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博士”目前還能否投資?
此前有報道稱,歐洲汽車生產商Stellantis正在收購礦業企業家Rob McEwen經營的一家公司,這可能使該汽車製造商獲得阿根廷一個巨大的銅礦。有分析表示,當下企業對製造電動汽車所用的各種金屬的競爭正在升溫。Stellantis對該銅礦的投資略高於1.5億美元,並不算大。但這再次提醒人們,汽車公司是多麼渴望鎖定未來製造電動汽車所需材料的供應。
智通財經APP獲悉,銅是電力相關技術的關鍵組成部分,推而廣之,也是能源轉型專案的關鍵,不僅如此,電動汽車消耗的銅是傳統內燃機的三到四倍。
具體來看,有資料顯示,目前混合動力電池銅耗為60kg/輛,純電動汽車至少83kg/輛(電動客車銅耗為224-369kg/輛,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暫按100kg/輛計算)。
此外,根據國際銅研究組織資料,新能源汽車單位用銅量為83千克/輛;預計2026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2250萬輛,對應耗銅量約為186.8萬噸;預計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耗銅量約為11.5萬噸,兩者合計為198.3萬噸,年均複合增長率30%。
具體到2023年,根據中汽協預測,今年傳統汽車總銷量為2760萬輛,同比增長3%,假設傳統汽車產量與銷量保持相同增速,那麼今年傳統汽車用銅增量預期在1.9萬噸。今年新能源汽車總銷量將達到900萬輛,同比增加38%。假設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保持相同增速,預計2023年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新增用銅量大約為22.2萬噸。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動力電池中的其他金屬材料,電動汽車中的銅是沒有替代品的。然而,在如此高且必然的需求下,屆時不會有那麼多的新建或擴產礦山來滿足這些電動汽車生產對銅的需求呢?這促使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都不得不正視銅價和銅礦資源的開採情況。
分析師觀點
天氣保險公司CelsiusPro執行長Jonathan Barratt表示,當機會出現時,投資者應該逢低買入銅。
Barratt稱:“我們對2023年和2024年的展望是:當銅價下跌時,你的投資組合中應該有銅價。”他指出,可再生能源領域的銅供應不足,需求旺盛。
此外,MLIV Pulse近期釋出的調查也顯示,散戶投資者(45%)和專業投資者(36%)均預計今年銅將超過黃金、玉米和原油,成為表現最好的大宗商品。
有分析指出,電動汽車市場的放量為銅啟動上漲行情提供了重要刺激。礦業和大宗商品巨頭嘉能可認為,在國際能源署(IEA)的淨零排放政策路徑下,2022年至2030年期間,全球銅短缺將超過5000萬噸。
具體到2023年,Xanadu仙樂都礦業公司董事局執行主席兼董事總經理Colin Moorhead曾表示:“全球能源轉型背景下,銅礦企業有望與鋰礦一樣,迎來超級週期。”他也指出,2023年,可能會是銅儲備耗盡的年份。
截至發稿,銅期貨最新報每磅4.07美元,年初至今上漲約8.34%。
銅是否面臨和鋰相似命運?
值得一提的是,鋰作為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成分,Barratt預計這種金屬的價格將走高。但不同於鋰的是,銅供應短缺的焦慮眼下尚未傳導至新能源車企,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如鋰礦般火熱的爭奪“盛況”,銅礦產的佈局尚且只在各礦企之間上演。這主要是由於,銅價尚在下游承受範圍內。
首先從資源上看,和鋰資源一樣,中國銅資源同樣不佔優勢,大部分銅礦分佈在海外。另外,這些礦多數都位於智利和秘魯這兩個政治和社會環境都日益動盪的南美洲國家。比如秘魯最近就爆發了反政府抗議,諸如Las Bambas、Antapaccay以及Cerro Verde等大型礦的生產都出現了問題。秘魯是全球第二大銅生產國,銅產量佔全球的近10%。
據悉,2022年,中國是世界第三大鋰生產國,僅次於澳大利亞和智利。
再從銅資源的使用範圍來看。與鋰不同的是,銅的需求方更多。對於電動汽車而言,銅不僅限於新能源動力電池,其遍佈大多汽車零部件。此外,銅的應用甚至不僅限於新能源汽車產業,而是整個全球脫碳計劃中的重要一環,比如光伏、風電和儲能。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從全球範圍來看,銅原材料的短缺並非資源不夠,而是開採的時間供不上需求。據悉,從發現銅礦藏到投產的週期已拉長到10年以上,對於大型專案來說,20年也不鮮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