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專訪:政策、投入和轉化能力助中國躋身全球創新領導者行列——訪《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聯合作者薩哈·文施-文森特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近期釋出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下稱《指數》)顯示,中國在創新領域的全球排名從去年的第14位上升至今年的第12位,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經濟體。《指數》聯合作者、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經濟學和資料分析學部門主管薩哈·文施-文森特23日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得益於數十年一以貫之的創新政策和投入,以及強大的從創新到產業轉化的能力,中國已躋身全球創新領導者行列。
根據《指數》,自2013年以來中國排名持續穩步上升,確立了作為全球創新領先者的地位,且每年都在向前十名靠近。按區域劃分,今年中國還首次榮登東南亞、東亞和大洋洲地區的前三名。
文施-文森特認為,中國在創新方面的成功得益於其多年來一以貫之的創新政策規劃和執行力度,以及不斷增加的教育、科學和技術投入水平。更為重要的是,中國有能力將有利於創新的政策和投入轉化為諸如智慧財產權、創新產品和高科技出口等成果。
文施-文森特說:“中國建立知名高科技公司的速度令人印象深刻,這些公司大多分佈於資訊與通訊技術及白色家電等行業,並且在全世界都很有名。這些公司長期注重發明、申請並使用智慧財產權,包括商標、品牌、設計等,也是他們形成差異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他強調,中國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專利數量高於日本、德國和美國,如按專利總量計算則更令人印象深刻,單位GDP的商標和工業設計數量也是如此。
最新《指數》排名顯示,從創新叢集的地理分佈來看,今年全球前十名與去年類似,只有微小變化。深圳-香港-廣州叢集和北京分別位列全球前100個創新叢集的第二和第三名,僅次於排名第一的日本東京-橫濱叢集,而上海排名第八。排名前100的叢集中,中國有19個,僅次於美國的24個,但中國的叢集在科技產出方面的增長最為顯著。
文施-文森特表示,比排名更重要的是中國一直在不斷追求一個健全的、綠色的創新生態系統,且這一系統與其他國家的創新主體建立了充分的聯絡。談到中國自2013年以來在《指數》排名中持續穩定的上升,他認為這是水到渠成的,因為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在持續學習和改進他們過去的創新政策,同時將當前的政策和表現與過去和其他國家相對照。
“我們可以看到中國進一步改進的努力,無論是在加強科學與產業的聯絡方面,還是在進一步建立中國的創新叢集方面,抑或是在透過商業化或交叉許可將中國巨大的智慧財產權申請存量付諸實施方面。”他說。
雖然新冠疫情極大打擊了全球經濟,但《指數》顯示,全球創新並未因疫情而放緩,尤其是在克服大流行病的相關領域。文施-文森特說,“相對而言,排名靠前的國家和公司仍具備更大彈性,他們在整個危機中都激發了創新。資料顯示,中國的情況也是如此”。“從排名上看,新冠疫情危機對創新的全部影響還將隨著時間的推移才能感受到。但預計中國企業的創新勢頭仍將持續”。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每年釋出一次,對132個經濟體的創新生態系統進行排名。與過去幾年一樣,瑞士、瑞典、美國和英國的排名繼續領先,分別位列一至四位。今年進入前十名的還包括韓國、荷蘭、芬蘭、新加坡、丹麥和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