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隨筆】
作者:鄒一南(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副教授)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全國招聘大於求職“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排行顯示,製造業崗位當前存在較大的用工缺口,在新進排行的29個職業中,有20個與製造業直接相關,佔比69.0%。其中,與汽車生產、晶片製造等相關的職業需求明顯上升,“汽車生產線操作工”首次進入排行前十,“汽車零部件再製造工”“電池製造工”“印製電路製作工”“半導體晶片製造工”等職業新進排行。
從短期來看,製造業缺工印證了當前我國經濟持續穩步恢復的態勢。今年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4.5%,環比增長2.01%,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9.9%、31.2%。在產品產量上,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挖掘、剷土運輸機械,微型計算機裝置,積體電路同比增速均超過60%。3月份的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1.9%,連續13個月高於臨界點。經濟景氣度的提升,使製造業相關崗位產生了較強的用工需求,並已連續多個季度成為“最缺工”職業。
從中期來看,製造業缺工也體現出我國產業結構發生的一些新變化。我國的工業化程序已進入中後期,分工更加精細,產業鏈條更長,生產方式更加迂迴,製造業用工需求快速提升,使得專業技術人員日益緊缺。與此同時,新經濟、新業態不斷湧現,一些90後和00後摒棄了打工這種傳統謀生方式,而去選擇當主播、開網店、做微商,這對製造業的勞動力供給產生了替代效應,加劇了製造業人員短缺。
從長期來看,製造業缺工也是我國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必然結果。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提升,勞動年齡人口總量和佔比呈快速下降趨勢,尤其是農村新成長勞動力數量的急劇減少,使得構成製造業就業主力軍的青壯年農民工數量萎縮。加之製造業企業仍然秉持只使用勞動力最年輕時期的“浪費型”用工模式,棄用40歲至50歲年齡段的勞動力,進一步加劇了製造業就業崗位供求關係的失衡。
從更深的層次看,製造業缺工還昭示著生產性服務業中存在更為嚴重的潛在用工缺口,因此製造業缺工也需服務業發力。隨著工業化向高加工度化演進,製造業產業鏈條延長,與服務業的融合程度加深,在更為複雜迂迴的生產方式下,更多的產前、產中、產後配套服務崗位從製造業中被外包出去,並以更嚴密的分工方式來完成,這為服務業特別是生產性服務業創造了大量的勞動需求。另一方面,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又會反過來推動製造業就業需求的擴張,使得二者的缺工程度呈現相互迴圈疊加的趨勢。解決製造業缺工問題,需要企業、勞動者和職能部門協同努力。
企業應轉變用工思路。在招聘過程中不能簡單地以年齡論英雄,對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崗位而言,年齡確實是一個重要條件,但不應該成為錄用與否的絕對門檻。事實上,年齡稍長的勞動者有著更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更強的責任心,雖然接受新知識、掌握新技術的速度可能比年輕人慢一些,但他們透過培訓掌握了工作要領並適應工作環境後,對企業的忠誠度更高,更有利於企業保持穩定的員工隊伍。綜合來看,年長的勞動者未必會比年輕勞動者對企業的貢獻小。
職能部門不能缺位。縱觀當今世界上的發達國家,其在經濟起飛過程中,延長義務教育和普及高等教育是一個共同的趨勢。目前,我國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僅為10.8年,新增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不過13.8年,相當一部分勞動力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絕大多數勞動力未受過高等教育。很難想象中國工業化中後期的製造業結構升級能夠靠數以億計的中學畢業生去完成,延長義務教育年限,加大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投入力度已經刻不容緩。
另一方面,人力資源部門應對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勞動者提供足夠的在職培訓機會。對於一些企業擔心員工培訓後離職,培訓成本打水漂的現象,政府部門可以透過培訓補貼來激勵企業提供培訓,矯正培訓的外部性。特別是對製造業和與之相關的生產性服務業等“最缺工”崗位,政府應出臺傾向性的培訓支援計劃,圍繞製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用工需求,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完善職業資格認證和考評標準,拓展求職者職業發展空間。
《光明日報》( 2021年05月06日 0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