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盛商管二度赴港IPO:佈局過於集中,高毛利存隱憂

星盛商管二度赴港IPO:佈局過於集中,高毛利存隱憂

首次折戟後,7月20日,星盛商業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盛商管”)再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

除了資料更新及面臨的市場新情況,新舊招股書並無多大區別。星盛商管依舊由黃楚龍次子黃德林擔任掌門人。截止到2020年4月30日,公司管理合計45個購物中心及商業綜合體,遍及17座城市。

在業內人士看來,星盛商管港交所敲鐘或只是時間問題。不過,波動的負債率、業務佈局高度集中等問題,或將影響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

波動的負債率

這是星盛商管年內第二次提交IPO招股書。

2020年1月17日,星盛商管首次提交招股書。按照港交所規定,上市企業若在6個月內沒有收到交易所聆訊,原有招股書將失效,企業需要再次申請。從星盛商管二次遞表的速度來看,其上市慾望頗為強烈。

在新的招股書中,星盛商管增添了2019年四季度,以及2020年前4月的營運及財務資料。資料顯示,2020年前4月,星盛商管實現營業收入1.36億元,同比增長10.5%;淨利潤4467.2億元,同比增長0.39%。在過去的2017年、2018年、2019年,星盛商管的營收分別為2.78億、3.29億、3.87億;相應的淨利潤分別為4794萬、7779.5萬、9560萬。

星盛商管二度赴港IPO:佈局過於集中,高毛利存隱憂

盈利逐年遞增的另一面是負債率的波動,招股書披露,星河商管資產負債率先由2017年的59.6%降至2018年的52.2%,隨後又在2019年底猛增至87.9%。

藍鯨房產注意到,這主要是因為股東要求的“股息支付”。當年度,星盛商管向股東支付了2個億的股息。截止到2019年底,星河商管總資產2.95億元,較2018年底的4.57億元下滑了35.45%。由於資產縮水,星盛商管負債比率升至87.9%,流動比例從2.2下滑至1.2,償債壓力陡增。

2020年前4月,隨著流動負債的減少,星盛商管負債率也降低至73.2%,但依舊處在歷史高位。

知名地產分析師嚴躍進向藍鯨房產指出,星盛商管的負債率放在行業中來看略有偏高,可能會引起投資者的顧慮。後續企業需積極夯實業務,扭轉高負債率的局面。

外拓或致毛利率下滑

作為以商業運營為主要內容的服務商,星盛商管的毛利率一直維持在較高的水平。

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以及截至2020年4月30日止四個月,星盛商管的整體毛利率為49.9%、51.7%、51.8%、60.2%。呈不斷上升的趨勢。

對此,星盛商管在招股書中解釋稱,星盛商管整體毛利率主要受到商業運營服務的運營模式組合影響。整體而言,品牌及管理輸出服務的毛利率為三個運營模式當中最高,原因為僅承擔與專案相關的員工成本。截至2020年4月底,品牌及管理輸出服務毛利率高達77.2%。

而星河控股及其聯絡人開發或擁有的部分物業由委託管理服務模式及整租服務模式管理,毛利率相對較低。此外,毛利率亦受商用物業的位置所影響。招股書中稱,星盛商置大部分收入及毛利乃產生自大灣區(尤其是深圳)。

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4月30日,星盛商管已將地域覆蓋範圍擴充套件至中國17個城市,管理合共45個購物中心及商業綜合體,合約面積116.1萬平米;其中有25個專案位於大灣區(16個位於深圳),大灣區的合約面積佔總合約面積的41.1%。同期,來自大灣區的收入則佔到星盛商管的72.5%。

顯然,作為起家之地,大灣區及深圳在星盛商管中依舊有著特殊的地位。然而,在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看來,當區域市場逆轉或行業政策發生變化時,佈局過於集中可能會對企業業績帶來較大沖擊。不過,如果星盛商管逐步向較低線城市開啟擴張,公司高毛利率的情況或難以維持,星盛商管在招股書中亦坦承了這一點。

此外,公司對股東方依賴過多,也是外界對星盛商管的又一顧慮。據招股書披露,公司大部分收入均產生自向星河控股及其聯絡人開發或擁有的商用物業提供的服務,於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及2020年4月30日止,該項分別佔收入總額的90.2%、88.4%、89.5%及85.4%。截至2020年4月30日,星盛商管管理共30個由星河控股及其聯絡人人開發或擁有的商用物業,合約面積約125.6萬平方米,佔總合約面積的44.5%。

二度衝擊IPO,折射出星盛商管對資本市場的渴望。然而,較高的負債率以及業務過於集中等問題,始終是企業發展難以迴避的“攔路虎”。接下來,星盛商管將會如何解決?藍鯨房產會持續觀察。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11 字。

轉載請註明: 星盛商管二度赴港IPO:佈局過於集中,高毛利存隱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