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時報特約記者陳貫之11月13日報道】11月11至12日,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英國商會主席斯蒂芬·林奇(StevenLynch)在商會/CEO圓桌論壇上表示,儘管受新冠疫情影響,三分之二的在華英企均表示經營困難,但有一半的英企認為中國市場前景樂觀,將增加對華投資。
在華英企不會撤離中國市場
中國英國商會自1981年4月1日於中國成立,明年將迎來成立40週年。斯蒂芬表示,在華英企自改革開放後進入中國,目前已逐漸“本地化”。
“在中國市場,為中國服務,我們已成為中國經濟的組成部分之一。”斯蒂芬表示,在華英企在中國市場紮根是“雙贏”的,英國和中國都能夠從中獲益。
斯蒂芬認為目前在華英企的很多供應鏈已逐漸本地化,疫情爆發後,小部分供應鏈選擇移回英國。“我詢問了很多企業,他們都不想回去,想在中國市場繼續籌資。”他表示,未來希望看到中國市場繼續擴大開放。
中國瑞士商會主席馬丁·穆勒(MartinMueller)也對中國市場表示認可,他說,“中國瑞士商會已成立25年,我們一直和中國有非常密切的合作關係。”
馬丁認為,中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在“雙迴圈”模式下,開發中國國內市場推動內迴圈,同時保證國際經濟外迴圈也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
“中國市場會繼續推動自由貿易,貿易和行業的合作在中國非常重要。”馬丁說。
從百餘年前的五口通商口岸,到改革開放最早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廈門始終是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視窗”。圖為廈門城市景觀。(圖片來源:中新社)
在華歐企代表:對中國市場有足夠信心
“中國市場毫無疑問對戴姆勒集團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戴姆勒大中華區執行副總裁冷炎表示,戴姆勒的三大業務,賓士汽車、戴姆勒卡車、出行金融服務從2015年開始,中國市場就成為了該集團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
“2019年中國市場汽車銷量67萬輛,是第二名美國、第三名德國的綜合。”冷炎說,年初疫情爆發對中國汽車行業造成衝擊,但4月份後中國市場出現反彈軌跡,到6月汽車銷量已恢復至2019年水平。
“這次疫情凸顯了中國市場對戴姆勒集團的重要性。”冷炎表示,戴姆勒已經在上海臨港投資了亞洲最大的再製造中心,未來將更加增大投資、增加產能。
2020年7月,中國商務部印發了《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德國默克投資(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李曄認為,該措施中有很多進口的條例門檻都變得更加低了,對外商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方便。
“默克公司進入中國已87年,中國是非常重要的市場,”李曄用資料說明了中國市場對默克公司的意義,“中國市場已經佔據了跨國公司15%以上,甚至達到1/4的市場份額。”
李曄表示,我們對中國市場規模有足夠大的信心,對消費者對於高質量產品的需求更有信心。“未來國際上跨國界的合作,即使在現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都是必要的。”
“我們相信廣大的跨國公司能夠在中國享受到更多改革開放的紅利,並且能夠在下一個五年推動中國向更高水平的境界發展。”李曄說。
【來源:歐洲時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