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芯、石藥“迴歸”科創板紅籌湧動

由 宗政從蓉 釋出於 財經

外匯天眼APP訊 : 昨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披露,已受理中芯國際積體電路製造有限公司(下稱“中芯國際”)以及盛美半導體裝置(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盛美股份”)的科創板上市申請。 而就在幾日前,千億市值的製藥“巨無霸”——石藥集團(01093.HK)也對外公佈可能進行人民幣股份或CDR(中國存託憑證)發行並在科創板上市的初步計劃。

科創板開板將滿週年,從開板初期至今,其靈活的上市制度和對科創企業特殊性的包容,就吸引了一大批硬科技企業。

科創板制度完善還在繼續。目前,上市稽核已從1.0升級至2.0階段,上交所正在以問題為導向,最佳化科創板“資本供給”和“制度供給”。

“科創板中醫藥、電子、計算機、機械行業的集中度更高,並且在定位上強調科技驅動,重點支援六大戰略新興產業,更具備硬科技的特徵。”湘財基金總經理程濤接受採訪時稱,在對標海外科技板如納斯達克方面,科創板也更加符合類似特徵,同時未來有望接納部分中概股迴歸,科創板已經具有一定的“硬科技 國際板”的屬性。

硬科技爭相“落戶”

中芯國際是球領先的積體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盛美股份的主要客戶之一。2000年4月中芯國際成立於上海,四年之內實現美國和香港兩地上市。2019年5月,公司宣佈從將美國存託憑證從紐交所退市,轉向場外交易市場櫃檯交易。

退市一年後,中芯國際帶著千頁招股說明書闖關科創板。

據招股書,中芯國際是全球領先的積體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之一,也是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主要為客戶提供0.35微米至14奈米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積體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根據IC Insights公佈的2018年純晶圓代工行業全球市場銷售額排名,中芯國際位居全球第四位,在中國大陸企業中排名第一。

中芯國際本次擬在科創板發行不超過16.86億股(行使超額配售選擇權之前),佔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25%,每股面值0.004美元,並以人民幣為股票交易幣種,募集資金總額高達200億元。在扣除發行費用後,中芯國際擬將40%(80億元)用於12英寸晶片SNI專案、20%(40億元)用於公司先進及成熟工藝研發專案儲備資金、40%(80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2020年第一季度,中芯國際營業收入為64.01億元,同比增加38.42%;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1.43億元,而上年同期為-3.29億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5.32億元,同比增加151.83%。

另外,母公司在美上市、子公司分拆科創板的案例也將出現。盛美股份控股股東為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公司——美國盛美半導體(ACMR)。該公司曾於2019年6月宣佈,未來三年將設法使其主要運營子公司盛美半導體裝置(上海)的股票科創板上市。時滿一年,上市關鍵的第一步驟已然完成。

公開資訊顯示,盛美股份選擇第四套標準申請科創板上市,即預計市值不低於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此次成功發行股票後,盛美股份將與ACMR分別在上交所科創板和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掛牌上市。

據招股書披露,盛美股份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裝置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清洗裝置、半導體電鍍裝置和先進封裝溼法裝置等。此次擬募資18億元,7億元將用於盛美半導體裝置研發與製造中心,4.5億元將用於盛美半導體高階半導體裝置研發專案,剩餘的6.5億元則作為補充流動資金。

資料顯示,盛美股份2017到2019年三年間營業收入分別為2.54億元、5.50億元和7.57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086.06萬元、9253.04萬元和1.35億元。其中,半導體清洗裝置為主要收入來源,從2017年2019年分別佔總收入的86.27%、92.91%和84.10%。

實際上,半導體公司在科創板備受投資者青睞。截至發稿,中微公司(688012.SH)股價報226.6元每股,較發行價上漲781.1%,芯源微(688037.SH)報129.96每股,較發行價上漲481.9%。

紅籌上市之路打通

紅籌“扎堆”?需要看到的是,科創板開板一年,紅籌企業上市規則上已經沒有障礙,而隨著案例增多,實踐過程也越來越順暢。

近日,近千億市值的港股藍籌石藥集團(01093.HK)也宣佈將在科創板實現“A H”。據市場人士預計,石藥集團入駐科創板,市值或達1600至2000億元,有望位列科創板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4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創新試點紅籌企業在境內上市相關安排的公告》(下稱《試點公告》),已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和尚未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在境內發行股票或CDR,標準都大大降低。

對於已境外上市紅籌企業的市值要求做出調整,提供兩條標準供選擇。一是市值不低於 2000 億元人民幣;二是市值 200 億元人民幣以上,且擁有自主研發、國際領先技術,科技創新能力較強,同行業競爭中處於相對優勢地位。

這一調整,為部分中概股迴歸創造了條件。

更重要的是,科創板堅持嚴格的“硬科技”導向,使得板塊具有較高科創屬性的溢價,這對同為硬科技公司的部分紅籌企業而言,頗具吸引力。

《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的釋出,明確了企業科創屬性的內涵和外延,並以“3 5”項具體可量化的標準,為“硬科技”創新企業提供了實際意義上的規範性指引。

“科創板的定位非常清晰。”匯豐晉信基金投資總監鄭宇塵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稱,從目前已上市公司的行業分佈來看,科創板聚焦於科創成長型行業的特徵非常明顯。

據他統計,科創板已經上市的104家公司中,屬於TMT行業的公司42家,醫藥生物行業公司22家,合計佔比已經超過60%,而TMT行業中又以從事半導體和計算機軟體開發業務的公司居多,體現了科創板公司具有很強的“硬科技實力”。

從開板到現在尚不足一年,科創板制度完善也一直在進行。今年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提出意見建議,希望科創板可以更好地服務企業和投資者,更好的助力科創企業發展。

上交所也立即作出回應,並表示將最佳化“資本供給”和“制度供給”。

“資本供給”方面,上交所將構建更為高效的併購重組和再融資制度,研究推出鼓勵吸引長期投資者的制度,完善股份減持制度,平衡好大股東正常股份轉讓權利和其他投資者交易權利背後的利益需求。在“制度供給”方面,上交所表示將適時推出做市商制度、研究引入單次T 0交易等。

截至4月30日,百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全部披露了2019年年度報告。統計資料顯示,科創板公司業績穩中有升、研發投入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成果成效顯著、資訊披露有效性提升。2019年,科創板公司合計投入研發金額117億元,增幅達23%;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平均為12%,持續保持力度;研發人員佔員工總數比例超過三成,較上年增長10%。

除了助力科創企業獲得更大發展,讓更多投資者分享科技成長的成果也是科創板的一大目標。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多位公募高管都表示投資科創板以來收益較為可觀。

鄭宇塵就表示,基金投資者對於科創主題的基金較為認可。從去年4月底至今,科創主題的基金共成立了52只,發行總額在338億元左右。這批科創主題基金成立至今的平均收益率超過了18%;部分靠前的產品收益率超過了35%,給投資者帶來了相對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