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陽光城釋出公告稱,旗下物業公司陽光智博選擇以換股的方式牽手萬物雲,這也意味著陽光城聯手萬科將在物業層面展開新的合作。
根據公告顯示,陽光城旗下物業公司陽光智博全體股東擬以持有的陽光智博100%股份戰略投資萬科旗下“萬物雲”,換取萬物雲4.8%股份,即萬物雲在現有股權的基礎上向陽光智博全體股東增4.8%的股份,陽光智博全體股東按照在陽光智博的各自持股比例進行換股。上述交易完成後,陽光智博可以繼續以公允價格投資增持萬物雲,將持股比例提升至5%以上。
這一以“換股”方式進行的戰略投資迅速引發業內關注,陽光城和萬科兩大房企在物業層面聯手合作將帶給市場哪些想象空間呢?
“換股”戰投
事實上,兩個月前,陽光城和其他房企一樣,已經決定分拆旗下陽光智博赴港上市,並且於今年6月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此前,陽光城執行副總裁吳建斌在4月份的業績會上就曾經表示,“本年度應該可以完成物業分拆上市”。
就在遞交招股書兩個月後,陽光智博毅然決定了放棄IPO,選擇與萬物雲戰略合作,雙方合作可謂是一拍即合,效率也非常高。
根據此次公告,雙方合作後,陽光城將與萬物雲成立合資公司,承接未來新增交付的專案,分為住宅物業合資公司、商寫物業合資公司、學校醫院合資公司、社群商業合資公司,相關股權激勵行權後,股權結構預計為萬物雲及其指定主體持有合資公司60%股權,陽光城持有合資公司20%股權,激勵物件持有合資公司20%股權。公司與激勵物件持有股權一定期限後可與萬物雲繼續交易,保留未來更多可能性。
本次交易為資產換股,不涉及現金交易。交易後將保留陽光智博的品牌,同時與萬物雲可以共同設立新品牌。對於新增專案,陽光城可以根據專案定位選擇使用的品牌。
也就是說,陽光城選擇跟隨“老大哥”萬科,未來,雙方將孵化出新的物業品牌面向市場,而這一品牌旗下也涵蓋了多種物業型別,不僅僅侷限於住宅,而陽光智博這一原有品牌也可得到儲存。
對於陽光城來講,此次“換股”行動也將使得陽光城的淨利潤和淨資產規模得到大幅提升,而對於萬科來講,其萬物雲也將繼續轉型,“打造開放賦能平臺”。
在物業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更多物業公司已經排隊在港交所門前,房企分拆物業上市的賽道競爭激烈,且根據今年物企上市的情況,股價也往往並不理想,還面臨著認購不足的尷尬境地。
在此新的市場週期下,萬物雲和陽光城換股模式的合作也展現了物業公司在上市和收併購之外的第三種路徑,也為物業領域的合作邁開了新的一步。
陽光城與萬科“強強聯合”
對於此次合作,陽光智博方面表示,此次選擇與萬物雲換股,實際上是基於合作雙方自身戰略、業務佈局以及價值觀一致性,並非一次性的“交易”,根據目前行業發展以及政策背景,陽光智博與萬物雲選擇相信時間價值,雙方都有足夠的期待和耐心,願意共同分享彼此成長後的溢價。
由於陽光智博最初為陽光城提供商業物業運營和管理服務,而陽光城住宅物業管理公司於2019年才正式併入。也正是因此,相比於傳統住宅物業,陽光智博在誕生之初就擁有商業方面的優勢。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陽光智博的在管物業管理專案共有164個,在管總建築面積約3020萬平方米。其中,位於一、二線城市的在管面積佔總在管面積70%以上。截至2020年12月31日,陽光智博的合約物業管理專案共有303個,合約總建築面積約6710萬平方米。
其中,陽光智博已經為19個專案提供商業運營及管理服務,在管總建築面積140萬平方米。截至同期,其已為23個專案提供商業物業運營及管理服務,合同總建築面積為210萬平方米,覆蓋位於中國8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的10個城市。
此外,依託於母公司陽光控股在環境保護、教育、房地產開發、金融服務等多元化業務方面的優勢,陽光智博也正在拓展新業態。截至2020年12月31日,陽光智博服務已簽約管理陽光控股開發的4個專案,包括2所學校及2個產業園,預計於2022年(或之前)為陽光控股開發的k12學校、幼兒園及大學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而這些陽光智博的優勢領域和萬物雲的理念不謀而合。據介紹,萬物雲的前身為成立於1990年的萬科物業,升維後的萬物雲擁有Space、Tech和Grow三大模組。在Space空間服務板塊下設萬科物業(住宅空間)、萬物梁行(商企空間)、萬物雲城(城市空間)等多個細分空間市場品牌。
去年11月,萬物雲在萬物煥新發佈會上也強調稱,萬物雲正在打造開放賦能平臺,萬物雲和所有的物業公司不再是競爭關係,而是合作關係。
對此,陽光智博方面補充表示,萬物雲正在從傳統物企向科技平臺轉型,其擁有行業前沿的技術、資料、標準、產品等核心能力,也將賦能陽光智博,幫助陽光智博提高服務效率,反哺地產的品質發展。
新京報記者 徐倩
編輯 武新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