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觀察|葡萄酒市場回暖仍面臨“碎片化”難題 行業上市公司發力擴大消費群體

財聯社(青島,記者 肖良華)訊,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國產葡萄酒行業,在2021年出現了回暖跡象,行業內上市公司1季度業績普遍增長。山東某葡萄酒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今年的銷售情況明顯好於去年,但目前銷量與2019年同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業內人士表示,“與白酒、啤酒相比,葡萄酒消費場景單一,消費群體基數過小,想做大非常難。國產葡萄酒品牌在做好高階產品的同時,必須做好市場培育,努力讓葡萄酒進入尋常百姓家。”目前,行業內上市公司正在朝著此方向努力。

葡萄酒市場回暖,但消費場景仍不足

國產葡萄酒市場似乎已經從去年的“寒冬”中走出來。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資料顯示,2021年1月-4月,全國葡萄酒累計產量達到11.3萬千升,同比增長25.6%,但相較於2019年同期仍有明顯下滑。

從財報來看,葡萄酒行業相關上市公司2021年一季報表現出色,均實現了業績正向增長或扭虧。

其中,張裕A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3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75%、22.28%;ST通葡(600365.SH)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0.1萬元,同比分別增長4.3%、194.85%。此外,莫高股份(600543.SH)、ST威龍(603779.SH)、ST中葡(600084.SH)今年一季度業績均實現了較好增長。

儘管市場有所回暖,但國產葡萄酒品牌仍面臨渠道萎縮、消費場景單一等問題。

從消費場景來看,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葡萄酒市場社交和家庭兩個消費場景在疫情前的消費比例大約為9:1,這一比例遠遠高於白酒和啤酒,因此疫情對葡萄酒行業的影響更大。

市場資料顯示,中國每天開啟4200萬瓶白酒,如果兩個人喝1瓶白酒,每天接近1億人在飲用白酒。但是,包括進口葡萄酒在內,中國每天只打開了230萬瓶葡萄酒。由此可見,葡萄酒與白酒的消費場景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而在與國外品牌的對抗中,國產葡萄酒品牌也走了一些彎路。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葡萄酒分會秘書長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秘書長、葡萄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認為,早期在葡萄酒的市場推廣時,將其複雜化、貴族化和標準化,因而把普通消費者擋在了門外;而國產葡萄酒在市場佔有非常大優勢的時候,盲目把產品向中高階發展,而高階產品與進口高階葡萄酒完備的產區、品牌及歷史沉澱相比不佔優勢,結果是中高階不算成功,餐酒市場失去了,陷入了一個較為尷尬的境地。

張裕A方面表示,2021年葡萄酒市場總體需求較為疲軟,消費人群小而散,家庭消費尚處於起步階段,葡萄酒市場碎片化嚴重,可持續購買的忠誠消費者十分有限。

對於葡萄酒市場後續行情,國內某葡萄酒行業上市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葡萄酒社交屬性較強,目前疫情仍有一定的影響。二季度以來,宴席用酒銷量有所攀升,但部分地區還處於疫情管控及疫情反覆期,社交場景的酒水採購還存在不確定性。

行業上市公司發力擴大消費群體

張裕A相關負責人在2020年股東大會上表示,相對於白酒行業的“標準泳池”,葡萄酒行業是個“小池子”,只有擴大消費群體,做大基本盤,相關企業才有機會從中獲利。

2021年,張裕將加強入門級產品的品牌建設,豐富包裝形式,用開啟方便的小瓶裝推動葡萄酒的普及,研究低度葡萄酒、果汁葡萄酒、氣泡酒等創新品類,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莫高股份在年報中表示,大眾消費和新興消費群體不斷壯大,公司高性價比葡萄酒產品的市場比例增大。公司將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加大招商和線上銷售力度,不斷延伸市場網路,細密銷售渠道,培育消費市場,拉動市場銷售。

業內人士認為,一方面國內受疫情影響的因素逐漸消減,社交屬性恢復可以帶動葡萄酒消費;另一方面,商務部決定自今年3月28日起對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給國產葡萄酒發展騰出了大片市場空白。在消費升級趨勢下和新一代消費群體的形成,葡萄酒消費面臨更多的機會,同時呈現出受眾年輕化、口味清爽化、場景多樣化的特徵。

中國酒業協會發布的相關檔案顯示,預計到2025年,我國葡萄酒行業產量為70萬千升,追上進口葡萄酒量的年度最高峰,銷售收入達200億元,實現利潤40億元。

王祖明認為,今年國產葡萄酒品牌的機會要大一些,國產葡萄酒特別是中低端產品,在品質、價效比方面均不具備劣勢,在推廣的時候要擺脫神秘化,將其迴歸普通飲料酒的定位,進入市民家庭,培養消費習慣,把消費的基礎做紮實、蛋糕做大。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805 字。

轉載請註明: 行業觀察|葡萄酒市場回暖仍面臨“碎片化”難題 行業上市公司發力擴大消費群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