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是一個歷史性時刻,不過要辯證看待這件事。”
鄭傑(化名)是一位在行業深耕多年的銀行理財經理,從日常的跟蹤市場至選品,在一線崗位工作的數年時間裡,他接觸了形形色色的客戶,也見證了多個歷史。
銀行理財走向淨值化、“破淨”帶來的兩次“贖回潮”……這些經歷回想起來仍記憶猶新。前不久,銀行理財存續規模首次被公募基金反超,暫時失去了“資管一哥”的寶座,讓鄭傑和無數銀行人再次見證了歷史。
資料的變化引發市場無限遐想,銀行理財還行嗎?以後還要不要買?理財究竟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在打破剛兌、收益不斷縮水的今天,理財經理們仍堅信,銀行理財在資管界的地位難以撼動,他們也在順應調整,最佳化資產配置,力求幫助客戶在收益和安全中得到平衡。
“資管一哥”易主
理財經理:不會持續太久
週一,是新的工作日,和往常一樣,從家出發乘坐一小時地鐵後,鄭傑來到了一家股份制銀行網點,這是他工作多年的地方。
從實習生到資深理財經理,他已在行業深耕了近十年。除了各種例會之外,理財經理日常主要負責客戶的接待營銷工作,擺好名片、梳理好推薦材料,鄭傑的一天開始了。
早晨10:30,一對老年夫妻徑直來到了理財室,一見面便問,“小鄭,我的存款馬上到期了,現在取出來買理財有沒有推薦吶?還能保本嗎”?這已經不是這對老夫妻第一次來網點諮詢,即使打破剛兌時間已久,但對於中老年投資者來說,保本、保收益仍是他們選擇理財產品的首要考量,最終,鄭傑為他們推薦了即將開售的大額存單。
在銀行網點,每天都有許多投資者駐足,在他們中除了堅定的風險厭惡型投資者之外,還有一批追求高收益的投資者,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其他領域……早晨11:00時,剛送走第一批客戶還沒顧上喝口水,鄭傑又遇到了一位年輕的投資者,交談後得知,他的訴求是追求高收益,基於風險評估測評表,思量許久,鄭傑向這位投資者推薦了基金。
“網點每天來諮詢的人很多,大部分投資者都以銀行理財為主,不過最近我發現了一個變化,前來諮詢基金產品的客戶也開始多了起來。有很多年輕投資者覺得,淨值化轉型後銀行理財也是浮動收益,這樣的價效比太低,還不如拿來買基金產品。” 鄭傑回憶稱。
從2023年資管市場的發展情況來看,相較公募基金,銀行的確暗淡了許多,資料顯示,截至6月末,銀行理財市場存續規模為25.34萬億元,較2022年末的27.65萬億元減少逾2萬億元。對比之下,公募基金管理規模實現反超,截至6月末,基金公司管理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達到27.69萬億元。
一直以來,銀行理財都是資管行業的“老大哥”,如今寶座“易主”一度讓市場譁然。一時之間,銀行理財不行了?銀行理財不能買的言論波瀾四起。在一眾一線理財經理來看,公募基金和銀行理財並無可比之性,要辯證看待此事。
“早在淨值化轉型之後,我就覺得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過是暫時的。”鄭傑坦言,如果非要說這組資料有何種影響,那我覺得,最大的影響就是銀行理財淨值化以後,沒有剛兌這件事了,大家都是標準化金融產品,更正規了,這其實是好事。
鄭傑算了一筆賬,他認為,銀行理財相較基金最大的優勢就是費率低。有的平臺號稱買基金打一折,但也會有申購費、贖回費,而銀行理財部分產品的申購費、贖回費已降為零,其他後續維護費用也比基金少很多。
近幾年來,資金面呈現寬鬆態勢,帶動理財收益下行,對費率造成一定擠壓,再加上市場競爭,為了搶客、留客,有不少銀行、理財公司開啟了“費率優惠”政策,將銀行理財費率進行下調,最低降至0。不過需要關注的是,雖然部分產品已免去了申購費、贖回費,但在購買產品時,投資者仍要看清是否需要繳納銷售費、管理費、託管費、維護費、交易手續費、資金匯劃費、清算費等費用。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公募基金規模首次超過銀行理財,說明公募基金在投研上有一定優勢,契合了投資者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在“資管新規”後,所有的理財產品都要淨值化管理打破剛兌,所以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沒了,所有的理財產品也要淨值化,也使得很多低風險投資者,轉到貨幣基金等基金產品,因為基金產品一直都是淨值化管理的,所以基金產品在投研上的優勢比較明顯。
回撤後趨於保守
“客戶還是不太信任我們”
最早提到銀行理財,固有的印象都停留在保本、保收益,銀行理財也一直被風險偏好較為穩健的投資者所喜愛。
“資管新規”後,保本、剛兌的日子一去不復返,躺著賺錢也成為歷史。對於資料,客戶的感知往往不如行業敏銳,直到2022年兩撥“破淨潮”發生,看著手機銀行App中的收益從“紅色”變成“綠色”,投資者才深深感受到“理財刺客”帶來的衝擊……
第一波“破淨潮”是去年3月,翻看來自機構的監測資料,截至3月23日,全市場共有28624只銀行理財產品,其中破淨產品達2263只,佔比7.9%。“破淨”的產品涵蓋了固收類和權益類兩種。
究其原因,首輪銀行理財產品“破淨”一方面是因為債券及非標類資產收益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很多理財公司的產品中都配置了一定比例的權益類資產,股市震盪對理財產品收益影響較大,所以導致淨值出現下跌。
七個月之後,第二輪“破淨潮”襲來,而這次的誘因是債市,很多純固收產品受到波及,收益出現大幅波動。連番的打擊讓不少投資者信心受挫,為了避免收益在短時間內都被抹淨,不少投資者開始“組團”贖回產品,這也讓理財公司壓力陡增。
“理財給人的印象太固有了,沒有人見過這種情況。我們真的覺得可以用災難來形容,這是一個非常極端的事件。”在一家城商行工作的理財經理冉冉(化名)回憶,“理財產品會有波動的可能,但波動的機率和幅度也比較小,拿我們銀行旗下理財公司的產品表現舉例,如果客戶長期持有,理財產品的淨值在今年2、3月就已經將去年造成的虧損給填上了,但一些客戶在收益下滑的時候太著急了,急於贖回,造成了資金的損失。”
普益標準研究員鄧皓之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投資者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實踐過程,大部分銀行理財客戶剛兌的訴求仍舊存在,保本不虧也成為了這些投資者首要目標,這也導致了銀行理財機構在投資過程中過度規避風險,力求穩健的固定收益投資。然而,長期的固收投資模式使機構與投資者都不具有太大的抗風險能力,產品淨值一旦出現較大波動,產品贖回與資金流出的傾向十分明顯。
客戶不再信任,理財經理在推薦產品時也沒有了動力。為什麼不保本?如果虧了怎麼辦?你能負責嗎?面對投資者,冉冉每天都要耐心回答這些問題。17時30分,網點的卷閘門已經關閉,理財經理的工作已經到了尾聲,但冉冉還是開啟電腦,又將客戶提出的問題梳理了一遍,每晚深夜,她都要問問自己,做理財經理這條道路是否正確?銀行理財的明天又在哪裡?
財富管理結構變化
銀行理財地位難撼動
伴隨全面淨值化落地施行,無風險收益時代落幕,財富管理市場也面臨新格局、新變化和新趨勢,客戶對多元化資產配置的需求也更加強烈。
“不能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這是理財經理李堯偉(化名)經常掛在嘴邊的提醒,他在一家國有大行工作了多年,得益於從業多年的敏銳,每當新客戶前來諮詢時,僅僅交談幾分鐘,他就能瞭解投資者的風險偏好,從腦海中梳理出適合投資者的產品。
存款、銀行理財、保險、基金、黃金……現在可推薦的產品越來越多,資產配置也越來越發散。“您好,如果您趨於保守,那我還是建議您配置存款、保險產品,這樣可以鎖定長期收益”“您的風險偏好為進取型,建議您可以嘗試基金+銀行理財組合進行投資”。針對客戶提出的每個問題,李堯偉都要認真解答。
相較於以往專注固收品種而言,權益市場已成為實現大類資產配置、分散風險的重要領域。常見的權益類資產包括股票、股票型開放式基金多類。在走訪調查過程中,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理財經理也提到了透過權益投資增厚理財收益的配置方式。
“與某些銀行理財相比,我們更願意推薦純債基金。”在李堯偉看來,純債基金的底層資產跟固收類銀行理財差不多,之前很多長期持有銀行理財的客戶也在最近調整為純債基金,目前收益還不錯,也呈現穩步上漲的情況。
不過,兩個產品是兩個概念,肯定不能一概而論,基金在投資運作過程中也可能面臨市場風險、自身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和合規風險等。
對風險偏好較高的投資者,在產品推薦過程中,鄭傑也更傾向推薦基金產品。他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在資產配置策略方面,行內已經作出了一些調整,例如在新發產品中加入股票配比,用這部分配比增厚產品收益,不過,在權益類資產方面,銀行理財還處於探索階段,還是公募基金的團隊比理財公司團隊更好一些,人才優勢也更明顯”。
雖然投研能力偏弱、產品研發能力不足,但理財經理們都一致認為,銀行理財的地位難以撼動。
究其原因,行內大部分客戶還是以穩健投資為主,所以銀行理財佔比較大。“銀行理財現在正在一個過渡階段,資料的變化不能說明一切,我相信等元氣恢復後,理財產品的規模還是會重回正增長。”鄭傑篤信。
中金公司研究部量化及ESG首席分析師劉均偉指出,2021年後,隨著“資管新規”正式實施,銀行理財產品規模開始企穩回升。但2022年末,伴隨著流動性的收緊與債市的調整,債基面臨業績衝擊與贖回壓力,由於部分投資者對該類產品仍存在剛兌的預期,銀行理財產品破淨對投資者情緒造成影響,投資者出現大規模贖回的情況。但隨著債市收益率企穩,債基大規模贖回今年4月以來基本進入尾聲,銀行理財規模有望企穩回升。
對於已步入中年的投資者楊諾而言,她也更傾向於選購穩健型銀行理財,“理財504天,我虧了7萬多”,回憶去年的“債災”經歷,她仍心有餘悸。2023年4月上旬,最後一隻理財產品微虧贖回後,經與銀行溝通,楊諾將資金全部轉為3年定期存款產品。“現在除了定期存款,我只購買風險較低的現金管理類銀行理財,之前虧損的理財產品中配置了股票型基金、ETF、其他公募基金等權益資產,如今我不可能再投資這樣的產品,無法承受風險。”楊諾感慨道。
下一步如何發力
不能走回頭路
2019年5月,理財公司“橫空出世”,與基金、券商、信託、保險等各類資管機構同臺較量,成為新的資管“生力軍”,一時間風頭無兩。經過了淨值化轉型、“贖回潮”事件、暫失“資管一哥”寶座以後,理財公司也更清醒地看到距離客戶的期待還有一段距離。下一步,如何基於財富視角,在保證整體淨值波動平穩的當下,走好差異化發展之路至關重要。
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過程中,多家理財公司透露了下一步的新打法。
興銀理財有關人士表示,在估值方法切換伴隨市場劇烈波動之下,理財公司潔淨起步後經受住市場洗禮,風險管理能力彰顯優勢,展現出較好的收益韌性和客戶黏性,行業轉型發展邁出關鍵一步。
但不容忽視的是,與其他資管子行業相比,理財行業特別是理財公司仍處於起步階段,市場投資者對理財公司的看法尚不成熟。上述人士強調,監管部門更關注理財公司如何建立與快速增長的規模相匹配的管理能力。這決定了理財公司既不能簡單複製公募基金的發展模式,更不能走回頭路“池子化”運作,而是應依託自身的特殊性,走出一條差異化的轉型發展之路。
在資產配置方面,銀行理財也向更加廣闊的資產構建外延,例如,興銀理財透過定製化產品及服務,將服務觸角進一步下沉,聚焦普惠金融及鄉村振興等領域。同時,加快拓展資產外延,向“固收、權益、衍生、另類、股權、跨境”等大類資產配置體系轉變,提升權益資產長期佔比。
談及下一步打法,信銀理財相關負責人指出,今年上半年,雖然銀行理財總體規模有所縮水,但銀行理財投資者的數量仍在穩步增長,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銀行理財是金融行業的新生力量,是連線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的橋樑。進一步強化對於科創型優質企業的篩選和甄別,大力促進科創金融業務和專精特新“小巨人”的專案儲備和資產投放,直接參與上市公司、地方優質國企的可轉債、定向增發、股票質押融資等業務,以及優質未上市公司全生命週期的私募股權投資等,切實助力科創企業成長髮展,提升銀行理財服務實體經濟企業的質效。
開闢多元化投資方向固然重要,但投研能力亦不容忽視。在鄧皓之看來,銀行理財機構需要強化投研能力,透過加強產品創新,推出更多樣化的產品,以滿足有不同風險偏好和投資需求的客戶。其次,投研團隊更新換代也是理財機構需要重視的,大部分理財子公司的投資投研團隊還是以母行分派的人員為主,其投資模式與思維還是以銀行傳統的運作方式為主,理財機構需不斷吸納優質投資人才,將先進投資理念與思維注入銀行理財產品。
在投資者教育方面,鄧皓之坦言,銀行理財機構可以透過各類投資者教育為客戶樹立長期投資理念,將理財投資視為伴隨終生的事業,不盲目追漲殺跌,中途退場。這不僅能讓投資者認識到資產配置與價值投資的重要性,同時也感受到長期堅持投資與時間複利帶來的豐厚回報。
久久為功,如今,理財行業的變化正在深切發生,在這場充滿變革的程序中,金融機構應該有,也必將有更加積極的作為。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