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李海媛)混合型基金作為今年新基發行的“主力軍”,發行趨勢至今仍沒有減弱。僅11月3日當天,共有7只混合型基金(份額合併計算)釋出份額髮售公告等相關檔案,明確發行具體內容等。事實上,今年以來,混合型基金髮行表現強勢,資料顯示,混合型基金年內發行份額已佔總份額的“半壁江山”。然而在發行火熱的同時,部分年內新發基金卻遭遇贖回導致份額大縮水。在業內人士看來,該現象或與三季度中後期市場環境處於不斷回撥的狀態有關。
11月3日,共有融通穩健添盈靈活配置混合、海富通惠睿精選混合、天弘睿新三個月定期開放混合等7只基金髮布份額髮售公告等相關檔案,明確發行具體內容等。據同花順iFinD資料顯示,截至11月2日,今年已有497只混合型基金(份額分開計算,下同)發行,發行份額佔總份額的52.3%。目前,11月還有39只混合型基金等待發行。
今年無疑是公募基金的“發行大年”,新基發行創歷史新高,資料顯示,截至11月2日,年內共發行新基金1217只,發行規模為2.56萬億元。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混合型基金近10年來發行數量及份額佔比最高的一年。即便是2015年的新基金髮行大年,混合型基金的發行份額佔比也僅為45.04%,此外,除了2011年的佔比同樣超過40%外,在近10年的其餘各年份,混合型基金髮行份額佔比均在40%以下。
對於混合型基金成為今年新基金髮行“主力軍”的原因,財經評論員郭施亮認為,很大程度上與市場環境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有關。相對於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的資產配置靈活性更強,更有利於基金管理與把控。
在混合型基金不斷髮行的同時,該類基金的總份額也持續增長。根據中基協的資料顯示,截至9月底,混合型基金的總份額已達2.46萬億份,環比增長9.82%;而對比2019年9月底混合型基金1.43萬億份的資料,同比增長72.03%。
大規模的新發無疑給混合型基金帶來了更充足的“新生力量”,但與此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部分產品在新發後不久卻呈現出明顯的份額兩極變化。其中,部分產品的三季度末份額較發行時大漲甚至翻倍,如東方紅智遠三年持有混合,由16.24億份的發行份額漲至最新的32.92億份;廣發科技先鋒混合也由成立時的79.1億份漲至179.23億份。
但與此同時,也有部分新基金遭遇份額“腰斬”,截至三季度末,在1月發行的匯添富大盤核心資產混合由113.2億份的發行份額降至40.85億份,共減少72.35億份;2月發行的永贏科技驅動A的份額減少53.96億份。
針對新發基金份額大縮水的現象,有業內人士認為是與市場環境有關。基金豆資深分析師孫龍表示,如果市場出現較長時間的回撥或震盪,容易造成投資者信心不足,及時贖回以鎖定收益。今年8、9月份,A股市場處於不斷回撥中,部分投資者或因為擔心市場下跌而選擇贖回基金,導致份額縮水。
郭施亮也認為,當市場環境趨於謹慎,震盪走勢下市場避險情緒有所升溫,會影響整個市場的風險偏好。此外,市場投資熱情有所降溫,也不排除與基金擴容較快、同質化產品競爭激烈有關。
那麼,新發基金份額縮水又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在滬上某大型公募分析師看來,這一現象對投資者形成的影響比基金管理人更小一些。從投資者角度來看,由於投資者選擇基金時更看重收益率等業績表現,所以基金份額變化對投資者決策影響不大。
此外,上述分析師進一步提到,“在基金行業一直有一個現象就是‘基金賺錢但基民不賺錢’,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在於銷售機構和基民本身以較為短視的眼光試圖在基金中‘做波段’,忽略了基金精選行業及個股所帶來的超額收益,把基金簡單視為指數共向產品,從而導致頻繁申購贖回的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