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市場上演極致行情,“全民理財工具”虎年還會追著流量跑嗎

2007年3月,公募基金在管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

2017年6月,公募基金在管規模首次突破10萬億元。

2020年12月,公募基金在管規模首次突破20萬億元。

如今,公募基金在管規模達到25.57萬億元。從萬億到10萬億,整個行業歷經了10年,從10萬億到20萬億,整個行業用了不到4年。與此同時,在短短1年時間裡,整個行業規模增長了5萬億元,可以說,公募基金正在成為全民理財的工具。

規模迅速增長的同時基金行業也出現了不少新變化。匯添富基金總經理張暉認為變化主要集中在資金端、投資端和產品端三個方面。比如,銷售機構和終端客戶越來越熱衷所謂“流量”,即什麼基金關注度高就買什麼;行業中出現了一些基金經理投資極端化、集中化的趨勢,某些基金經理極端投資某一板塊,博取短期業績排名;市場上出現了大量的主題基金或行業基金,這些基金打著當下被大眾追捧的主題,具備很好的流量效應,但忽視了指數的市場容量和長期投資價值。

面臨這些新變化,機構看好哪些板塊,又有哪些應對措施呢?“全民理財工具”虎年還會追著流量跑嗎?

1月市場上演極致行情,機構看好節後反彈

基金行業深刻變化的背後是風格極致變化的資本市場。

進入2022年以來,市場行情波動不斷,僅在1月份就出現了較為極致的行情,春節前夕,A股繼續走弱,資本市場遭遇滑鐵盧,最後一週上證指數下跌4.6%,上證50下跌5.1%,滬深300下跌4.5%;中小綜指和創業板指跌幅均在4%以上。

機構紛紛自購以激勵基民信心,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底,已有23家公募宣佈認購旗下基金,總計認購金額超16.7億元。

與此同時,機構也看好春節後的市場反彈行情。彼時,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認為,從歷史上看,春節後到兩會前這段時間,由於政策預期的發酵,國內投資者風險偏好一般會上升。經過年初至春節前的回撤以及利率的下行,當前A股的風險補償已經恢復到過去3年均值向上1倍標準差的位置,疊加風險偏好修復,節後A股大機率會出現反彈。

華夏基金表示,節前我們判斷市場調整主要歸因於風險偏好的下降,擾動因素來源於美國加息預期影響、美債收益率持續走高,以及疊加地緣政治等風險事件,並認為指數在節後波動性大機率有所降低,隨著風險偏好的修復有望逐步展開反彈。

2月7日,A股如期迎來開門紅。滬深三大股指早盤集體高開,有3973家上市公司開盤股價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收復3400點,收盤報3429.58點,漲2.03%;深證成指報13456.65點,漲0.96%;創業板指報2917.86點,漲0.31%。

2月8日,股市呈現明顯分化格局,在週一暴力反彈之後,滬市震盪整理尾盤收紅,深市盤中創出新低,但午後跌幅明顯收窄。行業板塊方面,煤炭、社會服務、公用事業、鋼鐵領漲,金融板塊也有較好的表現;電力、電子、食品飲料、汽車跌幅較多。

鵬揚基金表示,從訊息面和情緒上來看,近期中國女足在亞洲盃捧杯和北京冬奧會舉行,激發社會運動熱情和相關消費意願,刺激相關板塊活躍度提升。鋰電池和創新藥板塊的龍頭公司因受到美國製裁訊息的影響,導致大跌。在年報業績預期和鋼鐵行業碳達峰延後的催化下,上游低估值績優股上漲。

從長遠來看,成長板塊的龍頭公司護城河正在逐漸形成,競爭優勢仍有望繼續積累。醫藥行業受到集採的影響較大,預計未來集採的影響依然會存在。但隨著產業升級的推進、老齡化的影響和居民需求的釋放,未來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是比集採更重要的影響因素。此外,隨著穩增長逐漸兌現,金融地產優質公司的價值仍可捕捉。

機構預計指數階段性反彈空間仍然存在 新能源或成反轉投資機會

虎年市場行情震盪下,機構看好哪些板塊?

華夏基金指出,風險偏好的修復並非一蹴而就,市場反彈過程中仍有可能呈現波動風險,但預計指數階段性反彈空間仍然存在。目前需要重點跟蹤本週將釋出的1月金融資料,1月信貸、社融投放的總量和結構決定了投資者如何預期和觀察穩增長的政策的效果。

鵬華基金認為,近期A股市場的調整,主要受到三方面因素的影響,一是海外貨幣政策預期收緊,引發的全球流動性的擔憂;二是地緣政治風險延續,俄羅斯烏克蘭地緣衝突等對市場情緒產生擾動;三是國內寬信用、宏觀經濟託底的信心仍待驗證。

而2022年增量資金放緩,但在政策“穩增長”的基調下,國內貨幣政策有望走出獨立行情,寬信用亦有可為空間。歷史來看,在穩增長或政策發力的情況下,一般來說市場表現都不會特別差,尤其上半年來看,對A股市場不宜太過悲觀。

財通基金認為,隨著穩增長的措施出臺,經濟低點大機率已經過去,隨著基建各個專案的發力,財政發力,經濟底部已經探明。2022年大機率又是大宗商品價格回落的一年,很多中下游行業的成本壓力有望緩解。同時,隨著2022年內需的企穩以及疫情嚴管終將過去,大機率通脹會逐步回升。大盤有望維持寬幅震盪,結構性行情仍會延續。

展望後市,鵬華基金看好穩增長相關基建投資與消費領域的板塊機會;同時,對於景氣延續的新能源、半導體等硬科技板塊,一些具備合理性價比的細分賽道與個股仍具機會。此外,可關注港股結構性修復機會。

華夏基金則表示,從機會上來看,我們仍維持“穩增長+新能源+科技成長”的投資主線,短期市場更多反應的是穩增長政策態度下,低估值的傳統地產和基建產業鏈反彈修復,具備交易機會;而前期漲幅靠前的行業普遍股價回撥,估值回落,但其中擁有長期產業前景、行業高景氣或持續成長的品種,如新能源、數字經濟等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從需求端來看,可能出現較大機率超預期的行業將在服務業、必選消費各個領域。”財通基金表示,預計2022年A股市場的主線有以下方向:一是PPI回落和CPI小幅抬升帶來的中游製造業盈利的邊際改善,有提價能力的消費品業績的復甦;二是後疫情時代管控的放鬆,帶來服務業由虧轉盈的巨大彈性;三是“碳中和”和“新基建”等政策導向帶來的儲能、新能源運營、軍工、通訊、消費電子的景氣延續或反轉的投資機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陳莉 校對 郭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36 字。

轉載請註明: 1月市場上演極致行情,“全民理財工具”虎年還會追著流量跑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