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阿巡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01鄭國的戰略方向
鄭國的始封國君是周宣王的同母弟弟姬友,也是周厲王的小兒子,他就是鄭桓公。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二十二年,姬友封在今陝西華縣東的鄭地。
周幽王之時,西周內部動盪不安。鄭桓公在周朝太史伯的指導之下,將周王朝東南的東虢國、鄶國地區作為鄭國將來的發展方向。 東虢國的都城在今河南滎陽東北,而鄶國的都城在今河南新鄭西北,這兩個諸侯國地理位置處於中心地帶,戰略上可以向南、向東、向西擴充套件。
公元前770年,鄭桓公死於周幽王之亂,鄭武公即位。
鄭武公於公元前769年滅鄶國,公元前767年滅東虢國,取得兩國的十座城邑及大片土地。武公將國都從陝西遷到新鄭。
公元前763年,鄭武公八年,鄭武公繼續將戰略目標對準東南面的胡國,並用計滅了胡國。取得在今河南郾城區、舞陽縣一帶大片土地。
鄭國的戰略方向是利用周王朝卿士的有利政治地位,繼續向南或東南方向或向西擴充套件勢力,進一步壯大鄭國的實力。
02東門之役
鄭武公在位二十七年,開疆拓土,為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公元前744年,周平王二十七年,鄭武公去世,鄭莊公即位。
鄭莊公蟄伏了二十二年沒有什麼動靜,主要工作是盯著自己的弟弟共叔段,怕他造反。到了公元前722年,魯隱公元年,鄭莊公二十二年,共叔段果然以其母親姜氏為內線,開始了叛亂。鄭莊公早有準備,派公子呂進攻共叔段的封地京,即今河南滎陽東南地區;共叔段逃到鄢地後,鄭莊公又親自攻打鄢。
共叔段與兒子公孫滑一起逃到了鄭國東北方位的衛國。
衛國有個公子州籲,善於帶兵打仗,很得其父親衛莊公的喜愛。因為是庶出,其哥哥公子完繼承衛國國君之位,即衛桓公。
共叔段與公孫滑逃到衛國時,正是衛桓公十三年,衛國國內是州籲掌握兵權。公孫滑投靠衛公子州籲,公子州籲馬上幫忙,帶領衛國軍隊前去攻打鄭國,且將鄭國的一個邊境城邑廩延給佔去了,打了鄭國一個措手不及。
鄭莊公很生氣,馬上率領周王朝的王師以及西虢國的軍隊,還聯絡邾國,請求邾國也派兵參戰,邾國又聯絡魯國參戰,魯國的大夫公子豫未經魯隱公批准,也私自帶領軍隊同邾國一同參與了鄭國為首的討伐衛國的戰爭。
鄭莊公親自率領的聯合國軍進攻衛國,只攻打了衛國的南鄙,並沒有奪回廩延,戰爭的效果並不大。第二年年末,鄭莊公再次組織軍隊對衛國進行討伐,這一次戰爭仍然沒有明顯的效果。
戰爭總是越打越大。
公元前719年,衛桓公即位十五年的三月十六日,衛公子州籲殺死了自己的國君衛桓公,自立為國君,這是《春秋》記載的第一個弒君篡位的事件。
接著鄭、衛兩國的鄰國宋國也發生了內亂。宋穆公是繼承他哥哥宋宣公之位,穆公病重,他要將國君之位還給哥哥的兒子公子與夷,而穆公自己的兒子公子馮,早年在鄭國當人質,害怕公子與夷即位後對自己不利,就逃到了鄭國,鄭國收留了他。鄭莊公還打算出兵幫助公子馮回宋國奪回國君之位。
沒想到衛國的州籲因為弒君篡位,急於要穩定自己的地位,利用宋國出現的混亂,主動聯合宋殤公,即剛剛即宋國國君之位的公子與夷,願意出兵出力幫助宋國攻打鄭國,藉機除掉公子馮。
州籲還聯合陳國、蔡國一起,組成四國聯盟浩浩湯湯殺向鄭國。
《左傳.隱公四年》記載:“宋公﹑陳侯﹑蔡人﹑衛人,圍其東門,五日而還。”
03鄭國的報復
東門之役,諸侯國聯軍突破鄭國的邊境防線,直接打到了鄭國的國都,還將東門圍困了五天。好在春秋初期各諸侯國主要是用兵車進行野戰,攻城戰術普遍不高,沒能攻下鄭國國都。
鄭國吃了大虧,感覺到了東邊諸侯國的威脅,也反映鄭國是個四戰之地,東邊無險可守。為了阻止東方諸侯再次對鄭國造成威脅,鄭莊公必須各個擊破。從此之後鄭國發動了一系列的報復戰爭。
衛國是東方諸侯聯合圍鄭的罪魁禍首,公元前721年年末,鄭莊公決定第三次伐衛。前兩次是在東門之役前,這一次則是報復東門之役。但是,這次伐衛並沒有給衛國以有效打擊,鄭莊公也沒有親自參加。
為了有效對付東方諸侯,鄭莊公同時採取軍事和外交手段。公元前720年,鄭國與遠在東邊的齊國結盟,鄭國與齊國簽訂聯盟關係,即石門之盟,目的是防止齊國援助宋、衛、陳、蔡等東方諸侯,這應該是較早的“遠交近攻”手段。據《左傳》記載,鄭莊公為了這次結盟,親自趕赴齊國,還發生了一次交通事故,鄭莊公的車馬居然翻倒在濟水之中,古人推測可能是車隊遇到了大風的緣故。幸好鄭莊公本人沒有事。
但是,鄭國擴張行為引起了天下共主周王朝的警惕,周王朝決定將鄭莊公的卿大夫之權剝奪一部分,這引起了鄭莊公的不滿,從公元前720年周鄭交質開始,鄭國逐漸失去了周王朝的強有力的支援。
衛國因為州籲被大夫石碏設計殺死在陳國,衛國進一步陷入亂局之時,公元前718年四月鄭莊公趁衛亂,進攻衛國的郊外。
衛國知道鄭國的意圖,也有所準備,指揮鄭國東北方向的南燕國的軍隊直接進攻鄭國。
鄭莊公早有準備,派祭足、原繁、洩駕三個大夫率領三軍駐紮在前面等待南燕軍,南燕軍不敢直接與鄭國的三軍對擂,卻去進攻鄭國北面的虎牢關,想從北邊突襲鄭國。沒有想到鄭莊公在虎牢關還埋伏一支軍隊,由鄭莊公的兩個兒子忽、公子突率領,他們就是後來鄭國國君鄭昭公和鄭厲公。二公子出其不意的出兵,一下子打敗了南燕國的軍隊,算是給了衛國一個大的教訓。
春秋時期,南燕國一直是衛國的追隨者,後面與鄭國之間還有摩擦,在此不表。
鄭莊公第二個要報復的是宋國。
宋國侵佔了邾國(又稱鄒國)的田地,邾國對付不了宋國,就派人到鄭國來,對鄭莊公說:“你們不是要報復宋國來洩憤嗎?我們邾國願意為貴國當嚮導,一起對付宋國”。這是很好的藉口,鄭莊公再次帶領周天子的軍隊與邾國會合,直接進攻到了宋國國內,直到宋國國都的外城。
宋國害怕了,衛國此時自顧不暇,他們只好向魯國求救。魯國準備出兵救宋國,魯隱公親自問宋國的使者說:“鄭國的軍隊打到了宋國的哪裡了?”使者說:“還沒有到國都。”沒想到魯隱公一下子發怒了,“軍隊還沒有打到國都,那要我們魯國去救什麼?這不是欺騙我們魯國陷入戰爭嗎?”魯國不出兵了。
好在春秋時期諸侯國軍隊攻城戰術不高,鄭國也不例外,沒有攻進宋國國都,只好退兵。
但是這一次鄭國國居然攻到了宋國國都外城了,把宋國惹毛了,公元前718年年底,宋國派大軍將鄭國的一個城邑長葛給圍住了,據說是鄭國故意放風說宋國的公子馮在長葛。這樣一來,宋國下定決心要拿下長葛,之後宋國軍隊將長葛圍了一年多,直到公元前717年年底才終於將長葛攻下來了。公子馮並不在長葛。
鄭莊公見魯國沒有出兵救宋國,意識到魯國與宋國之間的關係並不是那麼緊密,於公元前717年年初就馬上派使者前來魯國,與魯隱公示好。
鄭國要報復的第三個國家是陳國。但是鄭莊公還是想瓦解陳國與宋、衛、蔡之間的聯盟,所以先派使者與陳國取和,陳國的公子佗認為,與鄰國搞好關係,是本國之福,勸陳侯答應與鄭國講和,但是陳桓公媯鮑根本就瞧不起新封的諸侯鄭國,拒絕了鄭國的求和。
公元前717年五月十一日,鄭國派大軍進攻陳國,將陳國打得大敗。俘虜了大量陳國計程車兵,劫掠了大量財物。這一仗將陳國完全打痛了。
陳國徹底服輸了,於公元前716年十二年,派陳公子佗到鄭國與鄭國正式結盟。陳侯還將女兒嫁給鄭莊公的大兒子公子忽為妻,兩國成了兒女親家。
宋、衛兩國自己都陷入了內亂,不願意再與鄭國為敵,在齊僖公的斡旋之下,於周桓王五年,公元前715年七月初三,宋國國君宋殤公、衛國國君衛宣公以及齊國國君齊僖公一起到周王朝所在地溫地(今河南省溫縣西北)正式結盟,鄭莊公沒有出席,由齊僖公代表鄭國,表達了鄭國願意結盟的意思。
從鄭莊公克段的公元前722年開始,至公元前715年宋、衛、鄭結盟,為了東門之役的開展的戰爭長達七年之久。這一年鄭莊公已經42歲了(公元前757年―公元前701年),在古代已經是較老的國君了。鄭莊公死後,鄭國也陷入了內亂之中。
可以說東門之役將鄭國拖入了與鄭國與中原諸侯國的混戰之中,極大的消耗了各參戰國的實力,也便鄭國無力也無暇往南、往西擴張,改變了鄭國的戰略方向。
春秋小霸也就成了曇花一現。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