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心聞名的水滴籌,其母公司——水滴公司近日在紐約證券交所上市了。水滴上市首日收盤重挫19.2%,這家由騰訊投資(騰訊持股比例達22.1%)的保險科技公司,開盤即破發。
曾幾何時,由於其極具潛力的賽道(中國壽險和健康險市場)以及快速增長的使用者數量,水滴公司在創立僅僅數年間,就先後拿到騰訊、藍馳創投、創新工場、高榕資本、IDG資本、美團點評、中金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融資,被資本熱捧。
那為何水滴上市首日,資本紛紛出逃,這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水滴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在於:水滴獲取使用者和變現的能力都很強,但是卻面臨增產不增收的問題。
水滴公司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水滴累計的保險使用者數量約為7940萬人。2018年、2019年、2020年,累計的購買保險使用者人數為170萬、880萬和1920萬。透過“水滴保”平臺產生的首年保費(FYP)收入分別為9.72億元、66.68億元、144.26億元。
但這些漂亮的資料轉化為業績則是,儘管去年水滴公司營收同比翻倍,但虧損逐年擴大,盈利能力飽受市場質疑。財務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0年,水滴公司實現營收2.38億元、15.11億元、30.28億元,淨虧損分別為2.09億元、3.22億元以及6.64億元
這背後是:雖然水滴主要盈利業務的利潤水平呈現逐年正增長的態勢,但水滴籌和水滴互助為水滴保貢獻的流量比例卻一直下跌,第三方渠道的導流佔比則從2018年的1.9%躍升至44.9%,使得水滴公司的不得不從外部渠道獲客,從而導致獲客成本大幅提升。也正因為此,從水滴的成本構成來看,佔據大頭的銷售和營銷費用在一路增長。
水滴方面此前向媒體表示,虧損來自於銷售營銷費用以及因涉足保險業務帶來的成本增長,2020年,水滴營銷費用達到21.3億元,佔當年營收(30.3億元)的70.4%,其中僅支付給騰訊公司的營銷費用就高達1.872億。
此外,過去三年,水滴的流量入口——網路互助對於水滴公司業務的貢獻能力一直在減弱,水滴互助帶來的保單轉化率分別為38.6%、12.4%、3.6%,呈現連年下降趨勢,這讓水滴公司的“變現可持續性”受到市場質疑。
2016年成立以來,水滴公司透過水滴籌的社交裂變分享,迅速開啟使用者市場。根據招股書顯示,水滴的主要業務是保險商城業務、醫療眾籌和互助業務三大板塊。水滴公司CEO沈鵬在赴美敲鐘前曾公開表示,水滴籌是公司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一個表現,其主營業務仍然是保險經紀業,並致力於將水滴打造成網際網路人生險的第一品牌。
今年3月,水滴互助正式關停。儘管此前一位接近水滴公司的人士向媒體表示,(水滴互助關停)更多是為該公司赴美上市排除不確定性因素,但不容忽視的是,網際網路互助平臺的盈利模式背後實則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其前端寬鬆的稽核有利於大量非健康群體的加入,當群體的疾病發生率上升,分攤金額上漲,平臺就會面臨健康使用者流失、償付能力不足的境地,並進一步陷入向保險業務導流難度增大的惡性迴圈。水滴聯合創始人楊光表示,水滴互助關停這一舉措並未對使用者產生什麼實際的影響,但外界對水滴愈發倚重第三方平臺導流,從而實現保單銷售的做法一直存在爭論。
另外,據招股書顯示:由於水滴籌並未對籌款患者收取任何費用,所以其作為公司的一大主營業務,沒有為公司產生任何收入。
小結:天下熙熙皆為名來,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對於資本來說,其最根本的價值觀便是“逐利”,眼下的水滴儘管登陸紐交所,進入新階段,但是一旦其“變現”能力存疑,資本也會用腳投票。
文/夢梅、鄧振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