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髮行兩極分化29家公司年內“未開張”

明星基金長期賺錢效應持續發酵,在基金髮行市場展現出強大的吸金能力,在百億級爆款基金帶動下,行業頭部公司新發基金規模已突破700億元。

然而,新發基金市場的兩極分化也愈演愈烈,年內有15家基金公司募集規模不足5億,另有29家基金管理人“顆粒無收”。

前十大公募

新發基金3900多億

Wind資料顯示,截至6月12日,今年以來共有114家基金管理人發行了586只新基金,總規模8535億元。發行規模前10名的基金公司募集規模合計3930.58億元,佔比46%。

從基金公司方面看,首募規模270億元的易方達均衡成長、發行規模165億元的易方達研究精選等爆款產品,讓易方達基金年內發行規模達到703.4億元,位居新基金髮行總規模之首。廣發、匯添富基金年內新基金髮行規模分別為496.91億元和434.57億元,分列第二、三位。華夏、銀華、博時、南方、鵬華、富國等6家公募新基金募集總規模都超過了300億元;景順長城、交銀施羅德基金、民生加銀皆在200億元以上;華安、平安、東方紅資產管理等12家基金管理人躋身新發基金百億元俱樂部。

與此同時,在全部143家基金管理人中,有29家在發行領域顆粒無收,15家基金管理人新發基金總規模不足5億。

談及新基金髮行市場的馬太效應,北信瑞豐基金表示,“強者恆強,贏者通吃”越來越成為新基金髮行的特點,這反映出投資者愈發理性,在選擇基金產品時更看重管理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明星公司、明星基金經理效應凸顯。

在北信瑞豐基金看來,近年來公募基金行業格局呈現出明顯的結構分化:頭部公司的投資和運營管理經驗豐富,投研管理體系更加完善,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贏得了市場聲譽,對優秀人才、成熟投資者的吸引力更強。

匯安基金零售業務部總經理魏嵬認為,馬太效應是一個行業成熟度的體現。公募基金行業經過20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相當好的成績。基金公司的品牌影響力、渠道深度以及客群基礎,逐漸形成了資管機構應有的護城河。

據魏嵬觀察,新基金髮行向龍頭公司集中,但新發規模排名和存量規模排名並不是絕對的正相關,有的在上升、有的在退步,還有彎道超車,也說明公募基金行業發展空間依然巨大。

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高階分析師楊晗認為,規模向龍頭公司集中,顯示公募基金的業務模式、在資管行業中扮演的角色更加清晰。一般來說,行業馬太效應一旦成為趨勢,就不會輕易發生逆轉。

深耕細分領域

走“小而精”發展道路

在資金和資源向大型公募集中的過程中,不少中小公司在尋找自己的定位和獨特優勢,在產品細分領域和創新產品方面做好前瞻性佈局,努力打造在產品發行方面的競爭力。

魏嵬認為,資管行業是公平的,馬太效應會一直存在,但結構未必始終穩定。資管行業的品牌、規模、市場、投資都是一場複利,那些能夠堅守自己能力邊界、做出長期產品規劃並言行一致的基金管理人,才能最終獲得投資者的信任。

北信瑞豐基金表示,資金和資源向大型公募集中或成為公募行業的常態,兩極分化的格局趨勢將愈發明顯。對小型基金公司而言,面臨的市場競爭將日趨激烈。但嚴峻的生存環境也會倒逼小型基金公司不斷改革創新,在細分領域深耕細作,努力研發適合自己的特色產品,最終具備差異化競爭優勢,形成具有清晰辨識度的市場品牌,走出一條“小而精”的發展道路。

北信瑞豐基金分析,小型基金公司通常產品線尚未布全,更需要透過把握市場節奏,左側佈局各主要型別產品,以期在未來市場打造適合投資者需求的基金產品。此外,在產品發行時,還應積極透過公司的營銷渠道以及有特色、新穎的營銷方式,推動產品銷售,共同推動公司整體規模實現從小到大的擴張。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68 字。

轉載請註明: 基金髮行兩極分化29家公司年內“未開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