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二季報密集披露中,明星基金經理的調倉路線圖也備受市場關注。7月20日,眾多公募基金二季報齊發,其中不乏張坤、蕭楠、劉格菘、硃紅裕等明星基金經理旗下產品的身影。整體來看,截至二季度末,多位基金經理在管規模均出現不同程度的縮水,更有連續四個季度下降的情況出現。持倉方面,多位老將堅持過往投資思路,前十大重倉股較上一季度變化不大,但同期也有基金經理緊跟AI步伐,持倉“大換血”。在業內人士看來,明星基金經理在管基金規模環比下滑,可能與市場環境變化有關,此外,基金經理投資策略調整,也可能導致資金流出。
在管規模普遍縮減
基金二季報齊發。7月20日,由知名基金經理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易方達優質企業三年持有期混合、易方達亞洲精選股票、易方達優質精選混合(QDII)4只基金同步公佈2023年二季報。
整體來看,二季度末,公募市場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在管規模均有不同程度縮水。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張坤在管規模為776億元,環比一季度末的889.42億元縮減12.75%。此前,7月15日中庚基金旗下由丘棟榮掌舵的產品釋出了二季度報告,相關資料顯示,丘棟榮最新在管基金規模為281.03億元,較一季度末的320.13億元同樣有所下滑,環比下降12.22%。
值得一提的是,廣發基金基金經理劉格菘在管規模更出現“四連降”。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2022年二、三、四季度末,劉格菘的在管規模分別為684.72億元、589.03億元、564.82億元,到了2023年一、二季度末,其在管規模進一步下降至526.49億元、461.01億元。
不過,相比之下,同期也有基金經理硃紅裕新加入百億規模俱樂部,在管規模由一季度末的83.19億元躍升至二季度末的119.78億元。
盤古智庫高階研究員江瀚表示,從基金二季報資料來看,部分明星基金經理在管基金規模出現環比下滑,可能與市場環境變化、投資者風險偏好降低有關。此外,基金經理投資策略調整,也可能導致資金流出。整體來看,江瀚認為,當前行情的劇烈波動是基金經理成績不佳、規模下滑的核心原因。
白酒、AI受關注
伴隨季報出爐,明星基金經理的最新調倉動向也紛紛浮出水面。從前十大重倉股來看,部分基金經理仍堅持一季度的重倉思路。例如,廣發小盤成長混合(LOF)十大重倉股中新增半導體行業個股卓勝微,同期,所屬化學原料行業的龍佰集團則退出前十大重倉股之列。基金經理劉格菘表示,該基金的持倉結構無大幅度調整,依然圍繞已建立全球比較優勢的高階製造產業鏈佈局,同時加大對於國產自主可控制造業的關注。
而從張坤的代表作易方達藍籌精選混合來看,相較一季度末,張坤分別對騰訊控股、貴州茅臺、瀘州老窖小幅減持,但整體來看,重倉情況則較上一季度變化不大。
從當前已披露的公募基金二季報前十大重倉股來看,公募“喝酒”愛好不減。其中,共有629只基金重倉持有貴州茅臺,持股市值達671.21億元,分別排在公募持倉數量的第二和持股市值第一。同期,白酒板塊個股五糧液也收穫358只基金重倉,位列基金重倉數量的第三名。
財經評論員郭施亮指出,白酒板塊受到消費股走勢影響較大,茅臺等白酒股依然具有一定護城河特質,因此仍舊是基金扎堆佈局的物件。不過在江瀚看來,從長期來看,白酒行業的增長空間受到產能限制、消費信心、消費預期等因素的制約,未來增速可能會放緩。
值得一提的是,同期也有基金經理重倉股出現較大變動,前十大重倉股中更出現眾多“新面孔”。
伴隨二季報出爐,2023年上半場冠軍諾德新生活混合基金經理周建勝的調倉方向也備受關注。公開資訊顯示,周建勝對一季度重倉股進行了一次“大換血”,在二季報投資策略中,他也表示其從信創+切換到AI+,成為年內比較早上車ChatGPT產業鏈的公募基金產品。截至二季度末,諾德新生活混合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更新為天孚通訊、中際旭創、新易盛、源傑科技、工業富聯、太辰光、長光華芯、盛天網路、光庫科技以及聯特科技。
有明星基金經理同樣注意到AI,但選擇了相反的調倉換股思路。7月20日,由硃紅裕掌舵的招商核心競爭力混合二季報出爐,其中,衛寧健康持倉佔比達7.95%,成為該基金第一大重倉股;此外,格力電器、美團-W均新晉重倉股名單中。同期,波司登、安琪酵母等退出前十大重倉股。在基金投資策略和運作分析中,硃紅裕表示,產品二季度基本維持了一季度末的資產配置,利用AI等主題性衝高的機會,對部分計算機、電子等個股進行了減持,並增加了家電和港股網際網路等行業的配置。
就AI下半年行情走勢如何,郭施亮指出,AI行情上半年漲幅較大,下半年可能存在分化走勢。江瀚也表示,下半年AI行情走勢需要考慮多種因素,包括技術發展、政策支援、市場需求等。如果技術發展快速、政策支援力度大、市場需求旺盛,那麼AI行情可能會繼續向好。在投資價值方面,AI賽道具有較高的成長性和前景,但是也需要注意風險和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風險偏好和投資策略,進行理性的投資決策。
北京商報記者 劉宇陽 郝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