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銀行業風險狀況、延期償還住房貸款、理財產品“破淨”、商業銀行網點收縮等近期熱點話題,銀保監會作出了回應。
4月15日,國新辦就2022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執行發展情況舉行釋出會。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今年一季度銀行業保險業執行情況,並回應了以上種種市場關切問題。
從運營資料來看,一季度,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3.7萬億元,不良貸款率1.79%,較年初略有下降。銀行業金融機構撥備餘額7.3萬億元,撥備覆蓋率199.5%。
1-3月,境內各項貸款新增8.6萬億元,同比多增4455億元。其中,製造業貸款同比大幅多增,新增1.8萬億元,為去年同期增量的1.7倍。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20.6萬億元,同比增長22.6%,比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11.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貸款餘額超7萬億元。批發和零售業貸款新增1.2萬億元,同比多增1092億元。
具體到目前受到疫情影響較大的長三角地區看,該地區並沒有出現銀行業務和信貸投放的收縮。
初步統計,1-3月份江浙滬各項貸款新增合計2.6萬億元,同比多增2600多億元,同比增速為14.7%,比全國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高出3.7個百分點。總體來看,全國總體情況和長三角地區信貸投放都保持了量增速穩的總體態勢。長三角地區不僅沒有收縮,而且增速還高於全國。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認為,銀行業高風險機構風險得到了有序收斂,銀行業保險業風險總體可控,將聚焦重點關注區域和重點關注機構,積極配合地方黨委政府做好高風險金融機構的處置工作。
關於疫情影響:銀行不得抽貸、斷貸當前我國新冠疫情多發,貸款延期政策再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話題。
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銀保監會統計資訊與風險監測部負責人劉忠瑞表示,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之初,銀保監會立即印發了《關於加強銀行業保險業金融服務配合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明確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要在信貸政策上予以適當傾斜,靈活調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個人信貸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
隨後,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外匯局五部委聯合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援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靈活調整住房按揭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的政策措施。
劉忠瑞強調,疫情期間還款困難的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銀保監會要求銀行不得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出現財務困難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抽貸、斷貸,鼓勵銀行透過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等方式給予支援。對於符合續貸條件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銀行要積極給予續貸支援。
“2020年以來,銀行機構透過延後還款期限,調整還款計劃,以及對符合條件的客戶不催收、不報徵信、不納入黑名單等措施,為受疫情影響客戶紓困解難。”劉忠瑞介紹了兩家銀行的例子:建設銀行累計為100萬的客戶延後按揭貸款還款期限,金額大約是4330億元。農業銀行辦理按揭貸款延期140萬筆,金額4658億元。
針對當前疫情散發影響的情況,銀保監會將進一步抓實抓細政策落實,指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強化責任擔當,加強組織領導,完善落實機制,豐富辦理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加強與客戶溝通,透過靈活調整按揭貸款還款安排、合理延後還款期限等方式緩解受疫情影響客戶還款的壓力,切實將政策落實好、落到位,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在抗擊疫情工作中的積極作用。
同時,銀保監會提出要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行業的金融支援力度。
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介紹,近期銀保監會出臺了多項紓困政策。一是原有政策繼續實施好,特別是要支援小微企業、製造業企業,落實“六穩”“六保”政策。二是對目前出現的一些新情況,特別是餐飲、旅遊等行業,對這些出現特殊困難的行業要加大政策支援力度,也出臺了相關檔案。三是要督促銀行機構做好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到期的接續轉換。對於具有還款意願和吸納就業能力存在臨時性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要統籌考慮展期、重組等手段,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協商貸款還本付息方式,引導銀行保險機構靈活配置金融資源。
最後,銀保監會提出,對貨執行業、貨車司機面臨的困難要加大支援力度。
關於銀行理財“破淨”:風險和波動是正常的今年以來,國內股市、債市反覆震盪。銀行理財產品也出現了產品業績波動甚至跌破淨值的“破淨”現象。
對此,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負責人葉燕斐表示,理財的改革讓投資者知道理財的風險在什麼地方,理財的淨值化改革是我們一直推的一個方向,投資者投在明處,知道賺了多少,也知道賠了多少,這是一個大方向。
葉燕斐表示,既然是理財,當然就會有風險、有波動,這是很正常的。金融機構對投資者進行宣傳,一定要樹立起長期的投資理念。從長期來看,堅持長期投資理念,收益總體上來說要比其他收益高。對金融機構來說要把服務做到位,切實讓投資者明白投資有風險,所以在這方面要做好一些主動宣傳解釋的工作。
“中國整體經濟發展空間是非常大的,現在人均GDP12000多美元,發達國家人均達到4萬左右,我們的經濟總量、人均收入至少還要翻一番甚至翻兩番,空間是非常大的。資產收益從長期看也是非常好的。堅定長期投資理念,一定會有應得的收穫。”葉燕斐指出。
關於銀行網點收縮:並不意味著我國銀行業市場收縮公開資料顯示,在2021年商業銀行機構退出列表中,合計有2805個銀行網點終止營業。對此,有媒體問道,這是否意味著我國銀行業市場在收縮?
“這是一個比較尖銳的問題。”王朝弟表示,這幾年來,我國商業銀行的實體網點確實出現了收縮,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但我個人認為這並不意味著我國銀行業市場正在收縮,相反,在當前資訊化、網路化水平高度發展的環境下,這是一個正常現象。
王朝弟解釋稱,商業銀行網點減少有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近幾年來銀保監會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銀行保險機構不斷增強改革發展的內生動力,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水平。我國銀行保險機構,特別是工、農、中、建、交五家大行的競爭力顯著增強。“同時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的戰略機遇期,經濟金融都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銀行業保險業大有所為,所以不用擔心市場會收縮。”
二是現在一般老百姓在金融服務過程中,手機、網路資訊化的應用水平在全球是比較高的,甚至是最高的。特別是年輕同志,可能出門已經很少有帶現金的習慣了。這是經濟金融發展、資訊化發展對金融行業帶來的一種深刻變化。
三是銀行出現網點人流量下降、客戶消費習慣改變的現象,客觀上要求我們重塑組織架構,創新體制機制,為老百姓提供更加便利的電子化、自動化服務。
王朝弟強調,大型銀行包括所有的商業銀行需要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增強分支機構佈局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持續完善網點佈局,最佳化人員結構,加強金融服務空白和薄弱地區的支援。“在撤銷部分網點的同時,從監管部門來講,我們引領他們在一些地區新設一些網點,網點數量和員工隊伍總體上來看還是保持了基本穩定的態勢。”
“銀保監會將繼續引領銀行保險機構確立差異化發展戰略,進一步提高分支機構佈局的科學性、合理性、有序性。”王朝弟表示。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蔡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