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賺了57億歐元,德意志銀行為何還會股價崩盤? | 京釀館

明明賺了57億歐元,德意志銀行為何還會股價崩盤? | 京釀館

德意志銀行股價暴跌引發擔憂,說明市場和投資者信心不足。
明明賺了57億歐元,德意志銀行為何還會股價崩盤? | 京釀館
▲3月25日,在德國柏林街頭,行人經過一家德意志銀行網點。圖/新華社
文 | 陶短房
當地時間3月24日是上週最後一個交易日,歐洲主要金融機構之一德意志銀行股價下跌8.53%,盤中一度暴跌12%以上,引發業界擔憂。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資料顯示,當天德意志銀行股價從開盤每股9.07歐元一度跌至7.95歐元,最終報收於8.54歐元。
這是繼美國加州矽谷銀行、紐約簽名銀行、美國第一共和銀行和瑞士信貸銀行後,又一家面臨劇烈衝擊的商業銀行。
股價崩盤是市場連鎖反應?
事實上,三家美國銀行多為經營風格穩健的區域性銀行,主要依靠吸儲和購買回報穩定但利潤率有限的國債組合維持週轉,因美聯儲為對抗高通脹率在短時間內連續加息,導致國債收益率直線下滑,最終造成上述區域性銀行儲戶因擔心回報縮水而擠兌。
而瑞信則早在去年就因一系列錯誤決策導致鉅額虧損(2022年淨虧損79億美元),股價也早已大幅縮水,此次在美國區域性銀行一連串“暴雷”後,這家瑞士金融巨頭自3月15日起引發擠兌,3月19日在瑞士聯邦政府牽頭下,宣佈被瑞士銀行(UBS)以17日收盤股價4折強制並股。
從3月10日矽谷銀行宣佈破產至3月24日德意志銀行股價崩盤,前後不過兩個交易周。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且正如英國《金融時報》所質疑的,德意志銀行“貌似並沒有發生什麼事”:股價崩盤前僅有的兩條相關訊息,一是德意志銀行宣佈將回購低於面值交易的二級債券;二是德意志銀行在扯皮近12年、起訴近4年後,與2008年被曝200億美元“龐氏騙局”交易的麥道夫旗下兩隻基金達成和解。這兩條訊息“如果照常規解讀,應該被視作中性訊息、甚至利好”。
但正是這些“利好”,不但令德意志銀行股價大跌,也帶動了整個歐洲藍籌銀行股的崩盤:歐洲斯托克600銀行指數跌超2.5%,英國渣打銀行跌6.42%,法國興業銀行跌6.13%。德意志銀行信用違約掉期(CDS)飆升,創歷來單日最大升幅(資料援引自《上海證券報》)。
德國央行行長內格爾當天稍晚試圖用輕鬆的語言給出“合理”解讀,稱在一系列美國區域性銀行和瑞信發生“有趣事件”後,“幾周內的道路往往會坎坷不平”。
而德國總理朔爾茨在當天的例行新聞釋出會上,則強調德意志銀行“已徹底重組並實現了商業模式的現代化”,且“非常有利可圖”。
德意志銀行成立於1870年,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總資產高達1.324兆美元(2021年12月底),自2011年起成為歐洲第一大投資銀行,也是全球第一大外匯交易商,號稱“全歐最華爾街化的投資銀行”。
紐約馬拉松資產管理公司CEO理查茲就坦言,德意志銀行是一家“大到不能倒”的銀行。
一些業內人士則指出,和瑞信不同,德意志銀行2022年錄得淨利潤57億歐元,是2007年以來最高的,“無論如何也不該發生市場所擔心的事”。但另一些分析家指出,市場瞄準德意志銀行並非“無理取鬧”。
這家歷史悠久的德國投資銀行,由於此前一度倡導“華爾街式風投文化”,風格變得激進冒險,不但捲入“麥道夫暴雷”,而且還曾一路做多特朗普家族的商業交易。儘管這一切在2018年4月開始扭轉,著手剝離對沖基金等高風險客戶提供服務的大宗經紀業務,並將400億歐元“劣質資產”從資產負債表中移出。
按照《金融時報》的計算,德意志銀行在投資部門擁有168億歐元美國CRE(商業房地產)投資組合,高於2020年的151億歐元,是對美國CRE風險敞口較大的歐洲銀行之一。儘管該報分析家認為“這僅相當於該行核心一級資本(CET1)比重的35%”,風險是可控的,且德意志銀行自2020年年中起就著手“最佳化投資組合”,核心目的就是“風險可控”。
但更多分析家指出,長期以來,德國銀行業就被認為“過度經營,大量儲蓄機構和合作社爭奪客戶,從而降低了其國內市場的結構性盈利能力”。
而這個弊病,並非德國投行所獨有,2022年“整改”後的德意志銀行持有的高風險CRE投資組合不降反增,也無聲地提醒著普通歐洲投資者“到底在發生什麼”。
當始自矽谷銀行、放大自瑞信的“多米諾骨牌”一張張翻倒在德意志銀行前,整個歐洲投資市場都不免為之戰慄,也就在情理中了。
事實上,不論瑞信還是德意志銀行,都遠非矽谷銀行暴雷後才突然被市場所唾棄:矽谷銀行自年初起股價累計縮水近六成,而德意志銀行自3月1日至24日,股價總計縮水達28%。簡言之,市場相信這些銀行本身就是“有問題”的,如今“連環雷”紛至沓來,它們當然“不可靠”。
更重要的是,3月初剛剛獲得“年度最佳商業銀行”獎的矽谷銀行在發完獎金後隨即暴雷破產,瑞信也在一系列“背信棄義”後轉嫁危機一走了之。這足以令市場和投資者擔心,歐美銀行可能有看不見的硬傷被隱瞞。
儘管看上去德意志銀行似乎“不太可能真的倒下”,但“對問題傳染的擔憂本身也會傳染”。
明明賺了57億歐元,德意志銀行為何還會股價崩盤? | 京釀館
▲資料圖:德國總理朔爾茨(前排右一)。圖/新華社
不當安撫可能幫倒忙
事實上,鑑於歐洲所謂“大到不能倒”的“系統性銀行”多達120家。
2022年,歐洲央行就曾宣佈,總金額達600億歐元、透過對歐洲銀行徵收年費募集基金資本,專用於“必要時”對這些“系統性銀行”進行救助的“單一處置基金”(SRF)擴容一倍,稱之為“歐洲穩定機制”(ESM)。但由於歐盟表決機制的顢頇,在義大利的拆臺下,這項機制不了了之。
一些分析家認為,救助機制的擬設而未設“甚至比從未曾慮及更糟,因為這不僅令投資者恐慌和失望,也讓無孔不入的對沖基金嗅到了刀口的血腥”。
《財富》雜誌發文稱,當全面危機爆發,市場和投資者開始懷疑金融機構信譽,且一個又一個暴雷證明這些懷疑不無道理之際,不當安撫會幫倒忙。
文章還指出,朔爾茨為安撫德意志銀行投資者和儲戶,說“這是一家非常賺錢的銀行,沒有任何理由擔心”,這句話和矽谷銀行CEO貝克爾3月9日的表態幾乎一字不差——但矽谷銀行3月10日破產了。
“不當安撫”還不止於此:
美國財長耶倫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近日就是否“一攬子救助”朝三暮四,不但相互矛盾,而且自己和自己“打架”;瑞士為快速消化瑞信“巨雷”,宣佈多達172億美元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全部減記為零,甚至專門緊急立法以賦予這一“霸王條款”以“合法性”……
正如某位金融學者所言,“金融市場上真正的資本是信任,倘人們開始對自己的金融機構喪失信任,那麼一切將會土崩瓦解”。
或許,今天的德意志銀行真的“無大病”,但對歐美金融機構,以至於整個金融監管體系“失去信任”,才是當前和未來最可深慮的“懸湖”。
撰稿/陶短房(專欄作家)
編輯/徐秋穎
校對/趙琳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61 字。

轉載請註明: 明明賺了57億歐元,德意志銀行為何還會股價崩盤? | 京釀館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