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層設計清晰 多層次資本市場展新顏
30年來,從“塔尖”到“塔基”,以滬深交易所、新三板和區域股權市場為主體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初步成型。
30年來,從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到科創板、新三板精選層、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落地,“任督二脈”逐步打通,暢通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血脈”。
30年來,一系列制度、規則逐步與國際接軌,一大批科創企業生根發芽,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持續完善,市場有效性明顯提升,有力支援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站在註冊制全面推廣新階段,改革呼喚一個統一、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格局,“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成為“高頻詞”。更加清晰的頂層設計,為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資本市場指明瞭方向,多層次體系將走向有機銜接的閉環。
夯實基礎
改善社會融資結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維度是加快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迅速。
20世紀90年代初,滬深交易所開業標誌著全國性資本市場正式建立。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資本市場結構”,資本市場的多層次構建提上日程。
2004年5月,深交所設立中小企業板,並於2009年10月推出創業板,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初具雛形。
為進一步擴大資本市場對中小微企業的覆蓋面,2012年7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新三板的設立標誌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2019年,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進一步增強了資本市場對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的服務水平。
至此,以滬深交易所、新三板和區域股權市場為主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逐步形成,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深度不斷提高,為我國經濟的轉型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北京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中心名譽主任曹鳳岐認為,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取得最大的成就是基本建成了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錯位發展
2020年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進一步深化改革的大年,堅守科創板定位,推進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落地,深化新三板改革等齊頭並進、成效初顯。
7月27日,新三板精選層開市交易,多層次資本市場再添生力軍,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企業迎來科技與資本融合新通道。
“公開發行制度、投資者適當性標準變化將在提升市場流動性與發揮市場定價功能的基礎上打通投融資渠道,而後續的轉板制度將給企業進入更高層次發展階段提供路徑。新三板改革後將更加有效發揮資本市場塔基功能。”長城證券做市商業務部總經理顏剛分析。
8月24日,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下首批企業上市的鐘聲在深交所敲響。創業板正式步入註冊制時代,開啟了不斷自我更新、助力資本市場革新、服務實體經濟創新的新紀元。
“創業板改革並試點註冊制和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均是推進註冊制改革的重要手段,兩大板塊功能定位各有側重,透過錯位發展,加大市場供給,為促進股權融資帶來更多源頭活水。”中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秦培景指出。
專家認為,錯位發展、適度競爭是2020年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的重點。
“創業板、科創板和精選層的板塊定位有清晰的區分,在發行、上市、資訊披露、交易及退市等基礎制度上均有差異化安排。因此,創業板推行註冊制改革後將與科創板和精選層錯位發展,並推動形成各有側重、相互補充的適度競爭格局。”開源證券分析師孫金鉅表示。
補齊短板
儘管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取得長足進展,但內部聯通效率不高等短板亟待補齊,服務經濟發展的綜合能力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註冊制將適時向全市場推廣,有利於進一步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短板,聯動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改革,開啟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各司其職又高效聯通的新局面。
“針對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不充分、不平衡問題,應當統籌平衡好五個方面的關係,即直接金融與間接金融的均衡發展關係、場內市場與場外市場的協同發展關係、投資功能與融資功能的協調發展關係、中介機構能力與責任的對等匹配關係、激勵創新與防範風險的適度相容關係。”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執行副會長安青松指出。
專家指出,目前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多元市場體系尚待發展完善,應當大力發展債券市場、金融期貨及其他衍生品市場,規範發展產權市場。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