綜指的最大回撤達到16%,最終收漲3.6%,恆指也漲4.2%;三季度則是放量重挫,綜指跌去15.4%,創下近十年以來第二大單季跌幅(甚至大於20Q1的疫情高峰期,僅次於15Q3的股災),恆指也跌去14.8%。相比之下,二季度和四季度則較為平淡。行業層面,2021年新經濟股整體褪去了光環,資訊科技業和醫療保健業先後衝高回落,可選消費業中的新能源車和運動服飾板塊為碩果僅存的亮點。傳統板塊則呈現出“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格局。

中歐基金則在11月22日-12月3日期間,推出中歐港股通精選一年持有混合,並認為有三個訊號預示著當前港股已經來到底部區間,即將出現歷史性機遇。一是港股企業再融資金額處於低點;二是港股上市公司出現大量回購:三是AH股溢價指數高於近10年90%以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