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港股快運第一股”安能物流上市

由 淡圖強 釋出於 財經

與物流息息相關的“雙十一”當天,物流行業又誕生一家百億市值公司。

11月11日,安能物流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股票程式碼9956,正式成為“港股快運第一股”。據悉,此次上市,安能將發行8022萬股股份,發行價為13.88港元/股,募資淨額約為10.1億港元。

安能物流計劃把集資所得約40%用於在戰略地區興建、升級和潛在收購5至10個核心中轉樞紐、約30%將用於投資幹線運輸車隊、約20%將用於投資於科技創新,以及約10%將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截至當日收盤,安能物流跌幅2.88%,報13.48港元/股,市值約156.72億港元。

曾砍掉虧損的快遞業務

如果按照貨物的單票重量來劃分,公路運輸行業一般可以細分為三個板塊,即快遞、零擔和整車,快遞主要運送的是10公斤以下的包裹,面向的主要是電商商家;零擔及整車運送的是大件包裹或更大重量級的貨物,面向的是B端的商家。零擔在市場規模、市場集中度和效率方面,定位在快遞包裹派送與整車之間,這正是安能物流聚焦的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安能物流也曾經發展過快遞業務。招股書披露的業務發展里程碑顯示,安能物流2010年在上海成立其前身上海安能物流有限公司,2012年開創貨運合作商平臺模式,2014年推出定時達產品。

2016年,安能物流曾一度進軍快遞領域。安能跨界發展快遞業務並非沒有理由,根據招股書披露的資料,2015年至2020年間,快遞市場規模的複合年均增長率為27.5%,要遠遠高於零擔和整車;但彼時,通達系等行業巨頭們進入快遞行業已經有十多年了,而且與電商公司關係緊密。此外,在2016年,順豐、圓通、申通、韻達均借殼在A股上市,中通則是赴美IPO,五大民營快遞公司陸續登陸資本市場,在資本的幫助下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雖然當時的中國快遞市場已經巨頭林立,但在電商增長的驅動下,快遞行業也快遞發展,安能一度信心滿滿,擬投入資金20億在全國建設分撥中心和網點,並宣佈實行派費補貼,與通達系打價格戰。

鉅額的投入給安能帶來的是鉅額的虧損,這一點從招股書上也可以看出來,2018年安能的快遞收入為5.19億元,而快遞業務的毛利為-12.08億元,2018年安能物流的整體淨虧損高達21.13億元。2019年初,安能決定戰略退出快遞業務,專注於核心零擔業務,這一年安能快遞的業務收入銳減到323.7萬元,公司淨虧損也大幅減小到2.14億元。

安能物流在招股書中稱,快遞業務在2018年及2019年產生虧損,主要是因為一方面中國快遞市場的競爭激烈,另一方面安能的快遞業務營運未滿三年,沒有實現規模經濟以改善利潤率。回顧當時的“斷臂之舉”,安能物流董事長王擁軍也稱其為“史詩般的撤退”。

“快運之王”市場佔有率僅0.5%?

退出快遞業務,專注於核心零擔主業之後,安能物流很快扭虧為盈。資料顯示,2020年,安能物流實現了2.18億元的淨利潤。

不過,剛扭虧為盈,安能物流又面臨虧損。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四個月,安能物流錄得虧損22.5億元,淨虧損率為79.3%。對此,安能物流解釋稱,截至2021年4月30日止四個月,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虧損為22.07億元。

深耕零擔快運11年,安能物流如今已經成長為快執行業的頭部玩家,被稱為“快運之王”。招股書披露的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0年間,安能物流的年貨運總量分別為732.6萬噸、813.8萬噸、1021.1萬噸,平均每日貨運量分別為2.57萬噸、2.89萬噸、3.84萬噸。2021年前四個月,安能物流的貨運總量為361.9萬噸,日均貨運量已經達到了4.41萬噸。最近資料顯示,2021年上半年,安能物流的貨運量較去年同期增加48%。

根據艾瑞諮詢的資料,按貨運總量計,安能物流的快運網路是中國最大的快運網路,具體來看,2020年安能的貨運總量1020萬噸,在中國所有的快運網路中的市場份額為17.3%,而第二大快運網路的貨運總量約為840萬噸。

與市場規模0.8萬億、市場份額高度集中的快遞市場相比,中國的零擔市場規模高出了接近一倍,但同時這個市場又高度分散。艾瑞諮詢資料顯示,按貨運總量計,2020年,中國快運網路的市場規模佔中國零擔市場的3.1%,雖然安能物流自2017年以來是中國零擔市場最大的快運網路,但就2020年的貨運總量而言,安能的市場份額在整個零擔市場中的佔比也只有0.5%。

而安能物流此次募資,核心目標是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導地位,加速中國零擔行業的整合,並在未來幾年內保持強勁的盈利性增長。招股書顯示,安能物流擬將股份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用於以下用途:約40%將用於在戰略地區興建、升級和潛在收購5至10個核心樞紐,應對高速增長的業務及改善網路結構,確保實現穩定和長期規劃;約30%將用於投資幹線運輸車隊,進一步提升營運效率;約20%用於投資科技創新;約10%用作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等。

行業競爭激烈

在快遞行業,頭部的快遞巨頭們擁有整個行業超過80%的市場份額,相比之下,快執行業市場分散,仍被認為是一個“藍海”市場。

但值得關注的是,安能物流雖然市場份額在中國所有快運網路中排名第一,但在營收規模上,安能物流前面還站著順豐和德邦。

具體來看,2018年至2020年間,安能物流的零擔收入分別是48.13億元、53.35億元、70.82億元。2021年前四個月,零擔收入為28.4億元,同比增幅為127%。

順豐控股2020年年報顯示,2020年,順豐快運整體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185.17億元,同比增長46.27%,營收規模在零擔快運主流玩家中排名第一。德邦2020年年報顯示,2020年,其傳統的快運業務營收為100億元。與這兩家相比,安能物流的營收規模還有一定的差距。

而且,這些巨頭們對快運業務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大。順豐快運在2019年開始成立獨立品牌,由獨立公司來運營,並快速發展,成為集團新業務中首個營收破百億的業務板塊,此前,順豐快運還多次被傳出分拆上市的訊息。

此外,百世快運也是一個實力玩家。2020年,百世快運的營收為51.6億元,營收規模和貨運量均在安能物流之下,不過從去年開始百世集團開始調整戰略,聚焦核心物流主業,近期百世還將國內快遞業務出售給極兔速遞,出售之後,百世未來將聚焦快運與供應鏈業務。

快遞物流專家、貫鑠資本CEO趙小敏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排在行業前兩名的玩家,尤其是順豐快運,其規模和體量今年可以達到更高的標準,後面的梯隊如果不能儘快完成資本化,則距離空間會越來越大,成本難以覆蓋、融資手段也會很單一的情況下,可能會面臨生存的大挑戰。

對於安能的上市,趙小敏認為,相當於給市場注入了強心劑,也是安能的轉折事件,安能將有機會加速擴大規模和競爭力。

記者:蔡淑敏

編輯:馬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