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不能也不會再走依賴投資刺激增長的老路。穩投資是透過將投資的重點聚焦於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堅持精準有效的投資導向,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10月份經濟資料顯示,在工業、服務業、消費等主要指標改善的同時,投資繼續承壓,同比、環比增速均有所回落。1月份至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9%,比1月份至9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10月份當月環比增長0.1%,低於上月的0.15%。
今年以來,投資增速連續放緩,市場對此存在兩方面擔憂,一方面是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投資表現若持續疲弱,或將導致經濟增長動力失衡。另一方面是投資的邊際效益正在逐漸減弱,擴投資舉措如果不斷加碼,會不會重走以前投資“強刺激”老路,甚至導致新一輪產能過剩,在這方面有過不少教訓。
從1月份至10月份的資料看,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9%,比1月份至9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2%,增速與前三季度持平,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高3.3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9.3%,降幅比1月份至9月份繼續擴大0.2個百分點。在投資三大主要領域中,基建投資保持了相對平穩的增長狀態,製造業投資增勢較好,房地產投資低迷是拖累投資增長的主要因素。
透過速度看結構,雖然投資增速在放緩,但投資結構出現諸多積極變化,體現了高質量的發展要求。比如,1月份至10月份,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1%,增速比全部固定資產投資高8.2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1.3%、10.5%。又如,民生補短板投資增長較快,水上運輸業、鐵路運輸業、電力及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等投資增速都在20%以上。再如,投資主體活力有所增強,1月份至10月份,民間投資同比下降0.5%,降幅比前三季度和1月份至8月份分別收窄0.1個和0.2個百分點。其中,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民間專案投資增長9.1%。
一段時間以來,對於擴內需存在著一種爭論:應以擴消費為主還是擴投資為主?事實上,二者之間並非彼此割裂、相互排斥的關係。作為經濟迴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互相促進、相輔相成。投資作為資本形成活動具有雙重屬性,在當期,投資活動形成需求;在未來,新資本形成新供給。投資活動直接引發對各種原材料、設施裝置、工器具、消費品的需求,同時帶動相關企業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投資,擴大投資品和消費品市場規模,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擴大內需,離不開投資與消費協同發力。
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投資增速不可能再一路“高歌猛進”。但增速放緩並不意味著潛力已經充分被釋放,穩投資既有必要也有條件。當前,中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較突出,經濟發展中的投資需求潛力依然巨大,物質資本積累和人力資本積累都還有很大增長空間。中國居民儲蓄率仍處於較高水平,也為擴大有效投資提供了有利條件。無論是從穩增長、擴內需、優結構還是補短板、惠民生、強動能的角度看,都需要更加重視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
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推動力,投資的質量和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經濟發展質量。中國經濟不能也不會再走依賴投資刺激增長的老路,但這並不是不要投資,而是要避免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複建設。穩投資不是單純為了推高投資增速,而是透過將投資的重點聚焦於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堅持精準有效的投資導向,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加快補短板強弱項,支援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民間投資在整體投資中佔大頭,是推動經濟發展、穩定整體投資、擴大社會就業的重要力量。深挖投資增長潛力,還要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對社會投資的帶動作用和放大效應,落實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系列政策舉措,進一步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不斷拓展投資空間。
文/熊麗
(經濟日報)