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涼,歐洲人感受的寒意可能前所未有:
為期3天的檢修之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宣佈,由於多處裝置故障,“北溪-1”天然氣管道不再按期恢復供氣。
8月31日,“北溪-1”天然氣管道開始進行檢修,再次停止供氣。
在俄氣公司剛宣佈停氣的訊息後,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了近一週,漲幅近40%。
每當“北溪-1”天然氣管道的流量減少,都是歐洲天然氣價格出現跳漲的轉折點:
6月16日起,“北溪-1”供氣量減至40%,15日,歐洲天然氣價格上漲24%;
7月27日起,“北溪-1”供氣量減至20%,25日、26日,歐洲天然氣價格都上漲了至少10%。
“北溪-1”的閥門開關挑動著歐洲的神經。
更何況,這次停氣更加迫近即將到來的冬季,一種危機開始在歐洲醞釀。
寒冬將至,歐洲的危機不只是缺氣這麼簡單。
歐洲是否能夠平穩過冬,歐盟的天然氣儲備率是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
資料顯示,8月30日,歐盟天然氣儲備率已經達到80.4%,並且正在按照往年正常的儲備速度推進。
這意味著,歐盟已經提前、超額完成了當下這一階段的儲氣目標。
歐盟提出今年的儲氣目標,也是在俄烏衝突升級、歐洲天然氣價格第一輪暴漲後。當時,歐盟的天然氣儲備率,只有40%不到,並且一度出現了減少的趨勢。
在評估了冬季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中斷的風險後,歐盟透過協議要求,今年11月1日前,歐盟成員國的天然氣儲備率,至少要達到總容量的80%。
過去半成天然氣都從俄羅斯進口的德國,現在的儲備率也已經達到了84%,天然氣市場運營商歐洲貿易中心的執行董事最近還預計,德國不會出現全國性的天然氣短缺,德國人在這個冬天不會挨凍。
不過風險依舊存在——區域性的短缺不能被排除。
放到歐盟層面更是這樣。雖然看總體歐盟是達標的,義大利、匈牙利等國,儲氣卻一直低於過去的平均水平。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社交媒體上置頂了歐盟天然氣儲備率達標80%的訊息,照片上從左至右依次是:拉脫維亞總理、愛沙尼亞總理、丹麥首相、芬蘭總理、立陶宛總統、馮德萊恩。
由於俄羅斯供氣減少,歐盟國家必須尋找替代。俄烏衝突升級後,歐盟成員國開始在歐洲大陸之外四處奔走,購買天然氣:
4月,義大利頻頻派出高官前往非洲尋找天然氣供應源,至少與3個國家簽署了合作協議;
5月,緊隨義大利的是德國,德國總理朔爾茨開啟了他的首次非洲行,接連訪問三國;
8月,法國總統馬克龍訪問了去年關係還在惡化的阿爾及利亞,雙方開始協商,將阿爾及利亞供給法國的天然氣量提高50%;
......
而當歐盟國家同時開始分頭行動時,這已經不是一個簡單的供需問題,而會引發蝴蝶效應。
這和糧食危機是一個道理,如果糧食減產20%,糧價不會只漲20%,而是會無限高——誰都擔心自己成為那個吃不上糧食的人,哄搶之下,糧價會不斷上漲。
這也直接反映在了天然氣的交易價格上。現在,就拿滿載液化天然氣的運輸船來說,從美國出口的,成本是6000萬美元/艘,但最終賣到歐洲的成交價格高達2.75億美元/艘。
與此同時,素有歐洲天然氣價格“風向標”之稱的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在8月突破了300歐元/兆瓦時,是去年同期的7倍,更是比能源危機前的平均價格高出了10倍以上。
△3月拜登前往歐洲參加北約特別峰會、G7首腦峰會和歐盟峰會,承諾要向歐洲出口更多的液化天然氣
並且被抬高的還不只是能源本身的價格。
由於液化天然氣運輸緊俏,只要有空船,會被馬上訂走。液化天然氣運費價格評估機構的資料顯示,光算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租金,價格就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
租賃價格高漲,連帶著造船的訂單都已經爆滿,韓國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生產國,這裡的造船廠在2027年前已沒有餘力承接新訂單。產能有限的情況下,新建船隻的費用都漲了26%左右。
液化天然氣市場的上下鏈條,全都進入了相互抬價的局面。
要知道,這些多出來的成本,可都得由買方,歐盟國家自己來承擔。歐盟內部沒有達成統一出價、統一收購的默契,就會把全球天然氣市場的槓桿“撬”到歐洲市場。
△英國發起了“凍結利潤,而非人民”的抗議
既然在“開源”問題上歐盟各國“各自為戰”,無法協調統一,歐盟決定想辦法從“節流”上進行干預。
1個多月前,歐盟提出過一項新的政治協議,根據這項協議:
要保障歐盟的能源供應安全,在未來8個月的時間裡,歐盟成員國需要根據自願,在過去5年平均消費量的基礎上,將天然氣需求減少15%。而節約下來的天然氣富餘量,可供各國間的調劑補充。
不過,在見識過歐盟各國不惜代價“囤氣”之後,這種人人自危的苗頭讓歐盟不得不在“自願”後加了半句:
若屆時出現天然氣供應短缺等情況,歐盟將採取強制措施減少天然氣需求。
據歐盟解釋,之所以這樣做,正是因為擔心歐盟成員國之間的不協調和矛盾,會扭曲歐盟的統一市場。
怕什麼來什麼,歐盟市場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混亂。
而“強制”這個詞,也引發了歐盟成員國的極大反對,有的國家直接質疑,歐盟有“越權”之嫌。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經濟專家董一凡告訴譚主,根據歐盟的執行機制,在沒有各國授權的情況下,歐盟委員會單方面出臺一個政策,然後要求其他國家強制執行,是不符合歐盟法律的。
站在歐盟的立場上,協議的初衷是要讓歐盟各國以儘可能小的集體讓步,來守住歐盟能源安全的底線。
但站在歐盟成員國的立場上,歐盟出臺的政策,其實並不能和自己的國情相匹配——各個國家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並不相同,俄烏衝突引發的能源危機對某些國家來說,並不算危機。
西班牙的天然氣來源,就不依賴俄羅斯的管道。西班牙副首相兼生態轉型大臣就表示,不願意為了非西班牙的問題,來付出經濟上的代價。
而匈牙利,是歐盟成員國中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程度最高的國家——達到了80%,節流15%,根本解決不了匈牙利的能源危機。
匈牙利外長就直言批評,“這是不合理、無意義、無法實施和有害的建議。”
歐盟委員會,裡外都不討好。但危機面前,歐盟委員會總要體現自己的作用,這也正是歐盟不惜越界,也要提出這條政策的原因。
△敲定協議最終版本的會議前,西班牙代表與德國代表進行了點對點的交流
兩週後,15%的節流協議得以透過。但最終的版本,是這樣的:
出現供應短缺時,成員國要減少天然氣需求的15%。同時,針對不同成員國的特殊情況,為提高協議執行的有效性,歐盟對部分成員國予以部分或全部義務的豁免。
島國愛爾蘭、塞普勒斯和馬耳他,與歐盟天然氣網並不連線,即便是省下天然氣,也無法給別的國家用,節流義務可以完全豁免;
緊挨俄羅斯的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還沒有正式從俄羅斯電網轉到歐盟電網,強行限氣可能導致供電直接中斷,它們的義務也可以豁免。
天然氣儲備率超出指標,或能源結構嚴重依賴天然氣、過去1年天然氣消費增長幅度較大的國家,也可以獲得義務豁免。這一條可以囊括的國家就很多了,捷克、丹麥、波蘭、保加利亞、希臘、斯洛伐克等國,都在其列。
......
算下來,歐盟一共27個成員國,可以受到特殊照顧的國家,加起來要佔到一半左右。
政策是推出了,卻是個嚴重縮水的版本。
從不同視角來評估這項縮水後的協議:
對於歐盟整體來說,只要有任何一個國家沒有按照協議執行,這項協議就沒有意義,不只是預設的目標無法達成,而是在危機面前,一旦有人選擇脫離集體而自保,則會讓集體陷入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惡性迴圈中;
對於任一歐盟成員國來說,完全寄希望於其他26個成員國能夠在危機面前做出步調一致的犧牲,最終所要承擔的風險和代價是不可估量的。
這就出現了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歐盟做出的決策無論是從歐盟整體出發,還是從具體各個國家出發都是沒有益處的。
可以說,歐盟共同決策的妥協機制,已經陷入了囚徒困境——在每個人都貪圖個體最優解時,原本大家還可以達成次優解,事實上只能達成最次解。
這從根本上違背了歐盟發展的邏輯。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許勤華告訴譚主,從歐洲煤鋼共同體,到歐洲經濟共同體,再到歐盟,各個成員國在一步步進行更多的連線,來達到“抱團取暖”的目的。
成員國選擇加入歐盟,本身就是想用一體化的力量來補足各個成員國單一力量的天然薄弱。
這也是歐盟得以成立的根本原因:
在和平年代裡成長起來的歐盟,決策的底層邏輯,是向上取捨——以共同利益最大化為著眼,向前發展,用統一的市場補足成員國各國體量不足的問題。
歐盟的前身,歐洲煤鋼共同體的成立,對於各個成員國來說都是政治和經濟上的雙贏:一方面可以擴大各個成員國的政治影響,尤其是二戰中的戰敗國,另一方面,可以將本國的資源、工業等潛力投入更大的統一市場。
當時的歐洲,有著被戰爭蠶食消耗後的現實窘迫,想要重回國際政治舞臺的一極,相互依靠、取長補短自然成為了歐洲的必要選擇。
△1950年,時任德國總理阿登納(右)接待來訪的法國外交部長舒曼(左),戰後法德和解,就煤鋼生產及儲備達成一致,是歐洲煤鋼共同體得以成立的基礎
在歐洲大陸重燃戰火的刺激下,歐盟成員國早已摒棄了歐洲區域一體化的初衷,他們不敢把“底牌”交給集體組織,而紛紛從底線思維出發,各自為政地試圖尋找著對自己來說的“最優解”。
而它造成的一個結果是,歐盟的共同政策只能著眼於怎麼樣止損,而不是讓成員國變得更好,也就是說歐盟的共同政策取的不是各個成員國利益的最小公倍數,而是最大公約數。
歐盟國家在二戰之後透過一體化建立起來的脆弱信任,在危機面前被一下擊碎,這背後有一個關鍵因素——美國。
二戰結束後,美國一直努力在歐洲大陸“經營”,透過利益的親疏遠近對歐洲不同的國家區別對待,歐盟與美國的互動過程中,各個成員國的取向有差異,也會導致其無法形成統一意志對外。
歐盟成員國各自與美國的親疏不同,就讓美國找到了空子,將楔子打入歐盟國家間的信任基礎。
殷鑑不遠,當“北溪-1”天然氣管道無法供氣時,歐盟國家是否會想起此前已經關停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是怎樣被美國拿捏來分裂歐盟的。
要知道,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德國與俄羅斯的天然氣貿易基本沒有出現麻煩。
根據美國的說法,“北溪-2”會威脅歐洲能源安全。美國以此為由,多次鼓動一些歐盟成員國去反對“北溪-2”的建設。
在這樣的挑撥下,一個能源合作的專案,最終成了地緣政治的犧牲品。
這只是美國介入歐盟的一個縮影。
不僅如此,美國還透過各種圈子將歐洲國家進一步分割離間。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方面宣佈“北溪-1”管道不會按期恢復的同一天,以美國為首的G7國家剛剛宣佈,同意對俄羅斯石油實施價格上限。
而跟在石油之後的,是歐盟正在考慮,對俄羅斯天然氣也設定價格上限。俄羅斯對此回應,一旦歐盟作出這樣的決定,俄羅斯將不會再向歐洲供應天然氣。
不知道那些還在為天然氣奔忙的歐盟國家看到這兩則訊息後,是什麼感想?
比起能源的短缺,今天的歐盟付出的代價更大——集體決策的失靈。
冬天將至,比起能源的短缺,歐洲一體化的退步才是更大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