亙巖網路鉅虧卻被ST泛微追捧,不合邏輯背後或暗藏貓膩
編輯 | 于斌
出品 | 潮起網「於見專欄」
5月5日,曾被譽為“OA(辦公自動化)茅”的泛微網路,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隨即從“泛微網路(603039)”變更為“ST泛微”。而此前的交易日4月29日,泛微網路曾停牌1天。
短短几天,泛微網路從短暫停牌到火速戴帽,是因為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認為,ST泛微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涉及兩筆關聯交易未履行相關決策程式、未及時信披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天健會計師事務為其特殊普通合夥。而其中一筆關聯交易是與上海亙巖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之間發生的,ST泛微控早於2016年9月,即透過股子公司點甲創投對亙巖網路進行天使投資。事後經媒體查證,ST泛微實際上先後多次向亙巖網路增資,且二者關係密切。
由此,也引發上交所先後下發監管工作函、問詢函等監管動作。據瞭解,問詢函的內容是,追問ST泛微關聯交易的合理性,以及是否還有其他未披露的關聯交易。
儘管此前ST泛微對此諱莫如深,但是由此暴露出的亙巖網路與ST泛微之間的微妙關係,以及重重疑點,或許是泛微網路被火速戴帽的導火索。而其背後,甚至可能存在一些不為人知的貓膩。
亙巖網路與ST泛微來往密切,卻未被正常披露
在追根溯源之前,我們不妨來梳理一下ST泛微與亙巖網路之間產生關聯關係的來龍去脈,或許可以窺探一二。據企查查等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2019年期間,ST泛微先後多次直接或間接投資亙巖網路,且亙巖網路的另一個股東,浙江今喬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浙江今喬”),與其關係也千絲萬縷。
2016年2月,亙巖網路成立,主營業務為向組織和個人使用者提供電子簽章、印章管控、資料存證、身份認證服務的應用軟體平臺,其目前的核心產品為“契約鎖”。不過,此後7個月,幾乎沒有實際業務收入。
2016年 9月,ST泛微透過控股子公司點甲創投對亙巖網路增資900萬元,並取得10%的股權,剩下90%的股權由徐仲來、衡曉輝、周銳3人持有。這也相當於,亙巖網路有9000萬元的天使輪估值。
2018年1月,亙巖網路自然人股東徐仲來退出、並新增股東浙江今喬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浙江今喬”);同年12月,衡曉輝、周銳退出。值得注意的是,浙江今喬由王秀鳳100%持股,而王秀鳳是ST泛微實控人韋利東兄弟韋曉東的配偶,屬於關聯自然人。
而在 2018年2月,ST泛微以700萬元、1億估值再次獨立發起A輪投資。至此,其對亙巖網路的持股比例已上升至16%。而當年年底,ST泛微公告稱,上市公司將以5000萬元增資亙巖網路。
時至2019年3月,ST泛微向亙巖網路增資5000萬後,也成為亙巖網路新增股東,將直接持有亙巖網路25%的股權,加上透過控點甲創投持有12%的股權,合計持有37%的股權。
非常蹊蹺的是,在其初次透過控股子公司投資亙巖網路後,ST泛微及其子公司2018 年、2019年向關聯方連續增資,其不僅未及時公告增資進度,也未如實揭曉關聯關係,更未履行關聯交易所需的必要決策程式。
由於在ST泛微以上市公司的主體向亙巖網路增資前,其實控人早已與亙巖網路的另一個股東浙江今喬持股100%的王秀鳳,存在明顯的自然人關聯關係。因此其回應上交所問詢,對董事會辦公室未能及時關注到2017年底亙巖網路大股東已發生轉讓的解釋,顯然有一些站不住腳。
而且,其針對上交所問詢的回覆:“公司的相關各方(股東、董事、監事、高階管理人員)與浙江今喬的各股東不存在關聯關係或者其他利益安排”,恐怕也經不起推敲。至此,亙巖網路與ST泛微的密切關係,也浮出水面。而亙巖網路的身份及來頭,更值得打個問號。
連年虧損卻被ST泛微“追捧”,疑點重重
實際上,除了ST泛微未披露其與亙巖網路的密切關係外,ST泛微連續多次增資、多次“追捧”連年虧損的亙巖網路,其一系列行動,更是疑點重重。
其一,在其天使輪投資亙巖網路後,關聯自然人王秀鳳已經進場,成為亙巖網路大股東浙江今喬的實際控制人,而ST泛微實控人卻表示渾然不知。即便如此,亙巖網路與ST泛微,難以撇清關係,等待ST泛微的,也將是監管部門的相關處理。
而亙巖網路雖為非上市公司,一樣需要自證清白,否則其關聯公司ST泛微恐怕不只是被ST戴帽,那麼簡單了。而ST泛微是否能夠成功摘帽,其中的利害關係,不言而喻。
其二,亙巖網路連續5年大額虧損,且逐年加大,但是ST泛微卻不斷加碼,因此亙巖網路的估值“水漲船高”,韋氏家族或已成為最大贏家。這背後暗藏了多少貓膩,給後來入局接盤的投資者帶來的風險有多大,也值得深入深究。
例如,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至2021年,該公司淨利潤分別虧損792.14萬元、1336.41萬元、3819.77萬元、4885.42萬元、7809.03萬元。而談及其投資亙巖網路的初衷,ST泛微表示,是“主要考慮在電子簽名、電子印章管理上進行合作”。
圖源:亙巖網路財務資料,監管函回覆公告
但是如前文所述,在亙巖網路虧損加大的同時,ST泛微卻不斷增資亙巖網路,股權也由最初的子公司佔比10%,提升至最終的37%。一步步滲透逐年加大虧損的亙巖網路,ST泛微的意圖,或許就是其估值不斷飆升。而ST泛微數次加碼發展並不樂觀的亙巖網路,恐怕難以解釋其合理性。
其三,2018年以來,亙巖網路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以上的營收,都來自ST泛微的貢獻,同樣逐年加大,但是亙巖網路,卻依然入不敷出。資料顯示,ST泛微對亙巖網路的關聯採購金額也在逐年增多,2018年至2021年,分別為82.59萬元、938.20萬元、2582.87萬元、3768.61萬元。
靠著與ST泛微關聯交易,根據ST泛微披露,2017年到2021年,亙巖網路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58萬元、113.49萬元、1913.03萬元、6050.05萬元和9200.49萬元。
因此,在營收增長的同時,其銷售費用仍超收入,從而導致其入不敷出,也有虧損逐年加大的明顯趨勢。不過,對於上交所要求ST泛微說明,亙巖網路是否對公司存在重大依賴,以及公司與其業務及資金往來的合理性及公允性等,其或莫衷一是,或矢口否決。
ST泛微認為,前期亙巖網路專注於產品研發,目前銷售人員基數仍不大,因此凸顯泛微網路貢獻的收入佔比很高。不過據分析,亙巖網路市場份額的拉昇,與其銷售人員在快速擴張不無關係。亙巖網路的銷售團隊2021年底為164人,目前已高達268人。對比其銷售團隊的擴張速度及營收增長,ST泛微的解釋,顯然也有一些勉強。
綜合以上諸多疑點,亙巖網路與ST泛微的關聯關係基本坐實,而且,儘管亙巖網路與ST泛微存在大量關聯交易、且一半業績由ST泛微貢獻。但是數年過去,亙巖網路依然入不敷出,且ST泛微仍對其不離不棄,不斷加碼投資。二者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投資合作關係,或許也需要亙巖網路站出來,給雙方的投資者,一個合理的解釋。
結語
ST泛微此次被火速戴帽,除了其它未披露的資訊以外,亙巖網路恐難甩鍋。畢竟ST泛微是一家上市的公眾公司,而亙巖網路也已經被證實,與其各方面的緊密關聯性。
而ST 泛微想要成功摘帽,其前提條件是被非標的相關內控問題是否整改到位。據業內人士分析,因為其被戴帽,或需實控人自掏7億買單。而看似成為大贏家的ST泛微,因此帶來的慘痛代價,也不言而喻。
而且,對於ST泛微在二級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亙巖網路在一級資本市場的“接盤俠”來說,亙巖網路與ST泛微之間,是否存在常人不可見的利益輸送鏈條,以及ST泛微、亙巖網路的估值是否虛高,不僅需要ST泛微用整改行動證明,更需要亙巖網路清者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