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張小泉”首發過會,“刀剪第一股”將誕生。2月3日,就尋求上市一事,張小泉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正處於發展階段,要全部實施公司的發展戰略,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在2月2日舉行的創業板審議會上,張小泉獲得透過。
走出江浙一直在張小泉發展規劃中,上市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上述規劃。不過,這一過程似乎並不容易,目前,張小泉的生產主要依賴OEM代工模式,而這種代工模式對張小泉的產品質量管控提出較大挑戰。另外,市場其他刀剪品牌不斷增加,競爭越發激烈,張小泉能否在市場中站穩腳跟還有待考驗。
首發過會
百年老字號為獲資本加持,尋求上市的情況並不少見,張小泉便是其一。在遞交招股說明書時隔半年後,張小泉終於成功過會。
深交所官網資訊顯示,在2月2日舉行的創業板上市委審議會上,張小泉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資訊披露要求。此番成功過會,張小泉將成為A股市場的“刀剪第一股”。
張小泉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正處於發展階段,要全部實施公司的發展戰略,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同時,公司需要一個平臺來支撐此後發展中的資本運作。
快消新零售專家鮑躍忠表示,近兩年,不斷有老字號登陸資本市場,激發發展活力。對於張小泉而言,資本的加持加上自身百年積澱的品牌影響力,將推動其進一步擴大市場,增強其研發實力,鞏固自身競爭力。
公開資料顯示,張小泉是一家集設計、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現代生活五金用品製造企業,主要產品包括剪具、刀具、套刀剪組合和其他生活家居用品,至今已有400多年曆史。
根據張小泉此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此次IPO擬公開發行新股不超過3900萬股登陸創業板,保薦機構為中信證券;首發募集資金約4.55億元。從其業績資料來看,張小泉近幾年發展呈穩定的上升趨勢。2017-2020年上半年,張小泉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41億元、4.1億元、4.84億元、2.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884.16萬元、4380.85萬元、7230.07萬元及3281.46萬元,整體呈穩定增長態勢。
依賴代工存風險
業績穩定的背後並非一片坦途。根據其披露的資訊,張小泉在近兩年的發展中仍面臨著一些問題和風險。
在招股說明書中,張小泉稱報告期內公司OEM供應商生產產品數量和金額佔庫存商品總入庫數量和金額的比重較高。如果公司不能持續保持對外協供應商的良好管理,將存在影響產品質量、耽誤生產進度的風險,進而給公司整體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資料顯示,目前張小泉的OEM產量已經高於自主生產產量,2017-2020年上半年,OEM模式分別生產產品1849.35萬件、3039.22萬件、2980.78萬件及1746.24萬件,相當於同期產品總生產量的68.48%、76.51%、75.16%及77.69%。
對此,創業板上市委員會也提出質疑,要求張小泉說明保障OEM產品質量和防止技術洩密的主要措施。
資料顯示,在2017年、2020年,張小泉因產品質量及標籤問題,被京東自營平臺分別處罰1萬元、3000元。此外,資料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張小泉退換貨的金額分別為533.38萬元、298.45萬元、595.66萬元及264.77萬元,其中產品質量問題發生的退換貨金額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1.17%、0.32%、0.51%、0.41%。
對於產品質量如何保障等問題,張小泉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公司對產品質量較為注重,公司已制定了嚴格的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從採購、生產、銷售的各個環節進行全過程質量控制等,以確保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或許為擺脫OEM代工模式帶來的不確定性,張小泉此番上市主要目的為自建研發基地。在此番募集的4.55億元中,有3.54億元將用於張小泉陽江刀剪智慧製造中心專案。據瞭解,專案建成後,將形成刀剪等相關產品3010萬把/年的生產能力,總產能將達到4289萬套/年。
2019年,張小泉銷售的刀剪數量為3200萬把/套,此次新專案建成後,新增的產能將遠超目前的銷售能力。同時,2020年上半年,張小泉存貨賬面價值為1.29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為44.77%,存貨計提的跌價準備餘額為143.28萬元。產能超銷售能力的同時存貨大增。張小泉如何消化這些新增的產能及存貨將成為一個難題。
突圍不易
張小泉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做世界的張小泉”一直是公司的願景。但就目前的發展情況而言,成為“世界的張小泉”之前還需要突圍江浙地區。
“南有張小泉,北有王麻子”的俗語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張小泉發展的侷限性。根據張小泉披露的資料,其業務主要集中在以江浙為主的華東地區,全國化的佈局仍然不足。2017-2020年上半年,線上華東地區的銷售額分別為1439萬元、1859萬元、2449萬元、2086萬元;佔比分別為48.94%、48.89%、47.64%、45.32%。
北京商業學會副會長賴陽表示,雖然在全國化的發展上,張小泉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但此番登陸資本市場,在資本加持下不管是對於產品的研發還是在全國範圍內的佈局,對走出江浙及整個南方都有著一定的積極影響。
在張小泉突破江浙的侷限走向全國的背後,是近幾年刀剪市場競爭的加劇。資料顯示,截至目前,全國有近3000家企業從事刀剪生產,2019年刀剪行業全國市場總量約991億元,按照營業收入計算,張小泉在全國的市場份額僅為0.5%。
其中已經登陸資本市場的也不在少數,比如成立於1998年的蘇泊爾,在全國範圍內共擁有五大研發製造基地,其中明火炊具品類中刀具、廚房工具等產品在市場上具有較好的知名度。同時,成立於1993年的愛仕達也是其面臨的競爭對手。據瞭解,愛仕達目前共有三大生產基地,同樣在炊具類產品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此外,在國際上具有一定市場的雙立人,其在德國、日本、義大利、比利時、法國、中國設有6個生產和研發基地,同樣在刀具市場有著不小的知名度。
賴陽表示,張小泉雖然在國內有著一定的知名度,但從國際市場來看,在產品的材質、加工工藝、技術水平等方面還有著較大的差距。對於張小泉而言,無論是實現全國化還是走向國際,都需要在產品質量及研發上不斷投入進而增強自身競爭力。
對此,張小泉相關負責人稱:“未來,公司將不斷加大對研發中心的投入,提升公司產品的質量和效能,不斷推動張小泉產品和品牌全面進入國際市場,不斷提升公司的行業競爭力和整體的綜合實力。”
北京商報記者 錢瑜 張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