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實生物登陸科創版:核心產品前途不明,藥價走低盈利前景難料

君實生物登陸科創版:核心產品前途不明,藥價走低盈利前景難料

近日,繼A股退市後,君實生物此次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曾在A股、港股和科創板三板上市的生物醫藥公司。上市首日,君實生物(688180.SH)股價暴漲172.07%,以151元/股收盤,總市值達1315.63億元。根據君實生物此次在科創板上市網下初步配售及網上中籤結果,君實生物網上初步有效申購倍數為3423.63倍。

君實生物吸引資本趨之若鶩背後是其在新冠疫情中相關抗體的開發能力獲得市場認可,同時其在腫瘤免疫方面積累的成果也讓市場對其未來前景給予了較高期許。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目前尚未盈利,且仍處在鉅虧之中,而其目前唯一被允許上市銷售的藥物——特瑞普利單抗已獲批適應症所對應的市場規模較小,加上這兩年腫瘤免疫相關藥物價格競爭激烈,藥價不斷走低,君實生物前路並不好走。

持續鉅虧,為何又闖科創版?

曾經登陸A股,並且現在尚在港股上市的君實生物此次為何又要登陸科創板?

藍鯨財經記者採訪了君實生物相關負責人,他解釋道:“首先,作為一家創新驅動型生物製藥公司,我們一直將創新視為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持續不斷地投入研發。研發創新離不開資本的助力,藉助科創板更加便捷的融資渠道,可加速公司創新藥研發程序。同時,能獲得國內資本市場對公司科創價值的認可,增強品牌影響力,讓更多患者用藥可及。登陸科創板符合公司未來的發展戰略。其次,並且A股市場具有更高的流動性,故預期可加強公司的資本結構。綜上,於科創板上市對公司及整體股東有利,讓公司進入中國資本市場更為成熟的平臺。”

對於上市目的,招股書也透露,此次募資主要用於創新藥研發專案、君實生物科技產業化臨港專案和償還銀行貸款及補充流動資金。

事實上,對於一家尚處在研發階段的醫藥企業來說,君實生物一方面要面臨鉅額的研發投入,另一方面還要面臨很少產品面市帶來盈利能力不足的困境,因此,目前君實生物尚未盈利,並且面臨鉅額虧損。

2020年第一季度,君實生物實現營收1.72億元,同比增長117.72%;但其營業利潤仍為虧損,報告期內,該公司營業利潤虧損2.15億元,同比縮小41.25%;歸母淨利潤虧損2.29億元,同比縮小38.27%。

君實生物方面也坦言,利潤虧損主要是由於研發投入較大。今年第一季度,君實生物的研發費用為2.17億元,同比增加23%。

高昂的研發投入使得君實生物的現金流也較為緊張,同時,負債也隨之增加。

報告期內,君實生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3.54億元,去年同期為-4.88億元。2020年1-3月,君實生物負債總計達到13.39億元,同比減少6.62%。

對此,君實生物在招股書做出解釋:2019年末以來,隨著公司產品特瑞普利單抗的上市實現銷售,公司2020 年第一季度收入較去年同期產生較大幅度增長,虧損和經營性現金支出有所改善。但由於公司研發管線較多,隨著研發專案的不斷推進,公司未來亦存在虧損持續擴大的風險,進而對公司的日常經營、財務狀況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君實生物的財務狀況並沒有改善甚至有些惡化。君實生物預計:2020年上半年,營收區間在4.56億元-5.61億元,同比增長47.34%-81.28%;淨利潤虧損5.63億元-6.81億元,降幅133.94%-93.46%。

對於虧損進一步擴大的原因,君實生物方面表示,主要因為公司自設立以來專注於藥品研發,隨著產品JS001的適應症擴充套件以及部分臨床專案進度推進、海外臨床的開展,連續數年發生較大的研發費用支出;公司首個產品於2019年2月起剛開始實現銷售,銷售收入尚不能覆蓋研發費用等支出;公司儲備了多項處於早期臨床前研究階段的在研專案,公司未來仍需持續較大規模的研發投入用於在研專案完成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及新藥上市前準備等產品管線研發,且公司新藥上市申請、新藥市場推廣等方面亦將帶來高額費用,均可能導致公司虧損進一步擴大,從而對公司日常經營、財務狀況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

疫情中嶄露頭角,核心產品應用範圍冷門

一個尚未盈利的公司,為何如何獲得投資者青睞?

目前,君實生物自主開發並建立了涵蓋蛋白藥物從早期研發到產業化的全生命週期的藥物研發完整技術體系,包括七個主要技術平臺。各個技術平臺分工明確,相互配合協作,共同提高藥物研發效率。

這些技術在這次新冠疫情中嶄露頭角。據君實生物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新冠中和抗體JS016的開發中,正是基於我們在抗體研發全生命週期技術平臺上的多年積累,才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對中科院微生物篩選的候選抗體進行多路並行開發;透過一系列體外和體內實驗篩選出最優候選抗體,完成抗體蛋白表達、工程化改造等關鍵技術攻關;依託高產穩定表達細胞株篩選構建平臺、抗體純化工藝及製劑工藝開發與配方最佳化等平臺完成臨床批次的工藝開發和2000升穩轉GMP生產,將一般情況下需要18個月才能完成的抗體臨床前研究週期壓縮到短短4個月。”

當然,更令市場關注的是君實生物在腫瘤免疫藥物等方面積累的技術實力。

目前,君實生物擁有21項生物藥在研產品,包括14項腫瘤免疫療法在研藥品。另外,該公司計劃每年開發兩至三個新的在研藥品。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君實生物目前唯一被允許上市銷售的藥物——特瑞普利單抗已獲批適應症為:適用於既往接受全身系統治療失敗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療。但該適應症在中國發病率較低,這就意味著對應的市場規模較小,這是君實生物目前面臨的一大風險。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分析,2019年,中國黑色素瘤新發病人數為7563人。新發黑色素瘤病人中,既往標準治療失敗後的區域性進展或轉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僅2400人。所以,如果君實生物未來不能按照既定計劃完成特瑞普利拓展適應症和其他在研產品的臨床試驗並獲批上市,黑色素瘤患者發病率較低可能會對其未來銷售規模造成一定影響。

當然,君實生物還在努力嘗試拓展特瑞普利單抗拓展適應症範圍,其臨床試驗進展如何?

君實生物相關負責人向藍鯨財經記者透露:“截至目前,公司正在或即將就特瑞普利單抗開展超過30項臨床試驗。其中,兩項針對鼻咽癌和尿路上皮癌的新適應症上市申請已獲國家藥監局受理;13項關鍵註冊臨床正在進行中,針對多項拓展適應症如非小細胞肺癌(EGFR陰性)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EGFR陽性、TKI治療失敗)一線治療,食管癌一線治療等。

君實生物方面表示,根據公開資料,特瑞普利在國內高發的EGFR-TKI治療失敗的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新輔助治療、肝癌術後輔助治療、一線三陰乳腺癌、一線鼻咽癌等適應症的臨床試驗是國內企業中研發進度最快的。與此同時,該公司也在美國開展特瑞普利單抗的Ib期臨床試驗。”

總體來看,截至 2020年3月31日,中國市場共有6款 PD-1單抗已獲批上市。從已獲批適應症來看,百時美施貴寶的歐迪沃、默沙東的可瑞達和恆瑞醫藥的艾瑞卡均已獲批超過一項適應症,且已涉足肺癌、肝癌等患者基數較大的適應症型別,而君實生物的產品目前已獲批適應症患病率低,對應市場規模較小,能夠給公司貢獻的營收和利潤有限。

競爭加劇、藥價走低,盈利前景難料

而且,從定價上看,國產抗PD-1單抗產品 PAP後年治療費用相當,特瑞普利和國產 PD-1單抗產品相比不具有明顯價格優勢。且在目前中國市場已上市的抗PD-1單抗產品中,信達生物的達伯舒已於2019年11月透過國家醫保目錄談判進入醫保目錄,而君實生物的產品尚未進入醫保。

同時,除已獲批產品外,目前還有15款抗PD-1單抗處於臨床或上市申請階段,已上市產品的拓展適應症臨床試驗也都正在積極開展中。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截至2020年3月31日,中國共有26個針對PD-1單抗的III期單藥試驗和70個針對PD-1單抗的III期聯合治療試驗正在開展。眾多正在開展的PD-1單抗臨床試驗加劇了臨床研究資源的競爭。同時,隨著更多PD-1單抗產品和拓展適應症的獲批,未來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可能對特瑞普利單抗的市場份額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君實生物的經營業績和盈利水平。

CIC灼識諮詢執行董事王文華也向記者表示:“從臨床開發方向來看,整個研發賽道十分擁擠,各大製藥公司都不斷致力於拓展新的適應症以期望能擁有先發優勢,尤其是國產單抗藥物。反觀國外,可瑞達已經獲批23種適應症,歐狄沃獲批16種適應症,因此,國內市場在這方面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同時,由於PD-1的單藥對大部分實體瘤的有效率不高,因此,各大製藥公司都開始研發新的聯合療法。從終端市場來看,隨著更多的適應症在國內不斷獲批、藥物援助計劃的推出、以及醫保程序的持續推進,可及的患者會越來越多。未來,國內PD-1單抗藥物的整體市場規模也必定越來越大,從近幾年可瑞達和歐狄沃的銷售增速可以預見到PD-1單抗藥物市場將會成為創新藥商業化的一個標杆。”

同時,競爭加劇必將帶來價格戰,目前單抗藥物價格已經在走低。王文華預測:“未來,隨著獲批藥物的增加、生物類似藥的上市以及適應症的重合,各大製藥公司為了搶奪市場份額,有可能發生價格戰。僅從目前的情況來看,BMS、默沙東(MRK)、君實生物、恆瑞醫藥(600276.SH)等都推出了藥物援助計劃,對於符合贈藥條件的人,PD-1單抗藥物的年花費從之前的50到60萬元直接降到了不到20萬元,君實生物的拓益更是降到了10萬元左右,而信達生物的達伯舒進入醫保後,價格降幅達63.7%,也只需要10萬元左右的年治療花費,各大製藥公司都透過降價或者納入醫保的手段來實現快速放量。”

[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894 字。

轉載請註明: 君實生物登陸科創版:核心產品前途不明,藥價走低盈利前景難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