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氫能產業政策利好不斷,氫能源板塊昨日迎來大爆發。致遠新能3連板,大洋電機4天3板,深冷股份、厚普股份、中泰股份、密封科技、科融環境、美錦能源、全柴動力、海馬汽車、京城股份、陽煤化工等漲停。作為“氫燃料電池系統龍頭”的億華通盤中最高觸及348.55元,股價創歷史新高。
然而今日億華通今日卻大跌7.75%,收盤股價報302.88元/股,究竟發生了什麼?
2020年盈轉虧,21年Q1仍虧損,上榜和訊SGI LAST30
公開資訊顯示,億華通作為“氫能第一股”,是我國燃料電池領域少數具有自主核心智慧財產權,並實現燃料電池發動機及電堆批次化生產的企業之一。從產業佈局來看,目前其已經形成包括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電堆、DCDC、雙極板、膜電極等在內的縱向一體化研發體系。
2020年,億華通實現營收5.72億元,同比增長3.37%;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2491.08萬元,同比下降138.97%,由盈轉虧。扣非後淨虧損進一步擴大;營業利潤同比下降302.08%,利潤總額同比下降200.90%。
億華通解釋稱:受新冠疫情及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政策出臺時間較晚的影響,2020 年度國內燃料電池汽 車產銷量同比均大幅下降,全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累計完成 1199 輛和 1177 輛,同比分別下降57.5%和 56.8%。公司2020年毛利率43.7%,同比下滑1.5pct。本期業績大幅下降主要系去年同期因喪失原控股公司張家口海珀爾控制權確認了 6,345.82 萬元投資收益及本期對申龍客車加大單項計提壞賬損失比例所致。
從業績來看,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億華通營收分別約為2.01億元、3.68億元和5.54億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分別為2860.78萬元、2311.61萬元和6391.65萬元。不過,2019年度扣非後淨虧損1410.99萬元,億華通在招股書中解釋稱,主要是受到對個別客戶應收賬款單項計提信用減值損失的影響。
今年一季報則顯示,億華通當季實現營業收入1016萬元,同比下降-41.9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558萬元,同比增長51.90%。由於出貨量減少,21Q1歸母淨利潤-0.16億元,虧損幅度同比收窄0.16億元。
和訊SGI資料顯示,億華通2021年3月得分為52分,位列和訊SGI LAST30榜單第10位。
開啟APP 閱讀最新報道
氫能源產業再出重磅政策,年產值10萬億!三季度業績可期?
7月19日,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超過三分之一的中央企業已經在制定包括制氫、儲氫、加氫、用氫等全產業鏈佈局,取得了一批技術研發和示範應用成果。
8月10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在對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5736號建議的答覆中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制定氫能發展戰略,研究推動將氫氣內燃機納入其中予以支援。工信部將根據氫氣發動機技術進步和應用推廣情況,進一步評估現行標準體系的適應性和差異性,提前佈局相關標準預研,適時推動急需標準制定,有力支撐氫氣汽車科學合理發展。
在“雙碳”目標下,氫能產業發展正步入快車道。各省市相繼在“十四五”規劃及實施方案中對氫能產業發展做出明確指示。不完全統計,已有河北、廣東、山東、浙江、北京、上海、重慶等多個省市在其“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發展氫能產業,並聚焦建設制氫加氫基礎設施、推進氫能技術研發應用、實施制氫示範專案、氫能關鍵裝置及其核心零部件基本實現自主化和批次生產等方面。
昨日,北京市也釋出了氫能產業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5年)。其中也提到了類似目標,2025年前,京津冀區域將累計實現氫能產業鏈產業規模1000億元以上,減少碳排放200萬噸等。
據《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預測,到2050年,氫能在中國能源體系中的佔比約為10%,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將成為有效供氫主體,但目前電解水製取的“綠氫”僅佔氫氣總產能的4%。天風證券認為,氫能源產業鏈環節眾多,或可重構我國能源生產與使用結構,預計產業鏈長期產值可達10萬億元以上。
公開資料顯示,全國一季度燃料電池汽車銷量為331輛,已經走出2020年下半年燃料電池汽車銷量近乎停滯的泥潭。其中一季度燃料電池汽車中有128輛系統由億華通配套。業內人士分析,隨著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的展開,億華通後三季度業績可期。
此外,億華通也是2022北京冬奧會概念核心標的之一。億華通董事長張國強此前在公司業績說明會上透露:關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公司正在與北汽福田、豐田中國等積極開展合作。目前主要是基於豐田汽車的金屬雙極板電堆,雙方立足於中國境內的市場需求,進行合作開發,以滿足國內商用車廠商對燃料電池系統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