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證協2月23日釋出的資料,證券行業2020年度實現營業收入4484.79億元,同比增長24.41%。
如此漂亮的業績之下,券商業卻各種“天雷滾滾”,不停地向市場釋放利空訊息。
最新的“大雷”是:截至4月8日,25家券商信用減值損失合計達到272億元,同比大增76%,遠超2019年42家全部上市券商信用減值損失的193億元。
從絕對數額來看,2020年信用減值損失對單個公司來說,同比增幅亦是驚人。信用減值損失金額達到30億元以上且排名前三分別為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和東方證券,信用減值損失分別為65.81億元、45.86億元和38.85億元。
在業績大年,上市券商卻不約而同的釋出計提減值準備公告。這是要給業績“洗澡”嗎?不少投資者產生了疑惑。
券商為什麼會有減值損失?
從諸多券商在年報中披露資訊來看,融資類業務、股權質押風險是導致信用減值的主要原因。
這裡我們首先要搞清楚,股權質押、融資類業務為什麼會發生減值?
很多有股票投資經驗的小夥伴會知道,我們可以向券商“借錢”或者“借股票”參與到股市交易中。這一部分市場需求量還比較大,特別是行情比較好的時候。券商則透過借出資金或是股票收取“利息費”。這便是券商的“兩融業務”中比較典型的一種業務形態。
股票質押則是上市公司較為青睞的融資方式,公司股東以其所持有的股票作為質押物, 向質押方融入資金,並定期支付利息。質押方一般是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而股權質押則是券商的另一種典型業務,券商也可以從中獲取“利息費”。
這些“利息費”收入構成了券商非常大的一塊支柱業務。如下圖所示:券商常見的四大業務中,利息收入保持著總收入的20%以上的佔比。
券商在扮演資本中介的角色的過程中,雖然能收利息。但是不可避免地面臨著風險,比如說借出去的錢收不回來。
尤其是在市場猛烈動盪的過程中,個股調整下跌速度過快的話,會導致不少上市公司股東或兩融客戶跌破預警線來不及補倉、觸發強平線,造成實質違約。
而券商追討損失無果則面臨實際損失,進而帶來大額資產減值。
這就是券商為什麼會出現減值損失的原因。
券商集體抱團減值為哪般?
券商業務發生踩雷後,何時選擇計提減值則存在屬於財務操作上的“技術動作”。換句話說,這意味著券商什麼時候將這些“爆雷”造成的損失,計入財報有一定的操作空間。有行業人士透露,券商豐年大幅計提減值實際上也屬於行業慣例。
我們下面就具體拿股權質押這一條來展開說說:
2017年以來,在金融去槓桿和非標融資收緊的背景下,市場流動性和企業融資渠道受限,大股東轉向場內股票質押獲取流動性,推動股票質押回購業務進入快車道。根據Wind統計,全市場股票質押未解押市值餘額從2013年末的1萬億元擴大至2017年末的7萬億元,4年的年複合增長率達63%,券商也在期間賺的盆滿缽滿。
很快,股權質押的高速增長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2018年資管新規正式出臺,股票質押新規對業務開展監管更趨規範,同時停止券商參與場外股票質押。
雪上加霜的是:受外部貿易摩擦、內部經濟放緩擔憂的影響,2018年國內股指表現相對低迷,導致股票質押風險上升。
在監管政策和股市波動雙重背景下,2018年券商股票質押業務接連“爆雷”。券商行業更是哀鴻遍野,34家A股券商2018年淨利降逾27%, 僅兩家券商營收淨利雙增長。
2018年爆的雷,跟現在券商集體計提減值又有什麼關係?
正如我們前面所說,2018年股票質押業務接連“爆雷”,部分券商選擇透過清收、訴訟等方式彌補損失,但仍存在訴訟未果的情況。所以從2018年開始,券商逐漸地把這部分雷“計為壞賬”。也正是如此,2018年起,券商信用減值損失不斷增加。
2020年之所以計提額度格外大,是因為2020年券商業績表現靚麗,所以券商選擇在這樣一個收益較好的年份做計提減值準備,消化之前踩中的雷。
當然也如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分析所說,不排除部分券商借用這一會計科目,進行財務“洗澡”,或者隱匿利潤,實現盈餘管理。
文/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