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提款、存款、轉賬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ATM(自動取款機),如今它的“高光”正在逐漸褪去。根據央行資料,我國ATM數量自2019年開始逐年下降,今年上半年保有量已跌破百萬臺。分析人士指出,隨著移動支付和數字人民幣的發展,ATM減少是必然趨勢,但在適老化等需求下,也不會完全退出歷史舞臺。未來,銀行自助現金裝置將加速智慧化改造,例如探索數字人民幣和ATM機具融合等,以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潮流。
ATM機數量連年下降
資料顯示,我國ATM數量持續減少。人民銀行釋出的2021年第二季度支付體系執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銀行卡商戶、聯網機具、ATM的規模全部呈現下降趨勢,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聯網商戶2403.32萬戶,較上年末下降16.97%;聯網機具3273.33萬臺,較上年末下降14.6%;ATM機具98.67萬臺,較上年末下降2.68%。
實際上,我國ATM數量下降的趨勢在2019年就開始出現。根據人民銀行釋出的支付體系執行情況,截至2018年末,全國ATM機具為111.08萬臺;2019年末,ATM機具為109.77萬臺,較上年末減少1.31萬臺;2020年末,ATM機具數量為101.38萬臺,較上年末減少8.39萬臺。
ATM使用率也在顯著下降。記者近日在北京市西城區某國有銀行自助網點觀察發現,在約半小時時間內,僅有1名使用者使用ATM自助裝置。某銀行網點大堂經理告訴記者,這種現象並不鮮見。
ATM減少的同時,相關企業經營受到直接衝擊。國內ATM市場佔有率第一的生產商廣電運通半年報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4.1億元,同比下降1.3%;實現歸母淨利潤7億元,同比下降7.6%。金融自助裝置供應商御銀股份半年報,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616765.91元,同比下滑62.36%,主要系ATM銷售收入、技術服務收入減少所致。
數字化趨勢下現金流通逐漸減少
接受採訪的專家表示,ATM機具保有量下降的背後,反映了數字支付的發展趨勢。
與ATM機具保有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移動支付業務量保持增長態勢。人民銀行資料顯示,二季度,銀行共處理電子支付業務673.92億筆,其中,移動支付業務370.11億筆,金額117.13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2.79%和10.32%。
中國銀聯今年2月釋出的《2020移動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顯示,98%的受訪者將移動支付視為其最常用的支付方式,較2019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其中,二維碼支付使用者佔比達85%,相較2019年增加了6個百分點。
“當前更多的人利用移動支付和線上支付的方式來作為日常支付手段,未來數字人民幣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替代現金的使用。這使得實物現金流通逐漸減少。”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說。
易觀高階分析師蘇筱芮表示,ATM數量下降的背後有兩類原因,一是銀行網點數量的減少,大部分ATM與銀行網點相伴相生,會因銀行網點數量而受到影響;二是銀行加強線上化服務的發力,銀行App服務、微信服務、網站服務等渠道逐步成為ATM的替代品。
機具加速智慧化改造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ATM機具保有量持續減少,但不會徹底消失,未來裝置智慧化改造將是趨勢,將現金機具的功能整合成新的金融智慧終端。
盤和林表示,ATM不會退出歷史舞臺,其一,實物現金不會退出歷史舞臺,一方面,適老化需求要求銀行保有現金機具,以提供傳統工具;另一方面,現金依然是法定貨幣,在一些場景中,現金的作用依然無可替代。其二,ATM將向綜合化的智慧金融終端過度,銀行可以實現無人化和少人化,減少網點佔地面積,同時延伸銀行的業務觸點,透過嵌入式功能模式,未來ATM現金機具也可以和很多智慧化城市設施相結合,成為全新的金融功能終端。比如,數字人民幣未來可以和ATM機具融合,可以透過ATM將現金和數字人民幣進行轉換。
實際上,銀行ATM等硬體裝置已經開始相關升級改造。廣電運通在2021年上半年財報中稱,已與多家銀行開展數字人民幣ATM兌換測試;參與長沙銀行數字人民幣核心業務系統建設,助力長沙銀行完成與城銀清算和發幣機構的對接等。
蘇筱芮表示,不少ATM服務商的業績因產品需求大幅減少而受挫,不過,一些智慧現金自助裝置的需求卻有所上升,因為伴隨著“智慧網點”、“無人網點”、“數字人民幣ATM”等專案推進,一批具有智慧化、一體化特點,應用了最新技術的裝置逐步進入市場。
“未來銀行金融零售一方面需要順應數字經濟發展的潮流,對業務流程及終端裝置實施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也需要洞察使用者的實際需求,從使用者體驗提升、使用者價值挖掘等層面切入來實現使用者的留存”。蘇筱芮說。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