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普惠”、“防範風險”註定是今年商業銀行的關鍵詞。
8月3日,人民銀行召開2020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提出“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繼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三年攻堅戰。此前,銀保監會召開2020年年中會議,指出要全力以赴促進經濟社會恢復正常迴圈,再次提出推動金融系統全年向各類企業合理讓利1.5萬億元。
加上4月份銀保監會提出的“增量擴面、提質降本”要求,不少銀行從業人士表示今年普惠金融“既是機遇,也是不小的挑戰”。受新冠肺炎衝擊,今年上半年企業經營環境和個人償債能力承壓,銀行資產質量受影響,信用風險上升機率高。
在此情況下,多家銀行在加快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同時,也積極引入信用保證保險、融資擔保、保理等增信/擔保措施,加大對普惠金融的支援力度。為確保市場風險整體可控,銀行除了要夯實核心風險管控基礎之外,對增信機構的實質風控能力評估也需格外關注。新形勢下,規模將不再是銀行選擇合作機構的唯一考量。
1
引入增信機構緩解風險上升壓力
“今年幾乎所有銀行都在講普惠機遇,復工復產以後,我們每天都能接到無抵押貸款的諮詢。但要做好普惠我們壓力也是有的,今年疫情影響下的資產質量和整體的市場風險走高,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小挑戰。”一位銀行從業人員表示。
為支援疫情後期復工復產,相關政策頻頻出臺,引導金融資源在規模和價格上都向普惠領域傾斜。近期央行的一項信貸需求調查顯示,當前企業信貸供需兩旺,全國300多個地市被調研銀行當前已經審批的企業貸款規模超去年前三季度,企業貸款的提款率比去年同期高5.1個百分點。
然而,由於疫情影響,我國整體市場經濟環境承壓,企業經營情況不及往年,銀行資產質量風險較為上升。根據銀保監會披露資料,截至6月末,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為3.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4004億元,不良貸款率為2.10%,比年初上升0.08個百分點。
“不管個人還是小微企業,他們的融資需求普遍具有金額小、週期短、頻率高的特點,尤其網際網路信貸業務更加海量、分散。對此,我們一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數字化建設和轉型,另一方面也在積極引入像保險、融擔等增信擔保措施。”上述銀行人士介紹。
今年7月,銀保監會出臺《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第五十一條提出,商業銀行應當在書面合作協議中明確要求合作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借款人收取息費,保險公司和有擔保資質的機構除外。
這為信用保證保險和融資擔保作為增信工具提供了政策支援,商業銀行在為小微企業放貸時,可以在做好核心風險管理的前提下,引入信保、融擔等增信措施,多方合作,各自發揮優勢為普惠金融服務。
“一般來說增信機構主要有保險公司、融擔和保理三類,”上述銀行人士介紹,“保理主要針對較大資產,多數情況下不適用於小微企業或者個人融資,而融擔的體量小、槓桿小,能夠提供的擔保額度有限。因此三者對比之下,保險公司會更加有優勢。”
具體看來,相較於保險,融資擔保行業是高槓杆、高風險的行業,在以往發展過程中曾頻繁出現違規行為。儘管監管加大力度,近年來融資擔保行業超額擔保、自擔保等問題仍時有發生,有些超額擔保甚至超出了監管規定槓桿率的5、6倍。相比之下,保險公司的自留責任餘額槓桿的監督機制更加嚴格,保險公司需要定期向銀保監會報送承保資料,且年度報告中也需要做披露,監督體系更加完善。
另外,保險公司天然的分散風險屬性,決定其在風險經營方面具有專業優勢;從業務量來看,保險公司的資金實力雄厚,經營槓桿對其業務的限制較小;並且,保險成本較保證金、融資擔保公司等其他增信手段更低,債務人更易接受。
“商業銀行是普惠金融的重要主體,保險可以藉助信用保證保險增信融資的金融功能,與銀行更好地發揮協同作用、優勢互補,形成數字化服務體系的合力,共同為普惠人群、小微企業提供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有資深金融從業人員分析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暫行辦法》多次強調商業銀行強化主體責任,如第八條指出,網際網路貸款業務涉及合作機構的,授信審批、合同簽訂等核心風控環節應當由商業銀行獨立有效開展;以及第五十五條商業銀行不得因引入擔保增信放鬆對貸款質量管控。因此,商業銀行做好自主風控,防止風險管理“空心化”,始終是發展網貸業務的紅線。
2
核心能力被強調,規模發展轉場重質量
《暫行辦法》第五十五條規定,商業銀行與有擔保資質和符合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經營資質監管要求的合作機構合作時應當充分考慮上述機構的增信能力和集中度風險。
今年新冠肺炎衝擊影響下,宏觀經濟下行,行業風險上升,對此多家開展信保業務的保險公司表示將加碼風控,審慎發展信保業務。因此,對於銀行來說,在引入信保作為增信工具時,業務規模將不再是選擇合作保險公司的唯一考量,保險公司的經營資質和風險管理能力將成為關鍵考核指標。
而在今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信保新規》),其中區分了融資性和非融資性信保業務,重點聚焦高風險的融資性信保業務的監管,提高對融資性信保業務在經營資質、承保限額、基礎建設等方面的監管要求。
此外,作為《信用保險和保證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的配置措施,銀保監會組織起草的《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前管理操作指引》和《融資性信保業務保後管理操作指引》正在業內徵求意見。
業內普遍認為,銀行在選擇合作伙伴時,可從償付能力充足率、風控能力、系統能力和專業管理團隊能力四方面展開考量,這四點在財險老三家之一的平安產險和國內首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的實踐中均有所體現。
平安產險
《信保新規》第四條強調,保險公司經營融資性信保業務,必須達到:1.近兩季度末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75%,且綜合償付能力≥150%。來自中國銀保監會償付能力監管委員會的最新資料顯示,2020年一季度末,納入會議審議的保險公司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4.6%,平安產險為261.57%。
在風險管控方面,《信保新規》要求保險公司經營融資性信保業務需接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早在2012年底,中國平安已簽署協議加入央行徵信系統,並且首次接入的正是平安產險信用保證保險部分,開啟了國內保險公司接入央行徵信系統試點。另外從業務模式來看,平安產險的保證保險業務主要來源於自身生態,相較第三方平臺業務,風險要更加可控。
眾安保險
眾安保險在2020年一季度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達到614.24%,並持續多年保持500%以上。眾安保險於2016年接入央行徵信,並在2020年初順利完成央行徵信從一代到二代的切換。
根據年報,眾安保險自2019年開始主動強化風控標準,嚴格監控底層資產風險表現,聚焦頭部優質平臺合作,截止2020年上半年,眾安保險已與20家銀行建立深度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共同深耕細作普惠金融。據瞭解,眾安保險具備完善的決策審批流程,以及完整的保前、保中、保後管理機制,能夠真正做到對每筆資產進行“穿透到底層”的風控。例如保前有盡職調查、風險評估、信審會審議、上線審查等環節;保中有系統監控、自動核保與人工核保政策及流程;保後有專門的追償管理團隊。
在團隊建設上,眾安保險開展信保業務團隊擁有豐富的信用保證保險、融資擔保、銀行信貸從業經驗,2019年眾安保險的人才隊伍中,工程師及技術人員佔46.8%,並不斷加強業務培訓和人才培養,提高產品服務能力。
事實證明,保險公司經營融資性信保業務的必要基礎來源於“科技驅動”實力以及成熟的 “風險經營” 框架及實踐經驗。聚焦頭部、優質平臺、嚴格把控資產質量,在風控方面更加精細化運作,將成為未來保險公司發展信保業務的重要方向。銀行應在引入信保作為增信工具時嚴格把控保險公司自身能力,真正發揮好信保融資增信的功能,服務普惠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