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中國企業家雜誌(ID:iceo-com-cn),作者:劉煒祺,編輯:米娜,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除了尋找新的投資人和買家,現在的徐正還需要做的三件重要的事是:安撫公司原有的老投資人、被迫離職的眾多員工和無處要債的供應商們。
風雨飄搖的每日優鮮,讓公司創始人徐正成為這場風暴的漩渦中心。
據《商業觀察》報道,每日優鮮業務部負責人透露,徐正已經躲起來了。也有傳聞說:徐正“已經跑路了”,“人已跑到香港去了”。
7月29日,《中國企業家》聯絡到了徐正。對於上述傳聞,徐正回覆稱:“我一直在國內,這種謠言太惡毒了吧。”
當記者問徐正是否身在香港時,每日優鮮有關負責人幫他回答了這個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徐正在創業之初(2014年至2015年),就已經隨父母申請移居到了香港。但他現在一直在北京。”不僅如此,他甚至加重語氣強調,“現在公司所有的高管都在北京。”
徐正還需要做三件重要的事。攝影:鄧攀
據上述負責人透露,這幾天徐正很忙,每天很多電話找他。他一直在跟投資人接觸,找新的融資,也在試圖尋找買家。甚至在過去一段時間,他表示內部談過很多合作和融資,已經在很努力找出路了。
未來的買家會是誰?有傳聞稱每日優鮮曾跟順豐科技洽談過。對此,每日優鮮一位不願署名的高管表示,還在跟各方接觸中,目前沒有定論。
那麼現在的每日優鮮還值多少錢?截至29日發稿前,每日優鮮在美股的股價為0.1353美元,總市值為3185.66萬美元。對此,上述高管表示,“每日優鮮就算什麼都沒有了,至少這個品牌還是值點錢的,它的知名度及品牌都是有價值的。”
除了尋找新的投資人和買家,現在的徐正還需要做的三件重要的事是:安撫公司原有的老投資人、被迫離職的眾多員工和無處要債的供應商們。
然而,正是因為對這些人的處置欠妥,導致外界對公司的不滿和怒火已逐漸蔓延開來。
一個月前,有訊息稱,每日優鮮的一些老投資人曾想辦法撤資,但未能實現。對此,上述高管稱,撤資是嚴肅的事,作為上市公司,投資人可以透過二級市場撤離,不是說跟公司打招呼,就能想撤就撤的。
面對眾多一夜之間被裁掉的員工的不滿,上述高管稱,徐正等高管在想辦法給予他們補償,“都是工作多年老同事,我們也非常內疚,想辦法幫助大家解決,我們會徵求員工的意見,將員工問題列為最高優先順序去處理。”
然而,當記者質疑為何不直接跟被裁員工去溝通這些問題時,他表示:“徐總沒有出來,但是公司其他的合夥人出來了,在電話會上給大家解釋了——目前情況比較艱難,跟大家道了歉,說了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們有兩位合夥人出來講了,他們就代表了徐總。”
市場一度傳言每日優鮮將要破產清算。上述高管稱,破產清算是謠言,公司沒有這個打算,“上市公司破產清算不是我們能發起的,這是法律常識,破產清算必須由債權人發起。”
至於公司是否已全體解散?上述高管稱,公司並沒有整體解散,各個部門都保留了一些人,除了極速達業務外,其他業務均正常運轉,但剩餘在職員工的具體人數並未透露。同時,極速達業務也並不是如外界所稱的完全關閉,而是暫停運營,等未來渡過難關、融到資金後還會重啟。
攝影:曾靖
最後一根稻草很多人懷疑這是場有預謀的撤退。
這是因為早在7月18日,工商登記資訊顯示,每日優鮮多位高管如徐正、曾斌、李漾、孫原等相繼退出,法定代表人由曾斌變更為孫玉英。新增一名監事是宋文井。根據法律規定,法定代表人要為公司破產負責。而另一家生鮮團購企業十薈團,在今年3月底宣佈破產倒閉前,也曾在2021年12月,將公司法定代表人由王鵬變更為王文敬,同時新增王文敬為執行董事。相同的操作讓每日優鮮“破產清算”的傳聞愈演愈烈。
對此,上述高管感嘆道,談不上什麼預謀,就是公司經營中發現,人太多養不起了。他解釋稱:“公司高管變更則與公司員工流動性大有關係,在此期間,很多高管選擇離職創業。”
高管相繼離職後,公司就開始大規模裁人。
7月28日,有媒體發現,每日優鮮30分鐘極速達業務全面關停。當天下午,有員工曝出,“一個20分鐘的線上會議上,公司就地整體解散。”800多名員工被強制離職,工作賬號全部禁用。這些員工沒發工資、沒有補償、社保公積金也斷了,唯一的溝通和申訴渠道只有一個郵箱地址。當日晚間,記者發現每日優鮮APP已經無法下訂單,無客服線上。
“之前放出來的訊息都是迷惑市場的,28日下午開大會的時候通知了,公司正在成立破產清算小組。”一位每日優鮮員工對《中國企業家》透露,公司所有部門包括人力、財務、零售雲、菜場等部門均被裁撤,無一倖免。
對此,上述高管澄清稱,極速達業務是暫停運營,“這塊業務燒錢比較厲害,停止後公司現金流會好一些。我們先聚焦做好不賠錢的業務,先盈利,規模是次要的。”至於APP無法正常下單,則是技術性問題,極速達和次日達業務是兩個系統進行切換,目前團隊正在進行技術排查。
如今,資金緊張是擺在每日優鮮面前最大的難題。7月14日,每日優鮮曾宣佈與山西東輝集團簽訂戰略投資協議,獲得其2億元的股權投資。但隨後一段網路上流傳的會議錄音透露,該融資至今沒有交付,投資款也沒有如期到賬。
對此,上述高管稱,此前山西東輝集團2億元融資仍未到賬,目前已過最終截止的打款期限,“也不是說這融資就不行了,但未來會不會到賬,現在也不好說,還在溝通中。”同時他表示,徐正仍在積極地跟其他投資人洽談,尋求融資。
融資沒有及時到賬,或許是壓垮“每日優鮮”的最後一根稻草。
上述訊息傳出後,每日優鮮在美股盤前跳水,一度跌超40%。作為一家曾被資本熱捧的明星企業,根據天眼查資料,從2014年成立一直到上市前,每日優鮮一共獲得12輪融資,共155.8億元。其中不乏騰訊、老虎基金等知名機構,甚至還有青島市政府等國資入股。
燒光百億資金後,曾經的資本寵兒,如今瀕臨退市倒閉邊緣,不免令人唏噓。
要債無門的供應商上市之後,每日優鮮每況愈下。
“前年下半年,就開始延長賬期。當時給我的說辭是,為了上市積累更多現金流。”一位供應商對《中國企業家》表示。
2021年6月25日,每日優鮮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但上市之後,每日優鮮現金流並沒有得到改善,虧損反而持續擴大。截至發稿,公司的2021年四季度財報及年報還未釋出。
據財報顯示,2018年到2020年,每日優鮮虧損分別為22.98億元、30.96億元、16.56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每日優鮮淨虧損達到9.74億元,預計2021年全年淨虧損在37.37億元至37.67億元左右。四年累計虧損超百億元。
上述供應商表示,從去年八九月份起,每日優鮮就開始拖欠他們貨款。這期間他不斷催欠款,但每一個員工的說辭都不一樣,“沒有答覆,各種欺騙。”
直到今年3月份,越來越多的供應商聚集到每日優鮮總部,拉橫幅催賬,他們才發覺事情的嚴重性。一位每日優鮮供應商對《中國企業家》表示,每日優鮮欠了很多供應商貨款,今年上半年就有很多供應商在每日優鮮總部拉橫幅,還有很多供應商直接去順義大倉搬東西,“但每日優鮮基本沒有固定資產,聽說電腦都是租的”。
今年5月,每日優鮮關閉供應商後臺,有員工對催賬的供應商表示:“沒錢了,去起訴吧。”上述供應商表示,自己的貨款很有可能打了水漂,“今天我打電話聯絡一位總監級別的員工,他說自己還在找每日優鮮要工資呢。”
網上流傳的一份每日優鮮部分欠款供應商名單及金額,統計的共有35家,金額從3萬元到259萬元不等,主要為全國各地的農產品供應商。
據《晚點》報道,人數接近300人的供應商群中,群接龍的供應商已經接近100人,其中被欠款最多的是一家蔬菜供應商北京伊翔商貿,欠款超過1500萬元;第二名是蔬菜供應商北京綠澤源商貿有限公司,欠款1100萬元,欠款超過500萬元也有2~3名,這些僅僅是北京周邊的供應商。
據每日優鮮2021年三季報顯示,每日優鮮尚未支付的供應商欠款淨額為16.52億元,同比2020年三季度末的10.88億元增加了34%,這些應付賬款裡包括三大類供應商貨款。
同時,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每日優鮮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剩下21.72億元,但其流動負債卻高達32.23億元。
除了拖欠供應商貨款,去年下半年,每日優鮮也開始逐漸收縮業務和裁員。
一位負責每日優鮮自配送業務的中層負責人對《中國企業家》透露,從去年9月份起,整個團隊就開始裁員,一直維持著三個月一次,每次200~300人的頻率在進行。現在他們團隊的大多數人都在忙著勞動仲裁,上一批強迫離職的200人,法院的處理結果已經出來了,從他提供的截圖中顯示:“法院給出的結論是沒有可被執行的資產”。
來源:受訪者
上市僅一年,每日優鮮在加速衰落。
“上市後,訂單一路下滑。應該是多種原因的結果吧。沒有目標,沒有深耕業務,成本高,GMV(成交總額)幾乎是歷史最差的。”上述中層負責人表示,每日優鮮最大的敗筆:一是模式;二是人員架構不合理。多位員工曾表示,每日優鮮管理層冗餘,比如技術部門一個團隊就有四五個領導。
但在此之前,每日優鮮曾是資本眼中的明星專案。然而短短八年,每日優鮮燒了百億元,講了無數故事,也沒能做成生鮮前置倉這門生意。
前置倉模式大潰敗搶先在叮咚買菜之前上市的每日優鮮,看起來也要搶先退市了。
6月,由於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美股最低合規股價1美元,納斯達克已向其發出退市通知。如果180天內股價不能回到1美元以上,每日優鮮將面臨退市風險。
對此,上述高管稱,當前公司內部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但他認為從納斯達克的規定來看,退市的風險不太大,“從公司的經營角度考慮,退不退那是另一回事,我目前還沒有接到這方面的資訊。”
攝影:鄧攀
作為前置倉模式最具代表性的兩家企業——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都面臨著不同的危機。在今年3月中旬,盒馬CEO侯毅曾在朋友圈炮轟叮咚買菜創始人:“老梁看來真是急了,他的投資方也是急了。估計馬上要爆倉……靠投資方的資本無序擴張,價格補貼,贏得市場是不長久的。”
沒想到4個月後,最先爆倉的是每日優鮮。28日,每日優鮮宣佈,關閉前置倉極速達業務。據《財經十一人》報道,每日優鮮曾三天內接連關閉杭州、青島、深圳等9城業務,其站點僅剩北京、上海、廊坊、天津四城,其中廊坊僅剩下一個前置倉點位。
一同收縮的還有叮咚買菜,有媒體發現近期叮咚買菜相繼退出多所城市。自6月15日起,叮咚買菜在天津區域所在門店停止服務;從5月底至今,叮咚買菜已陸續裁撤廣東中山、珠海、安徽宣城、滁州以及河北唐山等地服務。
前置倉模式到了要崩盤的地步。
2015年5月,每日優鮮開始推行前置倉模式,上線推出了2小時極速達業務。所謂前置倉模式,是指在社群附近建立倉庫,為周邊地區提供商品配送的模式。而每日優鮮的前置倉,主要在社群附近3公里建設倉庫。透過不斷建倉,每日優鮮極速達從2小時逐漸提升至30分鐘。
因為前置倉模式能夠有效地解決生鮮高損耗的問題,所以最初備受資本青睞,每日優鮮因此獲得多輪融資。
但前置倉的重資產、重運營、成本高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
此前,侯毅就曾直言前置倉是偽命題,而他否定前置倉的理由有三點,分別是客單價上不去、損耗率下不來、毛利率難保證。
同時,在侯毅看來,前置倉模式並不合理,除非大規模的物流收費,把物流成本收回來,才有可能會實現盈利。所以當年盒馬做了100家前置倉門店盒馬小站,發現模式走不通後,就關閉了所有前置倉門店。
一位零售企業高管也曾對《中國企業家》表示,他們沒有大規模投入前置倉的原因在於,前置倉完全面向線上使用者,運營成本很高。同時,從訂單量來看,波峰波谷比較明顯,倉內運營人員在空閒時間到底怎麼安排,這些都對他們造成了一定壓力。同時線上獲客成本也很高,所以綜合考慮下來,最終他們選擇做店倉一體化。
前置倉是否是偽命題?對此,侯毅曾公開表態稱:前置倉模式並不成立,是做給VC看的模式。從生意模式本身來講,前置倉是個偽命題,不可能盈利。但它的流量是有價值的,前置倉最好的出路是賣給渴望流量的公司。
攝影:鄧攀
但現在,誰會來當每日優鮮的白馬騎士呢?
眾所周知,今時不同以往。“每日優鮮每年都很難,一直都很累。外界可能不知道,以前每年或每兩年公司都要經歷一次生死考驗。這也是因為公司一直沒能實現盈利。”上述高管稱,“但往年,面臨資金困難時,融資難度會小一點。今年整個經濟環境擺在這,只能說盡力把這個難關跨過去。”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絡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