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資訊大爆炸的時代,就連買保險也是這樣,無論是朋友圈還是網上,都充斥著大量關於保險的說法,也讓很多想買保險的人看後覺得無所適從。
本來應該幫助消費者的文章,卻反而讓讀者看了更迷茫,這決不是我們的目的,所以今天就簡單明瞭地討論一下保險應該怎麼挑選的問題。
一、如何選到最好的產品?如果你抱著追求完美的心態來買保險,很抱歉你可能會失望,因為買保險是一個不存在最優解的過程,為什麼這麼說呢?
1.個人需求不同
每個人的經濟狀況、身體情況、實際需求,甚至個人偏好,都和別人有著一定的區別。而保險的配置其實是一個高度個性化的過程,最好的方式是量體裁衣,向靠譜的從業人員定製屬於自己的方案。
指望多看看網上的文章,然後自己選出一個所謂“最好”的產品,投保之後就一勞永逸,這顯然不切實際。
2.沒有“最完美”的產品
即使是保障責任相對簡單的定期壽險,也可以有夫妻互保、豁免、加倍賠付等多種設定。每款產品的條款從各方面來看區別都是很大的,甚至都不具備可比性。
比如重疾險,同樣的保費,單次賠付130萬和間隔5年賠2次80萬,你能認定是哪種更好嗎?乍一看賠兩次比較好,可是一個人罹患多次重疾的機率是多少?更何況還要考慮間隔期。
所以一味地進行產品條款的比較其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問題,甚至有可能起到反效果。
對大部分人來說,只要避開那些設計較坑,保障不全或智商稅明顯的產品,其實就可以了。如果把坑人的產品看做保險中的“學渣”,那麼優秀的產品就都是保險中的“學霸”,只不過各有擅長的科目而已。
3.保險配置很難一步到位
三十年前五萬保額顯然是很高的,但你放到現在來看呢?
幾年之前重疾險輕症賠付,屬於很優秀的條款,而現在可以說是標配。
保險市場其實一直在發展,就像手機更新換代一樣,買保險也不是買了就結束了。無論是考慮到“縮水”的保額,還是追求保障的與時俱進,我們買保險都必然面臨加保或換產品的問題。因此需要定期進行保單檢視,動態調整我們的配置,自然也不存在最完美的組合。
千款產品評測每天更新 公眾號:梧桐保
其實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大家最關心的無非三個方面:保得全不全、理賠難不難、保費貴不貴。
理賠一看體驗,二看能力,對保險公司的要求比較高。
所以我們進一步把選產品的關鍵總結為這三點:價格、條款、保險公司。
價格很好理解,大家肯定希望越低越好。網際網路保險之所以發展得那麼好,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價格和傳統保險產品比起來真的太香了,儼然是保險界的“小米”。
條款方面我們已經解釋過,不存在最好的。但相對優秀不坑人的產品也有很多,這些產品大家可以閉著眼睛選,基本不會出什麼差錯,彼此之間差別也有限,沒必要太糾結。
保險公司這一點見仁見智,這幾年網上有種說法是大公司和小公司沒有差別,買保險不需要看公司。
但我們也知道蘋果和小米都能拿來打電話,茅臺和幾十一瓶的白酒也都能喝,保險公司的實力多多少少代表了它的服務能力,這是保單以外附加的價值。而這些價值有多少分量,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