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又一上市券商擬設資管子公司 券商加緊佈局“公募化”
公募賽道火熱,券商排隊申請資管子公司的隊伍不斷擴容。
6月16日晚間,華安證券釋出公告稱,其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資管子公司並變更公司經營範圍的議案》,同意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相關事項,併為擬設立的資管子公司提供10億元的淨資本擔保承諾。
在華安證券之前,國信證券、國聯證券等券商紛紛公佈設立資管子公司的計劃,其目的也不言而喻:為了獲得公募基金業務牌照。
在監管提出“適度放寬同一主體持有公募牌照數量限制”之際,券商資管迎來了“一參一控一牌”的時代,“含基量”越來越成為判斷券商財富管理轉型力度的標準之一,謀求公募牌照成為業內共識。
擬設立“華安資管”
具體來看此次華安證券設立資管子公司的詳情——
華安證券擬設立的資管子公司名為“華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註冊資本6億元,註冊地為合肥(高新區),系由華安證券全資出資。不過,華安證券表示,相關資訊均以最終監管機構和登記機關核准內容為準。
在“華安資管”設立後,華安證券的資產管理業務將由其承繼,華安證券不再從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
資管子公司作為證券公司全資子公司,同樣需要滿足《證券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辦法》的規定。為確保資管子公司順利籌建,滿足監管規定和其業務持續發展要求,華安證券擬為資管子公司提供最高額度10億元的淨資本擔保承諾,擔保期限自資管子公司成立之日起至其資本狀況能夠持續滿足監管機構要求時止。
同時,華安證券需根據證監會規定,按照擔保承諾金額的一定比例扣減其公司的資本。10億元的最高額度,佔華安證券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5.13%。華安證券表示,經測算,按照10億元提供淨資本擔保承諾後,公司各項風險控制指標均能滿足監管標準。
上年末主動管理產品近600億元
實際上,約在兩年前,華安證券就曾謀求設立資管子公司。
2020年8月,華安證券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透過《關於設立資管子公司的議案》。華安證券表示,設立資管子公司是為了更好把握資產管理行業的發展機遇,拓展資產管理業務的深度和廣度,最佳化公司業務收入結構,加快創新發展和業務轉型。
此後,在2020年年報中,華安證券披露稱,其資管子公司籌建工作正在穩步推進中。彼時,華安證券為“華安資管”設計的方案為“註冊資本10億元、註冊地上海”。不過,該方案後續未有下文。
那麼,華安證券資管業務情況如何?未來新成立的“華安資管”能獲得多少“家產”?
2021年年報顯示,華安證券當期實現資管業務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4.32億元,同比增長38.89%;其中主動管理產品規模588.19億元,同比下降8.78%。年末資管業務淨收入排名第19位;受託管理資金規模排名第34位。另外,在員工情況方面,華安證券2021年從事資產管理業務人員為74人。
華安證券表示,其在2021年不斷深化資產管理業務轉型,基本完成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工作,改造進度領先同業;持續拓展合作渠道,最佳化資管產品結構,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加大資管投顧業務推廣,穩步推進資管子公司設立工作。
資管業務曾遭監管點名
值得關注的是,2021年11月,華安證券公告稱,因不同資產管理計劃賬戶間存在違規交易等違規行為,其被安徽證監局責令改正。華安證券表示,公司將按監管要求即行整改、差缺補漏,進一步加強資產管理業務的內控管理。
此前,證監會對華安證券資產管理業務進行現場檢查,指出其私募資產管理業務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不同資產管理計劃賬戶間存在違規交易;
二是債券投資風險管控不完善,部分產品集中持有單一債券且槓桿率較高、部分債券信用評分標準不明確、未及時調整不符合內部准入規定的交易對手方名單;
三是未針對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的主要業務人員和相關管理人員建立收入遞延支付機制。
安徽證監局認為,上述情況違反了《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第二十七條、《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第六十五條、《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計劃運作管理規定》第四十一條的規定。
根據相關規定,安徽證監局決定對華安證券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要求其應當採取有效措施,完善內部管理,切實提升合規風控管理水平。與此同時,安徽證監局對相關責任人員採取監管談話措施。
券商加緊佈局“公募化”
4月26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加快推進公募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其中提出,壯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隊伍。積極推進商業銀行、保險機構、證券公司等優質金融機構依法設立基金管理公司。適度放寬同一主體下公募牌照數量限制,支援證券資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專業資產管理機構依法申請公募基金牌照,從事公募基金管理業務。
此後,5月20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修訂說明中再次提到,在繼續堅持基金管理公司“一參一控”政策前提下,適度放寬公募持牌數量限制,允許同一集團下證券資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銀行理財子公司等專業資管機構申請公募牌照。
目前,全行業已有20家券商設立資管子公司,其中8傢俱備公募基金資格。在監管政策東風下,著手設立資管子公司的券商數量開始多了起來。
4月29日,國聯證券公告稱,擬出資10億元設立全資資產管理子公司,從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以監管機構核准為前提)以及監管機構核准的其他業務。
同期,國信證券公告稱,擬設立全資子公司國信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暫定名),出資金額不超過15億元(含),其中初始註冊資本10億元。主業從事證券資產管理業務、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以及監管機構核准的其他業務,其中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資格待相關法規出臺後予以申請。
此外,證監會網站顯示,中信證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國金證券、華創證券、申萬宏源、等多家券商設立資管子公司的事項仍在審批當中。
東北證券非銀分析師王鳳華指出,在新規之下,如今申請公募牌照不再受限。多家券商已提前佈局資管子公司,為下一步申請獨立公募牌照夯實根基。但券商的公募化轉型也絕非易事,券商資管和公募基金業務本身就有不小差別,在向公募化轉型的過程中也面臨著管理制度、合規、投研等諸多問題。
中銀證券非銀團隊也在近期釋出的中期策略中指出,目前多數券商主要透過參控股公募金公司參與公募市場,券商資管直接申請牌照的家數較少。公募基金業務牌照限制放寬為“一參一控一牌”,券商資管有望申請牌照享受更多長期穩健的利潤貢獻,與此同時也面臨激烈競爭,還需基於自身稟賦構造差異化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