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條和樓市有關的政策變化都會引起市場的躁動。今日,一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釋出的新聞又刷屏了大家的朋友圈!
8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該法自2021年9月1日起施行。
基於目前1%-2%的實際稅率,有自媒體將新契稅法第三條的規定,解讀為契稅稅率上調,可能引發購房成本上升。對此,公眾也紛紛表達了“契稅上調”的憂慮。
有過買房經歷的人都知道,目前契稅稅率多在1%-3%。有自媒體稱,如果以300萬每套的總價計算,《契稅法》實施後,意味著買房要多交契稅4萬-6萬元。一時間,“今年不買房,明年多掏錢”成為網路熱議話題。
實際情況真的如此嗎?
答案是否定的。
實際上,我國契稅稅率一直就是3%-5%。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法》出現之前,我國施行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其中明確規定,契稅稅率為3%-5%。
所以,契稅上調的說法根本就是誤讀。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明年9月開始實施的《契稅法》,還是1997年實行至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在明確稅率後都緊接著一句話——契稅的適用稅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規定的幅度內按照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定,並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備案。也就是說,地方政府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因城施策、因人施策地對樓市進行調控。
“從全國實際執行情況來看,基本沒有按照5%(徵收契稅)的,基本都是3%左右,很多城市出臺的減免契稅的政策後,契稅也就在1%-3%。”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說。
公開資料顯示,以上海為例,90平及以下住房,首套房契稅按總房款的1%繳納,非首套按3%繳納;90平以上的,首套房契稅按1.5%繳納,非首套,按3%繳納。再如,長沙規定,首套和二套房產小於或等於90平的,均按總房款的1%繳納契稅;大於90平,首套按1.5%,二套按2%。
本次《契稅法》在繼續賦予地方政府制定適用稅率的同時,進一步指出“省、自治區、直轄市可以依照前款規定的程式對不同主體、不同地區、不同型別的住房的權屬轉移確定差別稅率。”
今年上半年,部分三、四線城市為提振內需出臺了一些針對購房需求端的刺激政策,契稅補貼即是形式之一。
比如,今年2月,衡陽市住建局等十部門出臺了《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政策》,其中提到,購買新建商品房和存量住房(即二手房)所繳契稅稅率為1%的,政府全額補貼,所繳契稅稅率為1.5%的,由市財政按所交契稅的2/3對購房人予以補貼,所繳契稅稅率為2%以上(含2%)的,由市財政按所交契稅的50%對購房人予以補貼。
再如,根據廣西欽州市的政策,今年3月在欽州購買新建商品房的,按已繳契稅為基數,契稅補貼比例為100%;4月購買,補貼比例為80%;5、6月購買,補貼比例為50%。
嚴躍進表示,相較於1997年國務院釋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契稅暫行條例》,《契稅法》的出臺標誌著契稅領域的法規從過去的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這對於後續規範和指導住房等交易有更強的約束性。
“在住房領域有三個重要的稅費專案,包括契稅、增值稅和個稅。後續待增值稅法透過,住房交易的三大稅費專案都將具有明確的法律支援,相關效力更高。”他說。
據國家稅務總局工作人員回應,最新的契稅法與《財稅〔2016〕23號》並不衝突。這也就意味著,只要地方不做具體的相關調整,新契稅法很大機率不會影響現在的稅率。
一般來說,稅費的變化關係到整個市場的冷熱,難免有城市為了打擊樓市過熱出臺相關政策,例如深圳,7月就把營業稅2年免徵調整為5年免徵,想賣房還要再等三年,原戶主持有成本高了,這筆費用就極有可能落到購房者頭上。
綜合自中國人大網、騰訊新聞、中國房產超市網、新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